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私募動態 > 正文

字號:  

逾3000傢俬募面臨登出危機 近七成私募是"空殼"

  • 發佈時間:2016-05-01 07:38:00  來源:揚子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5月1日是私募第一次洗“殼”大限,揚子晚報記者從中國基金業協會獲悉,私募備案登記的通過率僅為10%左右,九成左右私募提交的材料不合格、沒有通過,3000多傢俬募管理人備案滿一年但無産品備案,面臨登出危機。自“史上最嚴”私募政策出臺後,截至目前南京共有2傢俬募順利過關。首輪“保殼大限”後,具體會清理掉多少私募公司尚不清楚。 揚子晚報記者 徐兢

  近七成私募是“空殼”

  2016年2月5日,中國基金業協會發佈《關於進一步規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干事項的公告》,要求新註冊的私募須在6個月內進行産品備案;已登記滿12個月的私募須在2016年5月1日前産品備案;已登記不滿12個月的私募在2016年8月1日前産品備案。逾期未進行備案的私募,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將登出該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

  換言之,如果不在規定期限內備案首只私募基金産品,“空殼”私募將面臨被撤銷牌照的風險。記者了解到,大量機構盲目登記為私募基金管理人,已登記但未展業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超過1.7萬家,佔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總量的69%。

  私募涉嫌非法集資高發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教授表示:“不少打著"私募"旗號的"空殼"並沒有發行産品的能力,反而借此從事P2P、民間借貸、擔保等非私募基金管理業務,甚至從事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這是必須要清理和限制的。”

  證監會私募基金監管部主任陳自強29日在證監會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近期,對一季度發生的私募基金非法集資事件進行了解,涉案的備案登記的私募基金規模有5.7億,投資者1700多人。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3月,已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約2.6萬家,備案私募基金約2.8萬隻,私募基金從業人員44.65萬人。然而,2015年1月底,協會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只有6974家,14個月增長率高達271%。“這一輪私募爆發,一方面是受益於2014年下半年股市的大幅上升,另一方面就是此前監管政策上對於私募行業準入的放寬。”業內人士表示。

  3018傢俬募面臨登出危機

  新規出臺後,有457傢俬募機構備案首只私募基金,成功“保殼”,其中,證券類私募基金管理人有254家。但截至目前,仍然有3018傢俬募管理人備案滿一年但無産品備案,將面臨私募管理人資格撤銷危機。

  揚子晚報記者查詢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資訊公示系統發現,南京363家在協會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中,僅有2家順利“保殼”。南京新流域投資管理公司(創投類私募管理人)通過了法律意見書審核,江蘇金珊瑚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證券類私募管理人)不僅通過了法律意見書審核,而且其基金産品也成功備案。

  私募基金條例將儘快出臺

  陳自強昨日表示,下一步將在私募基金監管方面有重點工作安排。一是儘快推動私募基金條例出臺,增加對各類私募基金的監管手段和措施;二是儘快修訂併發布私募辦法,明確監管邊界;三是制定出臺私募基金資訊統計的風險監測體系;四是加強對私募基金的事中事後監管;五是督促基金業協會完善相關自律規則;六是配合地方政府開展非法集資的風險排查;七是嚴格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要求。

  此外,陳自強表示,去年12月份,媒體對在新三板掛牌的私募機構融資金額大、數額多提出質疑,證監會隨後暫停了私募機構在新三板掛牌,目前正在完善相關制度安排。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