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新三板定增井噴 基金兇猛信託謹慎

  • 發佈時間:2015-01-23 01:00:17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隨著去年8月做市商等制度的推出,新三板市場迅速被激活。全國股轉系統數據顯示,新三板掛牌公司1757家,總股本727.19億股,總市值近5000億元,其中近8成為去年以來新掛牌企業。去年以來,有機構投資者參與的300多次定增方案中,不乏券商、基金子公司等各路資金跑步入場“搶籌”,而信託公司則整體呈現“叫好不叫座”的謹慎局面。

  1月13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佈了2014年12月份的定增數據,當月定增總規模達到15.79億元,較11月份的8.5億元上漲近85.76%。這也是繼去年10月份之後,第四季度內第二次超過10億元級別的融資。另外,根據股轉系統公佈的2014年年度定增數據來看,總金額達到132億元,平均各月也正好達到10億元級別的規模。

  在此前長安信託組織的內部研討會上,業內普遍認為,隨著企業數量持續增多,定增需求愈加旺盛,海通證券預計,未來3年,新三板掛牌企業將以每年1500家的速度增加,到2017年末達到7000家至10000家。

  2014年新三板掛牌公司迅速擴容,也點燃了基金非公募業務對新三板産品的熱情。“做新三板産品最主要的是兩個方面,如何找到合適的標的以及如何介入這些標的。目前介入的方式主要是通過直接購買和定向增發,後者應該是目前及以後的方向所在。”一不願具名的基金人士表示。他透露,自去年12月份以來,已有招商、海富通、興業全球、財通、前海開源等多家基金公司陸續完成了新三板專項資産管理計劃的發售。

  比起基金子公司的兇猛,信託表現要謹慎得多。Wind數據顯示,自去年以來,僅有27隻定增型證券投資類信託産品發行,且基本都屬於陽光私募性質。而具體公開參與新三板定增項目的信託公司寥寥無幾。

  對此,格上理財分析師王燕娛認為,對於證券投資類業務,信託公司可謂是“新人”,無論從後備投研能力,還是前臺交易投資能力,都不及券商、基金等證券投資專業機構。所以當前大多數信託公司對新三板業務都持“叫好不叫座”的態度。不過,王燕娛認為,新三板的機會對所有機構都相對公平。

  其實,目前不少基金公司在尋找新三板優質標的時,基本在由券商提供做市的公司範圍選擇,同時再由研究團隊對做市的公司進行盡職調研和重點研究,從而選擇最終標的。有關統計顯示,目前採用做市交易的新三板公司已達125隻。除此之外,兩年內能夠申報轉板的已掛牌企業也受到基金重點關注。

  通常情況下,新三板産品的專項資産管理計劃的規模都不太大,也就是幾千萬元,“另外,現有專項資産管理計劃通常會選擇10個以上的標的,投資一家新三板公司股份一般是在3%-5%,能達到10%的很少。”前述基金人士説。

  對此,銀河證券一不願具名的市場人士坦言,未來不管是券商、基金子公司還是信託,機構在新三板業務間的競爭不是關注自己有什麼,而是要知道企業想要什麼。他認為,已在或即將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老闆最關心三件事。首先是錢,即作為投資者,對自己急需的融資額度能不能拿出。其次是入股人數。同為一個億的融資量,10個投資者要比1個投資者價值感大得多。一般股東數量越多,交易的動機越強。意見不一時,談判籌碼也大。第三是,順利實現變現。在不賣出股份的情況下,如質押融資時能否提高其公司股票的“含金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