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次新基金偏愛生猛“金手銬”

  • 發佈時間:2016-02-26 00:43:2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又一家基金公司有望進行高比例股權激勵。根據證監會網站的公示資訊,九泰基金在今年2月1日提交5%以上的股權變更材料。九鼎人士透露,這一申報的股權變更是給予總經理盧偉忠的股權激勵。根據上市公司昆吾九鼎的公告,今年1月20日,九泰基金總經理盧偉忠通過參與對九泰基金的增資,獲得比例高達10%的股權激勵。次新基金給予個人股權激勵的比例驚人,業內人士認為,次新基金公司沒有歷史規模沉澱,更樂意進行股權激勵。

  個人有望獲高額激勵

  根據資料,盧偉忠出身於安信證券,曾任安信證券資産管理部産品總監,2016年1月6日上任九泰基金成為董事長、總經理以及法定代表人。

  公告顯示,根據增資協議,昆吾九鼎與九鼎集團、拉薩昆吾、九州證券和盧偉忠共同對九泰基金增加註冊資本10,000萬元,其中,盧偉忠認繳3,000萬元,昆吾九鼎認繳2,300萬元,九鼎集團認繳1,510萬元,拉薩昆吾認繳1,510萬元,九州證券認繳1,680萬元。增資後,九泰基金的盧偉忠的持股比例從0增加到10%,後四方的持股比例相對稀釋。

  接近九泰基金的人士透露,該筆股權很有可能是盧偉忠個人持有,而非核心員工代持。九泰基金高層表示,由於該筆股權變更仍然處在申報受理階段,尚未獲得證監會批准,因此還不方便回應。

  10%並不是個小數目。根據公開資料,目前基金公司個人持股到如此高比例的,只有一家——創金合信基金,其總經理蘇彥祝通過合夥企業間接持有公司約10%的股權。股權激勵的“樣本工程”——中歐基金,其董事長竇玉明僅持有公司註冊資本的4.9%的股權。竇玉明曾任富國基金總經理6年,是基金業知名的“老將”。而蘇彥祝在公募基金行業也較為資深,曾任南方基金明星基金經理,後帶領第一創業證券資産管理部實現快速發展。

  次新和中小公司激勵“生猛”

  近兩年,探討多年的公募基金公司股權激勵進入全面開花時代。2013年底,前海開源基金透露出實施大比例股權激勵的消息。2014年4月,中歐基金給予竇玉明等5位高管激勵。2014年5月,被螞蟻金服收至麾下的基金公司天弘基金實行全員股權激勵。2014年7月,創金合信基金公司進行股權激勵。2016年1月,匯添富逾百員工獲得股權激勵。此外,同樣有望被螞蟻金服參股的德邦基金、掛牌新三板中郵基金,都被外界猜測要進行股權激勵。

  從公司類型來看,上述大多數能直接獲得基金公司股權激勵的,大多是次新和中小型基金公司。上述公司中,九泰基金僅成立兩年即實施激勵,前海開源成立不到一年即傳出股權激勵消息,創金合信基金公司也是甫一成立就進行股權激勵,且給予的股權比例相較大。根據企業信用資訊查詢系統,前海開源基金至今已有近28名員工通過合夥企業持有公司25%的股權,創金合信基金則拿出30%的股權給核心員工持有,而且給予重要員工的持股比例非常“慷慨。”

  大多數老牌基金公司,採用的是子公司股權激勵的方式。例如嘉實、易方達、廣發、萬家等,其基金公司高管均獲得了子公司的股權。

  業內人士認為,這主要是股東背景導致,也是歷史沉澱導致。多家老牌基金公司背景以國企為主,要進行股權激勵有國有資産流失的嫌疑。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基金經理楊德龍認為,次新和中小型基金公司沒有歷史規模沉澱,所謂歷史規模沉澱,是指其目前資産規模相當一部分是在原有股東架構下産生,由於歷史沉澱規模每年也能貢獻了很大一部分管理費收入。因此,要老牌基金公司股東拿出一部分股權激勵,無異於“割肉”。而次新基金公司的規模都是由新員工貢獻,因此,股東更樂意進行股權激勵。

  此外,楊德龍認為,公募行業人才流失嚴重,利用股權激勵這一“金手銬”留住人才,也成為次新和中小基金公司的有力武器。

  值得關注的是,全資股東也是進行股權激勵的捷徑。九泰基金此前是九鼎集團全資子公司、創金合信基金是第一創業證券全資子公司,要劃出股份進行激勵阻力更小。

  目前,前海開源基金的公募管理規模已達227億元,規模相對較大,九泰基金達48億元,在定增和新三板領域,發展勢頭良好。創金合信基金規模達到48億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