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基金年末排名:工銀超中郵遭震蕩 11新基搶牛市

  • 發佈時間:2014-12-15 08:1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被聚焦的工銀瑞信內部,兩對組合、四位基金經理已經感到了壓力,這不僅是四位年輕基金經理第一次面對“爭冠”,更是工銀瑞信首次有兩隻産品衝冠有望。

  公募排名戰升級。

  重頭戲依舊是股票基金的排名,長期佔據榜首的中郵戰略新興産業被工銀金融地産反超,在其之後,工銀資訊産業緊追不捨,再往後看,寶盈、海富通、廣發等公司旗下産品也是實力不俗。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9日,工銀金融地産今年來業績為77.07%,暫居股基冠軍,此前領跑的中郵戰略新興産業業績為61.22%,存在不小差距。

  理財週報記者了解到,多家有潛力衝冠的公司,內部已開始緊張起來,或是埋頭苦幹,或是忌談排名,或是全然放鬆。

  11月21日,“牛市”行情開啟,股基排名異動;12月第一週,A股市場再度延續大幅上揚,上證綜指和深成指微幅上揚9.50%和11.83%。

  12月9日,市場巨震,狂歡的公司開始靜默,受挫的公司似乎又看到了希望;最後兩周,排名戰還將繼續。

   工銀反超 又遇震蕩

  12月5日,工銀金融地産的“捷報”傳開。

  當日,上證綜指站穩2900點上方,非銀金融指數漲幅為6.05%、銀行指數漲幅為2.69%,借力金融股,工銀金融地産以83.06%的年內收益,排在365隻可比股票基金的首位。

  此外,工銀資訊産業也以76.94%的業績排在了第三位,上下“夾擊”中郵戰略新興産業。

  12月8日,牛市延續,3000點穩穩實現,工銀金融地産年內收益更是達到了90.33%,而工銀資訊産業又超過中郵戰略,以78.03%的業績,排在股基第二位。

  12月9日,波瀾再起。滬指高臺跳水近200點,劇震近9%,收跌5.43%,下跌163.99點,成為2009年8月31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震蕩直接刺激著公募基金的業績。

  此前業績一度達到90%的工銀金融地産,在9日收盤後暴跌,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9日,工銀金融地産年內業績為77.07%,不過依然佔據首位,而中郵戰略新興産業又超過了工銀資訊産業。

  理財週報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目前業績靠前的公司內部氣氛頗為緊張。比如被聚焦的工銀瑞信內部,兩對組合、四位基金經理已經感到了壓力,這不僅是四位年輕基金經理第一次面對“爭冠”,更是工銀瑞信首次有兩隻産品衝冠有望。

  而上述業內人士也透露,經歷市場巨震後,工銀瑞信方面已經表示出了謹慎的態度,不願過多與其他産品對比。

  事實上,此輪行情中,股基排名不只工銀、中郵之間的爭奪,12月首周,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為4.02%和3.34%。Wind數據顯示,11月20日至12月9日之間,海富通國策導漲幅達到了43.29%,列股票基金首位。目前,該基金管理規模為5.16億元,今年來業績為58.78%。

  此外,表現突出的股票基金還有金元惠理新經濟主題、交銀主題優選、匯豐晉信龍騰、匯豐晉信大盤等産品,在此期間的業績都超過了30%。

  在此期間,下跌突出的股票基金中,長信內需增長業績為-7.39%,下跌最多;此外還有大成健康産業、融通醫療保健産業等産品,也是下跌明顯。

  泰達宏利方面認為,最近十幾個交易日大盤的快速上漲,使得多空雙方的神經都已經緊繃,再加上融資盤的情緒不穩定,使得指數的調整已成一觸即發之勢。此時資金面、市場情緒指標已成為影響短期市場走勢的關鍵因素。“但是從中長期來看,牛市的邏輯依然沒有發生變化。”

   債基收益或下行

  “牛市”開啟,債券基金也緊跟節奏。

  上海證券研報顯示,12月第一週,債券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為1.32%,約六成基金取得正收益。從基金收益率來看,彈性較高的轉債産品收益率居先,如長信可轉債A、華安可轉債A、博時轉債A,收益率分別為15.45%、15.25%和15.21%。基金,最近一週的七天年化收益率水準位4.26%。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以來317隻債基平均漲幅超16%,其中,可轉債基金是業績主力。

