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紅塔紅土的無奈: “70後”基金公司曲折回歸公募

  • 發佈時間:2014-08-21 07:0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桔  責任編輯:張明江

  當公募基金的蛋糕正被越切越小之時,“60後”基金公司卻逐步將視野拉回到公募之列。從本週一開始,紅塔紅土盛世普益混合發起式基金開始募集,擬任的基金經理是曾經的華富名將季雷。

  根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這只基金實際上是該公司成立後的首只産品。來自紅塔紅土基金公司網站的資料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12年,當年的6月12日在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註冊成立,並於6月19日獲得了證監會核發的編號為a073的《基金管理資格證書》,該基金公司是基金業第72家成立的公募基金公司。

  思路何以轉變?

  如果從成立時的日期算起到現在,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年,而這兩年沒有發過一隻公募産品的紅塔紅土都在忙些啥呢?

  實際上,在正式成立後不久,2013年的1月份,紅塔紅土基金的子公司獲得批准,全名為深圳市紅晟資産管理有限公司。而在11天之後,該公司正式更名為深圳市紅塔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作為券商係的基金公司,紅塔紅土自成立開始就“另辟蹊徑”,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了非公募的業務身上。而這其實也無可厚非,因為在前幾年股市大環境不景氣和基金行業走下坡路的背景下,基金行業整體上缺乏賺錢效應,新基金公司只能依靠非公募業務來實現盈利的目的。

  但是如下幾件事情的發生,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公司重視“非公業務”輕視“公募業務”的思想。首先,公司的二股東深創投全資控股了一家新的基金公司,導致其精力分散,而紅塔紅土作為“非親生子”很難獲得其更多的疼愛。

  記者查閱相關的資料,紅塔紅土的股權結構為紅塔證券49%、深創投26%、華遠集團25%,二股東深創投在九名董事會成員中佔據兩席。2014年的6月5日,深創投全資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紅土創新成立,種種跡象顯示,本應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紅塔紅土和紅土創新實際上似乎“老死不相往來”。

  其次,紅塔紅土的子公司遭遇過一次嚴重的人才挖角。去年的8月份,一則“嘉實一鍋端紅塔紅土子公司”的傳聞在基金業內不脛而走,根據當時流傳的揭秘信件,紅塔紅土的專戶業務規模已經超過了300億元,但在基金子公司層面競爭無序,人才挖角激烈,因此最終必然形成有項目有資源的從業人員遭到瘋搶。但未經證實的消息表明,經歷過那次挖角後,紅塔紅土的子公司元氣大傷,公司的發展速度也逐漸停滯放緩了下來。

  再次, 相關的監管政策收緊也對紅塔紅土子公司的發展帶來沉重打擊。有數據也可以證實公司非公業務的發展放緩。相關的數據統計表明,這一數據在2012年底時為40.89億元,而到2013年底時非公規模已經萎縮到了23.07億元。今年的4月25日,證監會發言人表示對基金公司成立不滿一年,管理資金不滿50億元的暫緩設立子公司申請;對已經設立子公司但沒開展公募基金專戶業務的機構,證監會督促其應儘快完善此業務。這之後,“26號文件”正式公佈實施,目的在於進一步加強對於子公司業務,尤其是容易被忽視風險的通道業務的管控。

  上述三點因素疊加,某種程度上造成了紅塔紅土重新把視線轉回到了國內來。

  聚焦公司首只産品

  從發行公告上看,紅塔紅土選擇的首只産品是發起式産品,發起式産品的初始基金規模只需5000萬元,再加上公司不少於1000萬元的出資,一定程度上能夠減輕首募的壓力。

  但值得詬病的一點首先來自於該基金的基金經理季雷。相關資料顯示,紅塔紅土盛世普益的擬任基金經理為季雷,季雷的累計從業時間為4年零180天。紅塔紅土之前,季雷先後在東北證券東方基金以及華富基金任職。

  在紅塔紅土盛世普益之前,該基金經理還管理過3隻混合型基金,而3隻基金在其管理期間的業績都並不盡如人意。以其管理時間最長的華富策略精選為例。據了解,季雷在2008年12月27日到2011年12月14日期間管理該基金。在其管理期間,華富策略精選僅在2010年度一年跑贏同類基金收益均值,而在2009年度和2011年度均跑輸均值。2009年和2011年,該基金均在同類基金年度收益排名中名次墊底,排在倒數前十。

  其次是發起式基金能否最大限度地分享到這輪股市反彈的勝利果實。作為一種創新形式,發起式基金最大的優點是實現投資者和基金管理者的“利益捆綁、實現共贏”,邏輯上應該對基金業績起正面激勵作用。然而據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截至8月18日,今年來並非全部發起式基金都有良好表現,部分産品在同類基金收益排名中名次墊底。

  而且,除去發起式本身所蘊含的自購因素外,幫忙資金會多大程度上在這只基金的募集過程中起到作用也是最終的看點之一。

  綜上所述,紅塔紅土未來的表現將如何,業內外人士正拭目以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