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狂發新基金後遺症顯現 “一拖多”引發四大擔憂

  • 發佈時間:2016-02-03 07:47:3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黃小聰  責任編輯:張明江

  2016年開市的行情,並沒有如猴子一般上躥下跳,反而更像是五指山壓頂,把不少散戶和機構全都鎮住。但即使是在這樣的市場,進入2016年以來,新基金的發行速度也絲毫不遜於2015年。雖然大多發行規模較小,有不少甚至剛達到2億就成立,但有一點卻非常值得關注:新基金如此密集地成立,對應基金經理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從2015年開始,隨著基金髮行數量和發行規模屢創新高,基金經理一拖多的現象卻愈演愈烈,基金經理不夠用、任職背景跨度大等情況開始困擾基金公司。一位基金經理管理八隻、十隻甚至二十隻産品的情況也不斷出現。更有意思的是,原先沒有獨立管理過基金的研究員、産品設計總監又或是副總經理也都直接被推向基金經理的崗位。

  擔憂一:“基金經理荒”升級

  數據顯示,2015年總共成立826隻基金,總發行規模達到1.66萬億份,其中股票型基金228隻,發行規模3597.82億份;混合型基金404隻,發行規模1.05萬億份。而進入2016年以來,截至1月28日,共成立基金36隻,發行規模為345.9億份,其中股票型基金7隻,規模為33.41億份;混合型基金13隻,規模為48.27億份。

  可以看出,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佔據了新基金髮行的絕大部分,而這862隻基金的誕生,意味著理論上起碼要有862名基金經理與之對應配置。但實際上,管理這862隻産品的基金經理數量只有677位,每人平均管理量為1.3隻。而考慮到這其中有許多基金還是雙基金經理,甚至是三基金經理配置,也就表示,其中不少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數量還要高很多。

  再從2016年以來截至1月28日已成立的新基金來看,第一基金經理平均1人管理4.8隻基金,第二基金經理平均1人管理4.7隻基金。而如果把所有基金放在一起計算,各家基金累計共有2738隻産品,基金經理為1240位,每人平均産品擁有量為2.2隻。其中萬家基金每人平均擁有量最高,基金經理每人平均管理産品4.6隻。

  業內人士指出,“一拖多的現象愈演愈烈,主要還是因為基金公司的産品發得太多了。當然也有可能是人才培養跟不上,因為要培養出一位合格基金經理需要比較長的時間,而有些雖然經過一段時間培養,也不一定適合當基金經理。”

  而一位掌管多只産品的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一方面可能是基金公司人手不足,另一方面是基金公司也鼓勵能者多勞,因此才會出現同時管理多只産品的情況。”

  除了基金經理一拖多越來越普遍,基金增聘基金經理也成為新的趨勢。2015年以來,共有483隻基金由1名基金經理變更為2名或2名以上基金經理,雖然有不少是呈現強強聯合,力圖給投資者更多的信心,但其中也有部分是資深基金經理與新基金經理互相搭配。

  比如匯添富深證300ETF,2015年1月份以來接管這只基金的賴中立,從2012年以來還擔任匯添富黃金及貴金屬基金(LOF)的基金經理,目前已有三年以上基金經理經驗。而2015年8月加入該基金的另一位基金經理過蓓蓓,則是一位新人,其曾任國泰基金金融工程部助理分析師、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助理,2015年6月才加入匯添富基金任基金經理助理。

  上述掌管多只産品的基金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般來説,基金經理的培養都有梯隊,比如我現在帶的基金經理助理,可能到下半年就可以獨立管理産品,而團隊中的一些研究員,也會一級級地分梯隊晉陞。”

  擔憂二:基金經理頻繁變動

  另外,在基金髮行加速的當下,基金經理的穩定性似乎也受到了影響。記者注意到,從各家基金成立以來,歷任基金經理人數達到10位的基金就有21隻,其中招商安泰歷任基金經理人數達到13名,長盛成長價值混合嘉實穩健混合、華夏回報混合A歷任基金經理均達到12位。而從業績表現來看,變動頻繁的基金在同類排名中均沒有太大的優勢。不過也有例外,如長盛成長價值混合,雖然基金經理變更頻繁,但是近一年、三年、五年的業績表現在同類基金中基本都能排進前四分之一。

  而從基金公司的角度來看,擁有基金經理人數最多的嘉實基金,2015年全年共有8位基金經理離任;而在2015年有最多基金經理離任的則是華夏基金,年內共有11位基金經理離任。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小規模的基金公司,基金經理更是進少離多。如上銀基金在2015年有2位離職,1位轉崗專戶,目前只剩2位基金經理;華潤元大2015年有4位離職,目前擁有3位基金經理;浙商基金2015年有5位離職,目前擁有4位基金經理。

  一個普遍現象是每當牛市來臨,往往也是基金經理最坐不住的時候。在2015年上半年,不少基金經理紛紛“奔私”,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公募基金經理的人才流失。

  與基金經理頻繁變動相對應,“長情”的基金經理卻愈加稀少,僅有46隻基金的基金經理任職年限達到或超過5年。其中方軍管理華夏上證50ETF長達11年,朱少醒管理富國天惠成長混合也超過10年;此外畢天宇管理富國天博創新主題混合、杜海濤管理工銀增強收益債券和韓會永管理華夏希望債券均達到8年。

  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基金經理的離職或是“奔私”並不是造成基金經理一拖多的主要原因,根源還是基金公司發行新産品的速度過快。

  對此,該業內人士進一步建議道,“基金經理一拖多,是不是能夠有一個上限控制指標呢?比如説通過管理的産品數量、管理的基金資産總規模或是管理的過往業績排名來進行控制。如果從過往的業績來看,表現並不太好,那麼為什麼還要管那麼多産品呢?”