  博時基金表示,可轉債“進可攻、退可守”的特性以及正股的走強,使其成為債市表現最好的品種之一,作為一隻混合型債基,博時在資産配置上主投城投債和産業債,堅持精選産業債做底倉,獲取較高的票息收益,同時利用杠桿部分參與轉債的波段操作,來提升組合的收益。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央行開啟降息窗口,貨幣寬鬆的傾向進一步明確,對債券來説是利好消息,在股債市場都有望走出強勢格局的行情下,可轉債估值仍有望大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12月8日晚間,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發佈了《關於加強企業債券回購風險管理相關措施的通知》,該事件的影響已不止于債市,12月9日滬深兩市跳水,是本輪藍籌行情啟動以來最大的一次調整。

  建信基金認為,前期市場過快的加標桿上漲已經對大盤積聚了一定壓力,經此一役,A股更傾向於從“快牛”走向“慢牛”;債券市場方面,短期的震蕩難以避免,近期的熱點可轉債受到資金面影響較大,但高等級債券受此輪流動性衝擊後其投資價值更為明顯。

  對於後市,一位基金人士認為,債券基金的機會仍會存在,今年的馬牛行情會延續到明年,可轉債基金依舊是債券基金中最具有投資價值的品種,“中登的政策,不會在本質上改變債基的邏輯。”

  博時基金方面則表示,仍看好債基後市,不過考慮到債券收益率今年已下行較多,明年將難以複製今年上漲行情。

   指數基金緊跟牛市

  指數型基金也在此輪行情中成為賺錢利器。

  上海證券研報顯示,12月第一週,指數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為8.82%,九成基金取得正收益。其中,非銀金融主題指數基金再次收益率凸顯,如申萬菱信申萬證券行業分級、鵬華中證800非銀金融、易方達滬深300非銀ETF,收益率均在指數型基金中排名前三,上周收益分別達31.21%、26.56%和24.67%。

  從今年以來收益率來看,非銀金融和軍工兩行業指數基金收益率居先。Wind數據顯示,11月20日至12月9日期間,申萬菱信申萬證券行業分級業績為74.97%,該産品今年來業績為137.04%。此外,在本輪行情中,以滬深300指數為追蹤標的的指數基金也是賺錢利器,易方達滬深300非銀ETF、國投滬深300金融地産ETF,在此期間的業績分別為62.78%和39.3%。

  對此,一位基金人士表示,在A股牛市格局已經基本確立的前提下,滬深300作為重要比較基準和市場主流指數,漲幅客觀,自11月21日“牛市”啟動以來,截至12月8日,滬深300指數上漲716點,漲幅為28.21%;今年以來漲幅39.61%,領跑各類主流指數。

  分級基金也在近期瘋狂。

  根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12月9日之前的11個交易日,57隻股票型分級基金B份額平均漲幅達到65.58%,其中鵬華非銀行B和申萬證券B區間漲幅分別達145.74%和143.98%,部分甚至上漲1倍多。此外,截至12月5日,多達23隻分級基金整體溢價超過20%,部分溢價甚至超過30%。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在配對轉換機製作用下,持續的高溢價遲早會消失,B類份額溢價率勢必會向均衡水準回落,B類份額面臨大面積連續暴跌風險。

   新發基金踩市場節奏

  歲末,基金髮行也是激戰正酣。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1日,12月以來已經公告新發的基金共有11隻。

  這11隻新發産品中,嘉實滬深300“應景”新發;國內首批三隻滬港通ETF基金也正式發行,分別是南方基金發行的南方恒指ETF、華夏基金發行的華夏滬港通恒生ETF和華夏滬港通恒生ETF聯接。

  另外一隻創新類基金也是值得關注。12月4日,銀華公告新發“銀華回報”産品,其創新有三方面,定位於追求絕對收益和回報;採用發起式基金模式和定期開放的基金運作方式;引入了附加管理費的收費方式。其中,附加管理費的收費方式,是這款産品最大的特點。

  “這是一個類私募的産品,這只産品的管理費收取方式是1%,每季度的收盈率超過1.25%以上的部分我們會收取一個15%的業績回報。”擬任基金經理王華説。

  在王華看來,附加管理費主要就是希望把基本管理費降低,希望讓客戶賺錢的時候,綁定管理人和投資者的關係,“要賺錢的時候大家都賺,如果客戶沒有賺錢的時候,我們也少收一些管理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