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貨基收益率“翹尾” 年末行情為特殊現象難持續

  • 發佈時間:2015-12-23 09:00:32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黃麗  責任編輯:田燕

  今年以來,由於多次降準降息,流動性持續寬鬆,債券收益率持續下行,貨幣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也連續下臺階。然而,12月以來,貨幣基金平均收益率出現了“翹尾效應”,逐漸提升至2.9%左右。有基金經理分析指出,年末貨幣基金收益率上行的主要原因是特殊時期的收益釋放,因此這一現象不可持續。從貨幣市場利率和投資環境來看,明年可能會回到2.5%甚至更低的水準,而近日證監會和人民銀行聯合發佈的《貨幣市場基金監督管理辦法》也將逐漸改變貨幣基金的生態,更加注重流動性的風險管理,告別拼收益時代。

  年末行情為特殊現象

  臨近年末,貨幣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較11月出現明顯提升,呈現明顯的“翹尾效應”。天相投顧統計顯示,11月下旬貨幣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最低,11月20日到22日分別為2.63%、2.62%和2.61%,12月上旬貨幣基金平均收益率提升到2.9%以上,12月9日和10日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分別為2.911%和2.906%。

  實際上,貨幣基金年末收益翹尾是近年的慣例。天相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11月貨幣基金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為3.42%,當年12月份升至3.73%,比11月平均水準高出0.31個百分點。2013年11月貨幣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為4.42%,當年12月份升至4.96%,提高0.54個百分點。2014年年末,也出現類似現象,當月7日年化收益平均值達到了4.29%。

  “前段時間貨幣基金收益率上行的主要原因是收益釋放。”掌管博時現金收益(050003,基金吧)、博時保證金等多只貨幣基金的基金經理魏楨向記者解釋,其實近期短融利率下行是比較明顯的,只是在11月下旬稍有所提升,因為當時有新股申購的干擾,期間短融的估值收益率大概上行了20個點左右,不過現在已經繼續下行。“短融利率下行使貨幣基金存在釋放收益的環境,而且到了年底,從公司利益和組合業績的角度來看,部分基金存在主動釋放收益的需求,兌現浮盈;另一類則是被動釋放,有些貨幣基金可能存在較大的連續贖回壓力,年底各種資金搬家導致組合的流動性壓力較大,為了應對流動性管理的需求,基金經理也會做一些賣券的交易。”

  魏楨表示,12月份會有比較好的收益,但這只是年底的特殊現象,明年1月份,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仍然會繼續下行。從貨幣市場利率和投資環境來看,明年可能會回到2.5%甚至更低的水準。

  流動性成重中之重

  近日,證監會和人民銀行聯合發佈《貨幣市場基金監督管理辦法》。多家公募基金指出,此次發佈的《管理辦法》使整個行業更加注重風控和流動性管理,回歸貨幣基金管理的本源,使貨幣基金的安全性增強。

  對於新辦法,魏楨認為,總體來説對貨幣基金流動性管理提出了更嚴格的風險控制要求,投資者需要降低未來對貨幣基金的收益預期。“按照我的理解,主要是兩方面影響較大:首先在存款方面,對於銀行的選擇要求更加分散化,這主要是為了更好地控制風險,對我們的操作而言,影響並不大;其次是短融方面,新辦法指出,信用債資質不能低於AA+,如果是指主體評級不能低於AA+,那麼組合的風險會進一步降低,但同時可能會對貨幣基金收益有影響。”

  天弘基金餘額寶基金經理王登峰表示,新規會使以往一些冒著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博取短期高收益的行為受到嚴格控制,不得以收益率作為基金經理考核評價的唯一標準,流動性風險控制更嚴格,敦促基金經理高度進行流動性風險控制。

  “實際上,貨幣市場基金的監管歷來都是非常嚴格的,現在新規對貨幣基金的組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貨幣市場環境保持寬鬆的背景下,貨幣基金的收益率可能會進一步降低。”泰達宏利貨幣基金經理丁宇佳分析表示,貨幣市場基金本質上是流動性管理工具,優化提高貨幣基金的支付功能,為投資者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不純拼收益率,才是貨幣基金未來發展的大方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