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幹貨:折價的分級B就都“便宜”嗎?

  • 發佈時間:2015-10-15 10:33:51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圈主:ETF和分級圈

  折價的分級B就都“便宜”嗎?並不是哦。

  這個問題並不只是一個問題而已,它其實是一個CP問題,包含了一個梅長蘇+一個靖王殿下呢,就是包含了幾個意思的意思。它其實是“分級B為什麼會折價?”+“折價的分級B就合算(而非便宜)嗎?”的組合。讓我們一層層剝開來看吧。

  分級B為什麼有的溢價有的折價呢?

  這取決於這個分級B對應的分級A的約定收益率以及分級A的折溢價率變化。

  目前市場上的分級A的約定收益率有一年定存+3%的、有一年定存+3.2%的、有一年定存+3.5%的、有一年定存+4%的、有一年定存+4.5%的、有一年定存+5%的,還有固定利率的,其中+3.2%的和固定利率的比較少,還有那些無下折的分級A或者條款更加特別的A我們暫不討論,我們主要討論永續的+3、+3.5、+4、+4.5和+5(對我們業內都是這麼簡稱這些A的)的有正常上下折定折條款的分級A。

  別看分級A的約定收益率各不相同,但是凈值或者説初始價格都是1元。這不是開玩笑嘛,內裏價值高低不同的東西,直接拿出來都賣1元錢?+5的A可比+3的A一年要多出2%的約定收益率呢!綢緞和普通布可不能都叫一個價是不是?所以剛上市剛折算結束復牌的時候這個1元凈值的A呀在市場上交易就得賣出不同的價格來。那麼就涉及到一個問題,如何給分級A定價呢?為什麼有的分級A跌停,有的漲停,有的只跌一點兒呢?

  分級A的定價最早是跟著債券市場來的,用7-10年期的AA信用債收益率作為市場利率來和分級A的當期約定收益率比較,高於市場利率的就溢價,低於它就折價,很公平吧?所以假設市場利率水準和目前一年定存+4%的A相當,也就是5.75%,那麼+4的A價格也在1元附近;+5的A就該溢價交易,價格在1元以上;+3的A就該折價交易,凈值低於1元。

  多啰嗦一句題外話,當分級A上市交易之後,有了價格就可以算出隱含收益率,投資者就會發現不同約定收益率水準的A的隱含收益率範圍也不大一樣,比如+3的A的隱含收益率普遍低於+4的A,+4的A的隱含收益率普遍低於+5的A,所以後面再上一個新的分級A,我們就會用同約定收益率的分級A的流動性加權隱含收益率來給新的分級A做定價。本段回頭圈主另外開課講解,今天略過。繼續往下看。

  分級基金裏有個機制棒棒噠,叫配對轉換機制。簡單來説,1份A+1份B的分級基金裏就存在這樣的關係:1份A的凈值+1份B的凈值=2份母基金凈值。但A和B上市交易,加在一起的價格會圍繞2份母基金凈值上下波動。如果A+B的總價格高於母基金凈值+套利操作成本,就會被申購套利,申購母基金分拆為A+B賣出,帶來A和B的供給,就會壓低A和B的價格;反過來如果A+B的價格低於母基金凈值+套利操作成本,買入A+B合併為母基金贖回,抬高A+B的價格尤其是A的價格。所以均衡情況下應該是1份A的價格+1份B的價格=2份母基金凈值。

  那麼當A折價的時候,B就應該溢價對不對?不然上述標紅的式子的平衡就會被打破,帶來折溢價套利機會。所以假設一個1元的+3的A折價10%的時候,1元的B就會溢價10%,以此來達到平衡,同樣的,假設1個1元的+5的A溢價10%的時候就會出現對應的1元的B折價10%的情況。會不會出現一個1元的A折價10%,但是對應的B不溢價的情況呢?那這樣母基金就大幅折價了,那麼B就有上漲糾偏的動力。所以在A+B的價格會上下圍繞2個母基金凈值波動,但卻一般不出現大的偏差,偶爾市場波動大帶來大的偏差就會被折溢價套利,以此來糾偏。

  所以圈友們就知道,分級B折價也是種正常情況,是因為對應的A溢價導致的,並非分級B便宜了。是不是選擇一個折價的B還要看B的價格杠桿,看A的溢價率是否收窄、母基金折溢價率變化等等因素來做綜合考慮,而非簡單買入一個折價的B。

  那麼,折價的分級B就合算(而非便宜)嗎?

  永續的初始杠桿兩倍的分級基金中,只有在同類標的的幾個分級B的凈值都一樣的情況下,選擇折價的B才是合適的。因為幾個分級B凈值都一樣,凈值杠桿也一樣,但是價格杠桿卻是折價的分級B大,因為折價的分級B價格低,價格和價格杠桿成反比。所以平時我們指導投資時更多的要看價格杠桿而非凈值杠桿。

  B凈值杠桿=(A凈值*佔比+B凈值*佔比)/B凈值

  B價格杠桿=初始杠桿X母基金預估凈值/B價格

  但是幾個分級B的凈值會一模一樣嗎,並不會啊。成立時間不同、建倉速度不同、基金經理操作不同、申贖情況不同,基金凈值又怎麼會一樣,如果一個分級B雖然是溢價的但是剛剛從下折的鬼門關死裏逃生,那它的價格杠桿必定比一個剛建滿倉還沒開始跌的折價的分級B大很多。

  比如今天有朋友拿了幾個軍工B來問圈主,是不是買入折價的中航軍B好,還真不是,它在9月底前倉位一直很低,沒怎麼跌,導致它的價格杠桿就沒有之前摸到下折鬼門關的兩個軍工B大,搶反彈就不如它們給力。

  所以選一個折價的B並不“便宜”,因為分級B的價格杠桿不一定是最高,這是個性價比問題,但是都來搶反彈買B了還不是想挑個杠桿大的嗎?分級B都溢價是個偽命題啊實際不包郵啊親們!!

  另外還有一個就是如果A在漲,其實會吃掉一部分B的漲幅。回到公式:1A+1B=2母基,如果要維持公式的平衡,是不是A漲B就退呢?所以如果之前這個A沒怎麼漲,在同約定收益率的A中有漲幅落後的跡象,那可能會對B造成壓力。反過來,如果A一直跌,其實對B也是有好處的。就是溢價的A溢價收窄或者折價的A折價擴大了嘛,那麼折價的B就會折價收窄或者溢價的B溢價擴大。

  再往前推一步,如果之前母基金是折價的,然後變成母基金溢價了,如果A不動的話,那麼是誰在漲呢?是B。也就是1A價格+1B價格<2母基金凈值→1A價格+1B價格>2母基金凈值,而A折溢價率變化不大價格變化也不大的過程。

  總之,你會發現,在不同行業不同主題的多只可選分級B裏,有些折價的B就是該行業裏的最優選擇,比如食品B(折價率4.12%,價格杠桿3.247倍)、房地産B(折價率2.81%,價格杠桿3.186倍),而有些折價的B就不一定是最優選擇,比如XX軍B(具體就不列啦)。原因就在上述的文章裏。

  我們挑分級B的時候除了看杠桿外,還看流動性、看離下折距離,還要看母基金折溢價率。這是另外一篇內容了,擇日再寫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