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私募基金“涉公”路徑待解 或設立系統標準

  • 發佈時間:2016-04-29 08:0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近期,首家純自然人持股的公募基金獲批成立,標誌著公募行業在以探索更加完善的治理結構為目標的股權多元化進程中又邁出了一步。與此同時,市場也在等待另一個謎底揭曉:那些靜候“城外”的二級市場私募大佬們會在何時以何種方式獲批設立公募基金。

  據業內人士推測,由於私募基金設立公募基金公司存在諸如風控等障礙,或需要更加獨立和嚴格的一套審核標準,知情人士甚至表示不排除有機構為了獲得公募牌照而放棄私募身份、徹底“私轉公”的可能。

  多位私募大佬靜候“城外”

  近期,匯安基金作為首家純自然人持股的公募基金公司獲批成立,成為市場熱點。與此同時,此前備受關注的私募大佬設立公募基金公司的申請進度卻依舊沒有更新。

  證監會最新進度公示顯示,截至4月22日,有30家新基金公司申請待批,發起名單中包括不少知名私募機構。

  例如,去年4月2日,大型債券型私募鵬揚投資遞交申請材料,最新進度更新于去年6月26日(第一次反饋意見);知名私募凱石投資于去年9月24日遞交申請材料,最新進度更新於今年2月2日(第一次反饋意見);私募業巨頭重陽投資也于去年12月16日遞交申請材料,目前還未顯示證監會的受理資訊。

  除此以外,包括高瓴資本、弘毅投資、歌斐資産等在PE領域深耕的私募機構亦出現在申請設立公募基金的名單中,目前也都處於待批狀態。

  據悉,目前私募基金開展公募業務有三種申請模式:第一種是私募基金公司直接申請開展公募業務,但這對私募機構的規模、人力、硬體等要求較高;第二種是私募機構作為股東發起設立公募基金公司;第三種是私募基金通過股權收購,成為現有公募基金的股東。

  或設立系統標準

  事實上,自2013年證監會頒布新《基金法》、《資管機構設立公募基金管理業務暫行規定》以來,私募進軍公募的法律障礙已大部分解除。

  不過目前除了九鼎投資設立的九泰基金、中科招商設立的中科沃土基金以外,鮮有私募機構設立公募基金公司,投資二級市場的私募基金更無設立公募公司的案例。

  分析人士表示,這其中既有私募對公募業務的興趣存在差異的因素,也有監管層出於風控等方面的考慮而對此較為審慎的原因。

  “確實可能會存在利益輸送,因為很簡單,私募的業績提成高,用公募的錢去抬私募的轎子。發一個億的私募,如果做得好,10個億的公募都趕不上,確實存在這種問題。”分析人士表示。

  因此,有業內人士推測,針對私募機構特別是二級市場的私募基金申請設立公募公司,監管層可能會設立一套獨立的審核標準。兩家上述申請機構的內部人士也向記者表示,聽説過相關消息,但並未就此詳述內容。

  可能路徑猜想:徹底“私轉公”

  不過,消息人士透露,目前私募設立公募基金公司的大門並未關閉,甚至不排除有機構為了獲得公募牌照而放棄私募身份、徹底“私轉公”的可能。

  “如果通過放棄原先的私募身份獲得公募牌照,就直接避免了被懷疑利益輸送的可能性。私轉公後,原先以投顧身份介入的産品也可以轉到公募基金名下繼續以投顧形式參與。不過這個決策需要衡量牌照的性價比以及目前機構自身的經營情況。”上述人士表示:“對那些已經在私募業內體量巨大具有較強品牌號召力的公司來説,做這樣的選擇會有更多顧慮。”

  業內人士表示,公募基金在部分業務上依然具有政策優勢,如基金互認。此外,一些海外基金本身的風控合規要求也首先考慮選擇公募基金開展合作;但相較而言,私募基金的“單位規模性價比”要遠高公募,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公募人才選擇“奔私”的原因。

  資料顯示,目前提起公募設立申請的負責人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公募出身。如凱石投資董事長陳繼武曾擔任富國基金(部落格,微網志)副總經理、投資總監;而鵬揚投資的掌門人楊愛斌也曾擔任華夏基金固定收益總監一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