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基金牛市打新難分羹 中簽率下降整體收益不理想

  • 發佈時間:2015-05-26 08:46:2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新股發行擴容,打新基金産品數量井噴,被認為是分享IPO盛宴的有力武器。不過,隨著資金大量涌入打新市場,致使中簽率下降,打新基金收益率隨之下滑。

  整體收益不理想

  從4月開始,新股發行由一月一批改為一月兩批,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打新熱情。中簽新股的高回報讓市場趨之若鶩,但較低的中簽率將大部分個人投資者擋在“盛宴”之外,公募基金因其獨有的打新優勢,成為個人投資者“借道”打新的主要選擇。

  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公司也積極推出相應産品。據悉,目前各家基金公司都在佈局打新基金,加上市場上已經有50隻左右的打新基金,公募打新基金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

  但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市場上銷售火熱的打新基金其實整體收益水準並不理想,還有個別基金舉著“專注打新”的旗號,實際上在參與打新時鮮有中簽,不僅錯過了二級市場機會,也沒能在IPO市場分得一杯羹。

  “打新所能獲得的超額收益的確誘人,不過正因為參與者太多,機構中簽率十分低,在股市表現強勁的背景下,資金的機會成本較高。”滬上某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總監表示。

  同花順(300033)數據顯示,今年打新基金1月份平均收益率為2.64%,2月小幅下降到2.03%,3月回升至2.55%,而4月以來平均收益率不足1%。就具體基金而言,在4月的打新中,獲配金額最多的為工銀絕對收益、鵬華弘利混合以及廣發成長,獲配金額分別達到2522萬元、1824萬元以及1671萬元,但收益率僅為0.84%、0.49%以及0.56%。

  對於收益下滑原因,業內人士分析稱,打新基金都是混合型基金,這類基金對股票、債券、現金等各類資産的配置比例可以大幅調整。如果股票只佔很小比例,即該基金的絕大部分收益不來自股票,即使新股中簽並獲得多倍收益,在該基金業績上也不會那麼明顯。此外,新進資金會稀釋打新收益,因為參與打新股的資金通常看重短期獲利,而持有基金又是相對長期的選擇,所以,打新股的階段高收益會被時間和資金量拉平。

  還有基金經理指出,隨著大量資金涌入,打新收益可能會走下坡路。國聯安安心成長基金經理馮俊表示,由於新股基金蜂擁入市,導致該市場收益率已經迅速攤薄,單純打新股的收益率正在向市場的平均收益率水準靠攏。

  申購須注意風險

  當前行情是否應該配置打新基金,投資者看法不一。業內人士表示,對於想要投資打新基金的投資者而言,除了收益率趨勢下滑風險之外,借助申購基金來分享新股收益,還需注意包括新股漲幅、申贖費用、攤薄收益、持有基金時股市下跌等多重風險因素。

  首先,新股上市首日漲幅可能不及預期。這段時間新股密集發行,新股的品質高低不一,特別是上市公司和發行承銷商的定價策略不同,申購基金時需要特別注意新股上市首日漲幅不及預期的風險。

  其次,基金規模激增導致收益被攤薄。投資者應關注部分中簽新股基金的規模,如果基金規模在新股上市前激增1倍,那麼新股上市首日的上漲收益將被攤薄一半左右,這對於基金收益率將有較大影響。因此,投資者需要關注基金規模的變化,基金是否暫停申購或暫停大額申購,這些資訊對申購打新中簽基金的收益率均有影響。

  最後,投資者需關注申贖交易成本。據悉,主動偏股基金的申購費大多是1.5%,贖回費率通常是0.5%;部分基金則收取短期贖回費,持有期限一週以內的收取1.5%,持有期限一週到一個月之間的收取0.75%,這都可能增加基金的套利資金成本。此外,部分保本基金也會參與打新,而此類基金的贖回費率較高,一般為2%,投資者須注意交易費用問題。

  擇“基”三大標準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業內人士給出了選擇打新基金的三大指標。首先,規模不要太大,太大會攤薄打新收益,太小則意味著打新的資金太少,5億至15億元的規模較為合適,一般不考慮規模超過30億元的基金。其次,歷史打新成績出色,打中新股越多和獲配數量越高,越能顯示基金公司的報價能力。最後,參與打新的態度積極,盡可能多報價,每只基金對單只新股詢價報滿3次的入圍概率更高。

  業內人士還提醒投資者,打新市場不存在常勝將軍,每一隻新股發行都存在公募基金被剔除的情況發生,再有經驗的基金公司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因此,建議投資者不要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應該採取組合投資的方式購買多只打新基金,以分散單一打新基金在某只新股特別是重量級新股上失手的風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