  擔憂三:極端行情應變不及

  既然提到基金經理一拖多如此普遍,那誰又是最忙的基金經理呢?

  基金産品最多的幾家基金公司中,博時基金的陳凱楊管理的産品多達22隻,主要包括博時歲歲增利一年定期開放債券博時月月薪定期支付債券等;天弘基金劉冬管理的産品數量為17隻,主要包括天弘中證大宗商品、天弘中證全指房地産等;易方達的石大懌同時管理著易方達現金、易方達貨幣等10隻産品。

  業內人士分析稱,“單位基金經理管理的産品如果越來越多,勢必會精力不夠。而這其中還要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管理不同策略的産品,有些公司人少,所以會出現不同類別的産品都一個人在管;另外一種就是策略相同的産品,也就是同質化産品,甚至出現同時發的兩隻産品,投資策略完全一樣,其實理論上是可以作為一隻基金來發行。”

  而一位管理多只産品的基金經理向記者坦言,“一拖多可能會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如果遇到極端行情的時候,比如説指數大幅下跌或大幅上漲,那麼賣出或買入很難做到所有産品同時進行,可能就會導致想賣出的時候無法賣出,想買入的時候又無法及時買入。即使是有一鍵賣出,但有時又會把不想賣的股票也一起賣了。”

  不過就算是這樣,該基金經理也認為對一拖多沒有多大必要做出限制。他進一步指出,“其實基金經理本身也會根據自己的管理能力做出動態平衡,比如説覺得自己管理的産品太多,感到力不從心,也會主動卸掉幾隻産品。”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由於A股市場的持續調整,加上對人民幣持續貶值的擔心,投資者對境外投資的需求日益增加。而這最直接的現象,就是各大基金公司的QDII産品開始受到熱捧,額度也紛紛告急,不得不暫停大額申購。

  但眾所週知,QDII産品這幾年在基金公司中,均處於相對冷門的産品,相應的基金經理配置也比較少,基本上也是呈現一位基金經理同時掌管多只QDII産品。那麼,隨著境外投資需求不斷提升,如果QDII産品成為今年市場比較重要的投資工具,是不是也會讓基金公司對缺少QDII基金經理比較頭疼呢?

  一位管理多只QDII産品的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2015年下半年以來,QDII産品確實有明顯改觀。據我了解,不少基金公司額度是都用得差不多了,但是大家也基本上有個共識,就是受國內團隊投研能力的限制而越來越傾向於管理被動型的産品,而被動型産品對於基金經理的要求會相對低一些,這就使得一位基金經理管理多只産品也不會顯得吃力。”

  “另外,從目前來看,由於整體額度的限制,想要大規模發行QDII産品也不現實,因此,就目前情況而言,還沒有感覺到人手不足的情況。”該基金經理進一步説道。

  記者還了解到,隨著互認基金的推出,普通投資者也不僅僅只有通過QDII産品才能實現境外投資。因此,當談到是否會擔心QDII基金經理人手不夠時,另一家公募基金人士向記者坦言,今年將主推互認基金。

  擔憂四:新基金經理任職跨度大

  一方面公募基金經理越來越不夠用,另一方面,2015年以來,新任基金經理的履歷背景也是五花八門。

  比如北信瑞豐無限互聯和北信瑞豐平安中國,這兩隻基金均由北信瑞豐副總經理高峰挂帥,而另一位基金經理于軍華在2014年4月加入北信瑞豐基金投資研究部,負責權益類産品的研究,均未有管理具體産品的經歷。

  還有成立於2016年1月22日的西部利得新盈靈活配置混合,擬任基金經理是原泉,曾任職于萬得資訊、太平資産管理有限公司、財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2013年8月加入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産品設計部副總監,現任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産品設計部總監。

  不僅如此,目前原泉還擔任西部利得中證500等權重指數分級證券投資基金的其中一位基金經理。該基金也僅僅是在2015年4月成立,成立時間未滿一年。可以看出,西部利得新盈靈活配置混合是原泉作為基金經理獨立掌管的第一隻産品。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招募説明書》中顯示,該基金採用集體投資決策制度,而投委會成員中主要包括了總經理、聯席投資總監、投研部副總監等。

  除了副總經理、産品總監挂帥基金經理,還有分公司總經理兼任基金經理。比如九泰銳富時間驅動混合,該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是劉開運,曾任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助理、昆吾九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經理、合夥人助理。現任九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兼深圳分公司總經理。其第一隻作為基金經理參與管理的基金為2015年6月成立的九泰天富。

  從這些基金經理的履歷來看,基本上一開始都是先作為某只産品的基金經理之一參與管理,然後在半年之後開始獨立管理某一隻産品。業內人士開玩笑道,“照此下去,未來會不會出現基金公司的市場部人士、後臺清算人員、客服人員等也同樣走這條路,然後出任基金經理呢?”

  據記者了解,目前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來源,有的主要是靠自身公司建立培養梯隊;有的則是自主培養和外招同時並存。近期就有華夏基金創新地通過《非你莫屬》欄目來公開招聘基金經理。

  但對於基金經理的培養,一位資深基金經理評價道,“新人獨立管理第一隻産品時確實很受考驗,會感到很大壓力,心態也都完全不一樣。”

  從投資者角度考慮,雖然現在一拖多的基金經理越來越普遍,判斷是否買入該基金也基本不會從其管理産品的數量去考究。而對於崗位跨度比較大的新任基金經理,業內人士還是建議,由於其無相關過往業績參考,投資者還是需要謹慎參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