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偏股新基規模如墜冰窖 股基連續三周罕見加倉

  • 發佈時間:2015-09-16 09:05:14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股市經歷了6月至今的大幅下跌後,雖然市場情緒依然不穩,但是成交量的萎縮卻預示著市場開始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大多數投資者開始多看少動。牛市的喧囂過後,遍地“股神”的盛況已經消失,行情的話語權重新回歸機構投資者手中,機構們怎麼看待現在的行情?

  導讀

  上海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市場人士表示,三季度以來,二級市場的這輪調整讓公司目前偏股型基金的資産凈值較二季度末縮水四成左右,但9月份開始有企穩跡象。

  9月金秋,本該是收穫的季節,但A股的表現仍難言樂觀。

  至9月15日收盤,上證綜指月內跌幅達到6.26%,偏股型基金受損明顯,單是9月14日,就有過百隻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跌幅超過7%,其中20余只跌幅超過8%。當天在金融股護盤下,上證指數只下跌2.67%;但創業板指數下跌7.49%。

  而由此不難推斷,目前不少偏股型基金倉位維持在較高水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同時從多位基金投研人士處了解到,雖然現在對後市談不上樂觀,但悲觀情緒已明顯收斂。

  規模遭遇業績和贖回“雙殺”

  在經歷了前期大跌後,股票市場在8月份再度遭遇“寒流”,這讓即使是機構投資者也有所措手不及。統計資訊顯示,今年8月,上證綜指累計下跌逾12%,而偏股型基金受其拖累,業績也紛紛下挫。同花順(300033,股吧)iFinD數據顯示,8月裏,股票型、混合型、指數型等各種權益類基金全線飄綠,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跌幅超過10%,結構型分級基金大量下折。

  這樣的行情對機構投資來説,也是“傷害”極大。上海一位中型基金公司的混合型基金經理日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今年8月中上旬,他曾加了一點倉,還一度賺錢,但隨後大市連日急速調整,使其斬倉都來不及,所以,目前他的策略就是市場形勢尚未明晰前,保持謹慎低倉操作。

  8月行情對公募基金的整體傷害有多大?

  9月14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披露了8月公募基金市場數據。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公募基金管理資産合計6.64萬億元,比7月底減少了2385.19億元。具體來看,開放式基金中,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的資産凈值環比都在增長,而偏股型基金則形勢慘澹。股票型基金8月底時的資産凈值為7248.05億元,環比下降44%;混合型基金資産凈值為17793.21億元,雖然環比上升2.96%,但需要説明的是,8月初不少股票型基金轉型混合型,造成混合型基金大量增加,因此,若以平均每只基金的凈值計算,股票型基金則平均每只資産凈值為12.74億元,環比縮水約20%;混合型基金平均每只資産凈值為16.77億元,環比縮水24%。

  基金凈值受損跟股票下跌也會有所關聯,但從基金份額的增減指標,則可以明確看出基民的贖回情況。數據顯示,8月股票型基金平均每只份額環比減少9%,混合型基金平均每只環比減少22%。

  基民用腳投票,基金髮行驟然入冬。根據WIND資訊統計,三季度以來,共成立126隻新基金,總數量尚不及6月份單月,8月共新增51隻新基金,以混合型基金為主,首募規模也是遠不及前兩個季度,僅為二季度平均首募規模的四分之一。

  9月基民情緒漸穩

  同花順iFinD統計,其實截至9月11日,9月份偏股型基金業績還是有所回暖,超過八成取得了正收益。上周,凈值收益超過10%的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過百隻,其中國富深化價值、富安達優勢成長、國聯安主題、交銀先鋒(519698,基金吧)、國聯安優選等至9月11日的近一週漲幅都超過了17%。

  誠然,上述基金業績大漲與其目前倉位較高有很大關係。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了解,目前,大多數之前看好創業板成長股的基金普遍倉位較高,應勢加倉動作也較為積極。從創業板淩厲上漲5.68%的9月8日看,當日有140多只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基金凈值漲幅超過5%,其中,近40隻漲幅超過6%;從9月14日創業板大跌超過7%時的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凈值情況看,當日逾百隻跌幅超過7%,由此可推斷,不少基金都是高位持倉,並重倉創業板。9月10日,上海一位權益類基金經理助理就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證實,9月8日他們有小幅加倉成長股。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相關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進入9月份,權益類基金贖回基本已回歸到較為正常的水準。在她看來,以經驗推斷,在二級市場經過深度調整後,在底部徘徊的期間,投資者贖回量會比較少,“反正已經套住了,若不急著用錢,何必割肉?”

  上海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市場人士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三季度以來,二級市場的這輪調整讓公司目前偏股型基金的資産凈值較二季度末縮水四成左右,但9月份開始有企穩跡象。“儘管也有贖回,但存量老基金的份額已基本穩定,波動大的是今年新發的偏股型基金,凈值和規模都如墜冰窖”。

  基金小幅加倉“搶反彈”

  基民情緒漸趨穩定的同時,基金經理也開始嘗試入市。

  來自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的“周倉位報告”顯示,自今年8月底,公募偏股型基金的加倉動作便已開啟,該現象在股票型基金上尤其顯露突出。

  據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的統計,截至8月28日,偏股型基金倉位為71.48%,已經環比此前一週的8月21日上升1.40%,其中,股票型基金倉位增加明顯,上升了4.5%,倉位達87.2%;此後一週的數據,趨勢仍在好轉,截至9月2日,偏股型基金倉位上升至72.11%,股票型基金倉位上升至87.66%;截至9月11日的一週,則開始略有分化,偏股型基金倉位出現環比小幅下降,但股票型基金倉位仍在上升,突破88%。這種股票型基金連續三周加倉的情形,在本輪深度調整行情中,較為罕見。

  8月下旬以來的A股走勢中,隨著股指急速下跌後出現企穩跡象,公募偏股型基金信心有所恢復,逐漸試探著加倉。8月26日,上證綜指急速下探到2850.71點的今年低點,隨後市場止跌回暖,並在央行、證監會聯手出臺政策呵護提振股市的推動下,至9月11日收盤,累計漲幅已近10%,個股更是有近70隻漲幅超過30%。

  此外,從倉位數據上還可發現,在這期間,A股股指急跌時基金加倉較多;反彈時則加倉較少。好買基金研究中心和眾祿基金研究中心等分析機構對此認為,這些現象自然反映了基金的“心理狀態”:一方面判斷市場目前估值已趨近合理,正處於底部區域;另一方面,對行情走勢也不甚樂觀,不認為市場已經出現反轉條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