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基金 > 私募動態 > 正文

字號:  

業內人士長期看好中國經濟 私募基金仍待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9-20 07:2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9月19日,由和訊網、博贏財富聯合主辦的“2015(上海)資産管理高峰論壇”將在喜來登由由酒店如期舉辦。屆時,華爾街投資大鱷吉姆?羅傑斯、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中國巴菲特”之稱的但斌、博贏財富CEO何金平等投資界大佬將專程與會,與來自國內各地超過800名聽眾,共同分享資産管理經驗,探討行業發展方向。如何更好的實現資産配置?這將成為此次會議上一個核心議題,在國外已風靡30多年的MOM模式,或許將成為未來中國資産配置的重要形式。

  2015年A股震蕩,網際網路金融興起,私人銀行活躍,私募基金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中國人的理財方式也由以前單一的儲蓄和買房,擴展到如今的銀行、保險、證券、信託、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多種資産管理渠道,這意味著屬於中國的資産管理大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本次論壇嘉賓共同探討中國資産管理髮展趨勢,如何借鑒國外先進經驗與國際市場對接。三位演講嘉賓整體看好中國經濟,資産管理在中國有非常前景的領域,而私募當前仍處於較低的發展水準,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同時私募應該為散戶承擔更多責任,為投資者著想。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在主題演講中表示,導致這種“非常態”的因素,在於政策調整後地方政府和企業債務快速惡化,進而抑制了經濟的總需求所致。張軍在演講中表示,2012年之前的10年,中國GDP增長率平均在10%左右,到2012年時忽然突然下降到7.8%,而在2013和2014年則進一步下降至7.5%左右。當前,中國社會普遍以“新常態”來形容當前中國的經濟形勢,但他認為“新常態”這一説法解釋不了經濟增速的陡然下降現象,“因為中國當前的發展階段,意味著未來5年應該有中高速(平均不小于8%)的增長潛力”。

  東方港灣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但斌表示,資産管理在中國一定是個非常有前景的領域。他提供的數據顯示,當前全球資産管理規模高達74萬億美元,而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資産管理規模僅有20.5萬億,這與中國在全球的經濟地位嚴重不符。私募作為資産管理領域的有機組成部分,當前在中國的發展也仍處於較低的水準。中國私募基金的管理規模只有2.1萬億。2014年3月,中國首次對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進行資格認證後,私募産品發行的數量呈井噴式的發展,由2013年的2000個,到如今已經突破12000個。由此可見,私募領域也存在巨大的增長空間。

  博贏財富CEO何金平在演講中表示,中國股市當前90%以上是散戶,這對中國股市非常不利,而他認為,未來90%以上將是機構投資者,散戶投資者最終只會有10%左右。何金平認為,未來,私募將在投資領域承擔更多的責任。只有陽光私募,是最健康的,因為私募才是為投資者著想,為投資者持續穩定的盈利著想。而未來,私募的發展空間將非常大,市場也將是無限大的。但同時也提出,當前的中國私募總量超過16000多家,競爭已經非常激烈,如何突圍將是一個大問題。依靠原本私募的模式,靠七八個人,去研究、去分析,時不時的融個3、5億資金管一下,行情好的時候賺一下,行情不好虧一下,不可能壯大,就是一個小散戶,中等的散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