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9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深圳如何贏回“基金之都” “新十家”僅剩兩家

  • 發佈時間:2014-11-06 04:32:02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鄧翔  責任編輯:胡愛善

  基金公司2014三季報排名

  名次基金公司簡稱基金規模(億)規模變化所在地1天弘基金5479.906-6.4%天津市2華夏基金3323.5075.2%北京市3工銀瑞信基金2245.40118.4%北京市4南方基金1933.4373.2%深圳市5嘉實基金1874.4168.3%北京市6易方達基金1520.11616.8%廣州市7廣發基金1444.216.7%廣州市8興業全球基金1125.40831.5%上海市9博時基金1069.9982.7%深圳市10中銀基金1006.65714.0%上海市

  近日,國內基金公司2014年三季報排名出爐。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從資産規模上看,天弘基金憑藉5479.91億元的資産規模,穩居行業首位。在全國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中,深圳僅有2家企業入圍,分別是南方基金和博時基金,資産規模均沒有超過2000億元。

  據了解,深圳被視為是“中國基金業發源地”。深圳基金業不僅起步較早,而且成長迅速。但是近年來,隨著其早期擁有的各種政策紅利消失,加上行業競爭加劇,深圳基金業逐漸進入到發展的瓶頸期,相比國內其他城市,深圳基金業優勢在逐步縮小,原有的一些基金公司也面臨流失的危險。

  基金規模“新十家” 深圳僅剩兩家企業

  東方財富Choice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國內90余家公募基金公司,旗下管理的公募資産規模接近39000億元,排名最靠前的幾家基金公司,規模差距十分明顯。其中,天弘基金依靠餘額寶一躍成為行業規模老大,總資産規模達到5479.91億元,比排在第二位的華夏基金高出2156.4億元。

  華夏基金和工銀瑞信基金分別佔據第二和第三的位置,資産規模分別為3323.51億元和2245.40億元。記者注意到,上述兩家公司的註冊地址均為北京。而深圳的基金公司中,排名最靠前的是南方基金,排名第4,資産規模為1933.44億元,雖然同比增長了3.2個百分點,但與行業翹楚的差距依然十分明顯。

  據了解,南方基金是國內首批獲證監會批准的三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誕生於1998年3月,該基金管理公司的成立,被稱為是中國證券投資基金行業的起始標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南方基金都是國內管理資産規模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然而由於公司業績表現欠佳,使得其資産規模不斷萎縮。

  除了南方基金之外,在規模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中,位於深圳的還有博時基金,排名第9,博時基金同樣也是“老十家”基金公司之一。2009年時,博時基金資産規模總額就已達1486億元,比如今還要高出400多億元,列行業第3。受制于同樣的原因,博時基金規模下滑速度更快,未來很有可能跌出行業前10。

  佔盡天時地利人和 深圳基金曾稱霸全國

  業內人士分析説,由於深圳的市場經濟基礎好,在政策和機制上比較靈活,因此在早期吸引了不少基金公司落戶。再加上毗鄰香港,使得深圳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深港金融功能的整合和合作,進一步推動了深圳基金業的發展,合資基金公司的興起就是一個很好的説明。”

  2002年,深圳提出要鼓勵發展中外合作基金,採取多種形式吸引外資基金公司在深圳設立分支機構,或成立合資基金管理公司。據好買基金網數據顯示,目前深圳19家公募基金公司中,中外合資企業比重最大,共有9家,佔比超過47%。其次是中資企業,共有8家;國有企業僅2家,都成立於2002年之前。

  深圳基金業早期的快速發展,也與當地政府對金融機構的大力扶持密切相關。據了解,為了吸引和培育更多的金融機構落戶深圳,政府不惜投入重金。如果大型金融機構在深設立總部或地區總部需購地自建辦公用房的,政府給予一定的補貼;對於總部落戶深圳的金融機構,市區兩級政府均會提供現金獎勵。

  先天條件加上後天扶持,深圳基金業成為當地金融業的一大突出亮點。2002年,深圳便正式提出要打造“中國基金業中心”的宏偉目標。當時,全國僅有基金公司19家,而深圳就有10家之多。深圳不僅基金公司數量最多,從管理的基金數量和總規模上看,深圳也超過全國其他各省市之和。

  京滬兩地迎頭趕上 深圳基金業後繼乏力

  記者了解到,儘管深圳基金業在全國起步較早,但隨著各種政策紅利消失,加上行業競爭加劇,深圳基金業規模和數量,近年來逐漸被上海、北京等城市超越。即使是位於同省的廣州市,近年來基金業發展勢頭也很迅猛,這也在客觀上對深圳基金業地位構成了挑戰。

  據好買基金網收錄的國內92家基金公司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基金公司主要還是分佈在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地,三地總數為87家,佔到全國的94%,其中,上海基金公司的數量最多,達到45家,北京其次,共有23家,深圳則排在第三位,共有19家。剩餘公司則分別位於廣州、天津和杭州。

  “基金公司的佈局,與一個城市的對外開放程度和金融業發展程度相關,主要集中在區域性金融中心城市,因此滬京深三足鼎立的局面短期內不會改變。”一名金融界業內人士稱,但從近年來的變化趨勢上看,一度是基金公司重地的深圳,卻不斷有基金公司(如長盛、銀華)等,將總部遷往北京和上海。

  此外,深圳在新基金成立速度上,更是被上海和北京遠遠甩在身後。相關統計顯示,在2003年—2012年這10年間,國內新成立的51家基金公司中,有44家公司將總部選在了上海或北京,而設在深圳的僅有7家。深圳無論是從基金公司數量還是管理資産規模上看,與當年佔半壁江山的江湖地位都不可同日而語。

  深圳基金業再出發 前海平臺被寄予厚望

  深圳一家金融機構負責人稱,深圳基金業地位被上海、北京超越,是可以預見的現實。“上海要建國際金融中心,而北京則擁有眾多的政治資源和央企資源,深圳的地位就顯得比較尷尬,競爭優勢越來越不突出。”

  還有部分專業人士提到,深圳基金業的衰落,與後備人才缺乏也有著直接的關係。“深圳的金融業氛圍雖然很好,但是金融人才主要還是靠外部引進。一方面本地高校的人才培養比較匱乏,另一方面北京、上海等地的專業人才,很多則不願意南下就業。”

  “基金業是個人才密集型行業,沒有好的專業團隊,則會影響到基金公司的運作效益,進而使其資産規模不斷萎縮。”上述人士分析稱,此前深圳有很多著名的基金公司,但後來管理資産規模不斷萎縮,基本都和公司業績欠佳有關,而這些年國內一些基金後起之秀,則都佔據了政策、資訊、人才等方面的優勢。

  此外,由於深圳擁有深交所,且本地基金公司、上市公司、券商都比較多,管理不甚規範,近年來頻頻被爆出的“老鼠倉”,更是使深圳的基金業形象一落千丈。據統計,截至去年,基金行業爆出的“老鼠倉”案,有超過一半發生在深圳的基金公司,案發比例遠高於同樣基金公司雲集的京滬兩地。

  業內人士認為,今後深圳基金業要想振興,除了做實做強區域性金融中心之外,借前海之力也會是個不錯的機會。據了解,目前已有華潤元大、紅塔紅土、前海開源等新生代基金公司選擇在前海落戶,“今後隨著前海開發提速,深圳基金業或許可以借助前海這個大平臺,實現新的突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