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A股大跌公募基金小幅減倉 投資邏輯悄然生變

  • 發佈時間:2016-01-18 09:00: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上周市場延續了新年第一週的下跌之勢,儘管中間出現了短期反彈,但從全周來看,主要股指均呈現大幅下跌走勢,其中上證綜指下跌8.96%,深證成指創業板指也分別下跌8.18%和6.05%,且兩市成交持續縮減。

  大跌之下,公募基金開始陸續減倉,但減倉幅度並不明顯。“就我所了解的,公募還未出現大範圍減倉,比較一下指數的跌幅和基金凈值的跌幅就能知道。但我知道,部分基金的投資邏輯已經開始悄然轉變,從炒"新小奇"更加集中于新興産業的龍頭企業以及有估值支撐的白馬股,並認為會成為2016年的整體的主線。”北京某中型公募基金的基金經理告訴記者。

  而金牛理財網數據顯示,主動管理股票型基金今年以來平均下跌21.84%,混合型基金下跌16.38%。同期,上證指數下跌11.99%,深成指下跌14.00%,創業板指下跌15.19%。

  公募基金小幅減倉

  恒天財富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上周基金倉位較第一週小幅下降。股票型基金(不含完全被動型指數基金,下同)和混合型基金平均估算倉位為71.46%,相比前一週小幅下降了0.15個百分點。其中,股票型基金倉位達90.17%,下降0.13個百分點,混合型基金倉位69.6%,下降0.15個百分點,顯示基金經理變得比較謹慎。

  而如果以凈值規模加權平均的方法計算,上周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平均估算倉位為68.06%,相比前一週下降了2.75個百分點,顯示出凈值規模較小的基金,整體上倉位絕對值大於凈值規模較大的基金。而若細分類型看,僅有增強指數型基金和平衡配置型基金倉位出現小幅上升,其餘各類型基金倉位均出現小幅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同樣是大跌的市場環境,公募基金在新年第一週的劇烈調整中,倉位並未隨之下降,反而出現一定幅度的上升。同樣以簡單平均方法計算,第一週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平均估算倉位為71.61%,相比2015年底上升了3.62個百分點。

  “這一方面可能是,新年首周由於交易制度的原因,市場變化過快,基金經理在新的制度下來不及做出反應;另一方面,可能也對市場報有一定的僥倖心理,認為急跌之下也許會有超跌反彈的機會,但第二周的情況就打碎了這種幻想。”上述北京某公募基金經理稱。

  數據顯示,目前整體倉位較高的基金公司為北信瑞豐、東海、圓信永豐、興業、信達澳銀、平安大華;倉位較低的有中歐、長安、前海開源、中原英石、國金、紅塔紅土。倉位上升較多的為北信瑞豐、西部利得、民生加銀、益民、德邦、圓信永豐、萬家,倉位出現下降的為財通、信達、澳銀、國海富蘭克林、安信、中海。

  “我們倉位一直相對較高,去年8月時也是這樣,所以後面反彈也比較快,盈虧同源,我們還是堅持長期的趨勢投資,投資基本面好、有業績支撐的優質企業,不做投機。”名列倉位較高名單中的某公募投資總監告訴記者。

  投資邏輯悄然生變

  “12月初,為了最後搏一把基金排名,還順勢買了一些家電、水電等藍籌股,本來還想等排名結束後,在一月份迅速地再換成小票,現在真是慶倖"手慢"沒換成啊!”北京某2015年排名靠前的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經理對記者説。

  他稱,按往年經驗,每年的春季躁動還能有一波小票行情,而公募基金這幾年也喜歡追逐這樣的行情,但新年第一週的熔斷機制一方面讓他來不及調倉換股,另一方面人民幣匯率等週邊因素的突然變差,讓A股也頓時罩上陰霾,“還是等情況更明朗些再説,短期看,前期漲幅較低的藍籌股,以及有業績支撐的消費股是資金的避險地。未來來看,A股不破不立,3000點以來還是可以安心買,但過去兩三年在公募基金行業內盛行的炒小股票的方式可能會改變,大家還是會回歸結構化的選股方式,自下而上是王道。”他説。

  泰達宏利首席策略師莊騰飛在1月14日表示,2016年一季度配置思路是均衡結構、逆向操作佈局個股,來自阿爾法的收益將優於貝塔。他認為,2016年是A股的制度性變化元年,市場整體風險偏好會低於2015年,指數區間波動,投資邏輯和理念可能漸變,從炒新小奇轉為配置新興主導産業的龍頭,享有估值溢價。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