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基金理性參戰“雙十一” “時間風險”成最大問題

  • 發佈時間:2014-11-13 07: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人們在“雙十一”的購物欲已經不再限于生活必需品,而基金公司也在此時大做文章,希望激發網友的購買熱情。但業內人士提醒,理財産品不同於普通商品,特別是集中在固定時間段購買,投資者需注意“時間風險”。

  基金公司理性面對“雙十一”

  2014年“雙十一”剛剛結束,在這個瘋狂購物的日子裏,基金公司已經沒有了去年大肆投入的衝動轉而變得理性起來。中國經濟網記者從部分購物網站上觀察到,今年基金公司並沒有拿出太多基金産品進行促銷,而參與“雙十一”活動的産品促銷力度也基本不大。

  有基金公司電商人員認為,基金公司對淘寶店的上線曾抱有很大的希望,但是最終結果不盡如人意,投入産出比的效果較差,投入很多是缺乏理性的表現。所以除了幾家做得不錯的基金公司,今年電商“雙十一”的行銷熱度明顯比去年下降。

  公開消息顯示,基金當天在聚划算中推出了19款産品,與以往貨幣型基金是網際網路銷售的主要産品不同,此次偏股型基金成為活動的主角,債券型和指數型平分秋色。在當天參與聚划算的19隻基金産品中,最多的購買人數超過98萬,但同時一些産品也是幾乎無人問津,購買人數均在100人以下。

  雖然在京東、蘇寧等網路平臺上,部分基金公司也開設了官方店舖,但此次並未出現優惠活動。從銷售記錄看,風險較低的固定收益類産品仍然是投資者的主要選擇。

  業內人士對媒體表示,按照一般規律,基金公司一般測算投資者的平均持有量為10萬元。此次這些公司大幅降低門檻,雖然購買人數大幅上升,但部分投資者購買金額僅為10元。平均持有量過低,難以抵消人工等成本。對於基金銷售來説,打折銷售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網購基金 投資者也需擦亮眼

  業內人士指出,基金公司更多的是借助“雙十一”來擴展自家品牌知名度,真正做到想靠這天的銷售覆蓋成本是很難的.而投資者在這天購買基金也需要謹慎,因為在衝動消費的作用下,很難花時間對各家基金做篩選,如果買到不合適的産品不僅享受不到便宜,反而還會存在風險。

  上述人士告訴記者,參加“雙十一”活動的産品,之前會有10天的預熱期,這些産品的銷量短時間內被抑制了,只能等到“雙十一”爆發。但是集中在那幾天買是有風險的,首先在費率上不見得有多大的優惠,其次基金的凈值每天是不一樣的,或許耽擱幾天買市場行情就變了。

  另有基金電商人士坦言,“雙十一”期間雖然網路流量會很大,但這也需要後臺的強力支援,維護成本會很高。同時網店的客服對基金産品的理解也並不全面,在大量網民諮詢的情況下難免出現言語誤導。另外,在賬戶的安全性上面也需要謹慎。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首席策略分析師曾令華認為,管理費是基金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自降管理費、申購贖回費等方式,雖然在短期能夠吸引投資者的關注,一些門檻較低的産品可以迅速擴大規模。但從長期來看,若業績長期跑輸其他同類産品,投資者將出現迅速撤離。同時,對於基金投資來説,不應只考慮費用,主要應考慮基金的業績情況以及未來市場可能的走勢,做好資産配置,才能獲取較好的收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