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市場“高位”論漸起 基金擔憂中期調整

  • 發佈時間:2014-09-29 09:27:0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一個企盼已久的國慶長假和一個企盼已久的政策——滬港通,會導致公募基金做何抉擇?最新的答案是,機構們或許有可能在國慶長假前後再度陷入防禦姿態。

  市場“高位”論漸起

  對於一線投資者而言,投資價值都是中長期的事情,短線博弈的是股票倉位。如果從這個角度看的話,或許目前市場確實處在一個“高位”。

  天治基金的章旭峰認為,市場調整壓力正在逐日增加,主要原因是滬港通即將在10月啟動,增量資金預期有可能發生波動;前期炒作個股獲利豐厚,基金平均倉位在85%左右高位,市場調整隨時可能發生;今年以來 融資融券業務不衰,導致個股操作不斷加劇。資金杠桿與貝塔很高,這也打造了“指數波動空間進一步擴大”的可能。

  換言之,在此前市場熱烈憧憬的“滬港通啟動、RQFII額度的火爆申購帶來市場對於增量資金的預期”、“政策改革動力提升,市場熱點層出不窮”、“ 宏觀經濟數據屢屢低於市場一致預期,但是依然無法抑制投資者對於炒作主題個股的熱情”等正面因素之外,目前機構們開始擔憂投資者短期博弈方面的問題了,這恐怕是一個實在的考驗。

  “慢牛論”粉絲不少

  與此同時,還是有不少基金堅持所謂的慢牛論,其中一個公司就是 匯豐晉信基金。

  匯豐晉信基金的鄭屹日前在最新發表的觀點中認為,A股市場已經步入“慢牛”,並正在逐步迎來藍籌時代。

  他認為原因包括以下幾點。第一、A股市場當前已經處於低估值“藍籌”股被普遍認可的狀態。這和當年的日本南韓市場非常相似。日本和南韓分別在上世紀70、80年代出現經濟轉型,參考此間日本和南韓股市表現,股市在經濟轉型時一般會有一個5年左右的“慢牛”行情。目前,中國也逐漸處於這樣一個“慢牛”行情的早期了。

  第二、即便遠期有待觀察,僅就近期滬港通的推出改變了A股20年的投資理念,對A股是為重大利好這點來看,接下來市場追捧的熱點也是A股較H股有較大折價的藍籌股。

  此外,他亦認為,從政策意圖考量,此次5000億的SLF主要有幾個意圖體現了,央行對衝存款偏離度的影響;緩解流動性的同時釋放流動性偏寬鬆的政策意圖;以及貨幣政策的調節手段更加靈活的特點,這些對中短期市場是有利的。

  未來政策面主導大局

  還有不少基金,在適度短期謹慎的同時,也將投資重點再次放在國內政策的推進速度上,從今年過去的9個月的實踐看,政策導向比 宏觀經濟更能影響A股市場的投資心情。

  比如,有的基金就在關注近期公佈的完全固定資産折舊的政策意圖。一些基金經理認為,國務院減稅2333億元是通過完善固定資産加速折舊政策來完成的;同時對生物制藥、鐵路、船舶、航空航太、電腦、通信、資訊傳輸、軟體等高新技術企業新購進的固定資産,允許按規定年限的60%縮短折舊年限。此項舉措旨在,加速固定資産折舊會增加企業成本,減少稅前利潤,少繳企業所得稅,但不改變企業的現金流。因此,對於減輕企業負擔有實質性意義。

  還有觀點認為,目前市場的關鍵點是貨幣政策,核心風險點在於流動性風險。從近兩年穩健的貨幣政策來看,流動性風險更多表現為大盤的短期回撤。因經濟處於結構轉型期,行業配置凸顯重要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