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7家失聯私募人去樓空 部分機構已出現違約兌付

  • 發佈時間:2015-11-27 07:4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隨著私募基金備案制的實施,常年遊走于灰色地帶的私募機構也曬到了監管的陽光,然而私募機構“失聯”、“跑路”、“集資詐騙”等問題依然還在滋長。日前,基金業協會披露了首批12家失聯(異常)私募機構名單,其中位於北京地區的有9家,北京商報記者查訪中發現,部分私募機構早已“消失”,已有新公司入駐。

  人去樓空

  日前,北京商報記者分別走訪了辦公地址位於北京地區的失聯私募公司,調查結果發現其中7家公司均已不在,所在辦公地已有新公司入駐。

  11月24日,記者首先來到中融坤瑞(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融坤瑞”)。基金業協會備案資料顯示,該公司辦公地位於東三環北路嘉盛中心26樓3003室。不過,記者發現該公司早已人去樓空,且早已有新公司入駐,嘉盛中心大堂前臺表示,中融坤瑞早就搬走了,但具體時間不清楚,新公司是今年11月入駐的。

  隨後,記者又走訪了辦公地同樣位於東三環北路的北京幸福財富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幸福財富”),備案資料顯示,該公司在東三環北路2號南銀大廈2016室,但已經不在。“該公司的租期是到今年年底,但不知什麼時候就不見蹤影了,他們留下的電腦等辦公物品我們物業都拿走了,估計是跑路了。”南銀大廈大堂經理對記者表示。

  緊接著記者又分別到中投華融投資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投華融”)、

  融易融(北京)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易融”)、銀河瑞盈投資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河瑞盈”),上述三家公司也查無所蹤。其中,融易融備案的辦公地址現為一家名叫美聯盛泰的公司在經營,該公司前臺對記者表示,“融易融是我們上一家公司,但並不知其具體搬走的時間,新公司來了已經有兩三個月了”。此外,銀河瑞盈備案的辦公地址位於朝陽區建國路93號院萬達廣場10號樓1209室,但記者調查發現,萬達廣場10號樓12層已經沒有1209室。

  11月25日,北京商報記者又先後調查了華天國泰(北京)資管公司(以下簡稱“華天國泰”)、洲海鴻潤(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洲海鴻潤”)和幸匯財富(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記者根據其在基金業協會備案的辦公地址,也同樣未找到上述兩家公司。

  此外,對於另一家中元寶盛(北京)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元寶盛)的蹤跡,已有媒體曝出,此前中元寶盛辦公地點在北京市東城區瀚海海運倉大廈7層,但目前已沒有該公司的門面,該公司在今年二季度突然不見蹤跡,且還欠著大廈物業的房租,警方也來徵詢過相關情況。

  後知後覺

  對於已披露的12家失聯私募,基金業協會表示,通知發佈後5個工作日內若失連線構仍未與協會聯繫,則將認定為“失聯(異常)”私募機構。不過,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上述已披露的12傢俬募機構中,其中部分私募公司已經出現過違約兌付的案例,並被市場曝出。

  2015年5月,媒體曝出,一位投資者在2014年7月購買的“中元寶盛依林山莊FD項目建設基金”出現違約兌付,該項目涉及違約兌付的金額已高達上億元。彼時中元寶盛的辦公地址就早已易主。資料顯示,中元寶盛是中元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公司成立於2013年8月16日,註冊資本1億元,業務範圍包括實業投資、股權投資、資産管理等各類資本增值服務。公司于2014年5-8月發行了三款基金産品,其中“依林山莊FD項目建設基金”是公司發行的第一個項目。

  除了中元寶盛外,今年10月北京電視臺法治進行時欄目也曝光了融易融公司“跑路”事件。一年前,楊女士(化名)在內的眾多投資者購買了融易融發行的銀合通財富計劃,該産品打著與銀行合作開發、高收益的旗號,吸引了大批投資者購買,起初投資者都能收到本金,但今年2月該公司已不再按時支付利息,最後就連本金也拿不回來了,這其中投資者少則投入幾萬元多則高達幾百萬元,違約兌付事發後,融易融負責人范軍始終沒有給出任何答覆。3月,部分投資者來到融易融公司辦公地址時發現,融易融公司已經不在,目前投資者已向警方報案。

  2014年12月,法治進行時頻道曝光了華天國泰資産管理公司。2012年郭女士(化名)以及40位投資人購買了一家名為銀河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基金,基金年收益率10%,並約定2014年6月歸還本金和利息,但到期並未如約兌付利息歸還本金。據了解,銀河財富僅是該産品的銷售機構,實際發行方為華天國泰資管公司,但違約兌付情況出現後,相關負責人已經離開華天國泰,隨後投資者還專門去往投資項目所在地山西運城,但發現合同中註明的作為擔保的樓盤並不存在,也就是説投資者的損失已難以追討。此外,産品合同中,投資項目方山西運城項目公司負責人也表示,産品如何融資、錢款去處都不了解。

  除了部分失聯私募機構有違約兌付,甚至涉嫌“跑路”者外,北京商報記者也通過中國基金業協會官網查詢發現,12家失聯(異常)私募機構中,10家機構並未發行産品。

  監管兩難

  從12傢俬募機構集體失聯的現象不難看出,儘管私募基金已經受到“陽光化”監管,但力度依然不夠,私募公司非法集資、卷款跑路事件還頻頻出現。然而,面對民間百花齊放的私募基金行業,仍有大部分創始人是合規經營的,若監管過於嚴苛,又怕一棍子打死,這也讓監管層處於兩難的尷尬境地。

  事實上,早在2014年私募基金就正式被納入證監會監管,但與公募基金公司不同的是,私募基金管理人主要是實行備案制管理,由中國基金業協會負責牽頭。截至目前,基金業協會備案的私募管理人已經超過2萬家,雖然基金業協會在私募監管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監督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由於低門檻的備案條件,也讓很多中小型的非法私募混入了其中,對多傢俬募失聯的情況也沒能及時察覺,備案制無法真正起到監管作用。

  2014年8月《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實施,儘管對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條件、合格投資者標準、宣傳推介、從業人員等法律明確要求的事項進行了規定和細化,但從出臺近一年多的效果看監管力度依然有限,引發的集資詐騙等案件更多的還是留給公安部門。

  “由於私募基金的創始人大多出於民間,且具有私募基金運作形式靈活、不向公眾公開發行等特質,都決定了監管層對私募基金的監管無法嚴格統一。並且在中小企業融資難、鼓勵創業的背景下,私募基金又是一個較好的融資渠道,國家近兩年鼓勵大力發展,因此無論是備案制還是《辦法》的實施都是本著行業自律的精神,但同時私募非法運營的現象又不斷滋生,這也是監管層感到‘兩難’的問題。”招銀萬達投資管理公司總經理顧小明指出。

  正如顧小明所説,2014年5月國務院發佈的“新國九條”中明確指出,對私募基金應本著適度監管原則,發行不設行政審批,但需確保事中事後監管。私募行業自律性的監管原則可謂是一把雙刃劍,雖然對私募基金大行業發展有利,但同時也將風險承擔責任更多轉嫁給了普通老百姓

  顧小明對記者表示,證監會目前也在逐步加大對私募基金的監管,最近基金業協會為了規範行業魚龍混雜的現象,要求涉及P2P、眾籌、小額理財、擔保、房地産開發等業務的私募基金公司不可以進行備案登記,這些業務容易誤導投資者,且與私募基金屬性相衝突,從投資者利益角度考慮,想必未來的監管趨勢會更加嚴格。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