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子公司體檢報告
- 發佈時間:2014-10-20 11:41:57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田燕
嬰幼兒肥胖症,如今已經成為影響孩子生長髮育的重要禍首。而基金子公司,則正是一個患上肥胖症的孩子。
對於一個將滿兩周歲的孩童而言,體格的過於龐大令人憂慮。2013年9月,基金子公司整體管理資産為4600億元,2014年3月為1.38萬億元,到7月底時,這一數據又更新至2.29萬億。
營養過剩是缺乏運動惹的禍,還是餵養不當造就的?
如今,是時候做一份詳細的健康體檢報告,均衡飲食,主動減肥,或許才是健康成長的關鍵。
“甜蜜”的負擔
在和不止一位子公司CEO聊到規模時,“沒想到”都成為一個共同的關鍵詞。
“2012年證監會允許設立專戶子公司時,不少小公司對盈利能力有過猶豫,對設立子公司有過遲疑。”其中一位南方的基金子公司負責人表示。然而,現在看來,行業的超高速發展已經令諸多遲遲才下手的公司後悔不已。
根據證監會披露的數據,2013年9月,共有41家基金子公司開展特定客戶資産管理業務,整體管理資産規模為4600億元;2014年3月,共有67家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了子公司,管理資産1.38萬億元;而到今年7月底時,這一數據又更新至2.29萬億。
四個月間,管理規模增加了9100億元,增幅達到65.9%。而據業內人士保守估計,雖然現在子公司增速放緩,但截至9月份,總體管理規模可能已經到達2.5萬億。
而據了解,目前行業內資管規模排名前列的當屬民生加銀、招商財富、平安大華、工銀瑞信、萬家、天地方中與中信信誠,其中 銀行 係背景的為多。在金融脫媒和 利率市場化雙重大背景下,商業銀行均面臨巨大的轉型壓力,銀行係 基金公司是有很大的先天優勢。
然而,先天優勢換來的則多是通道業務,非銀行係基金子公司也不例外。
據不完全統計,民生加銀資管的管理規模近4000億元,招商財富則近3000億元,其餘幾家均在千億以上。
與子公司不斷龐大的業務規模相映襯的是,不少公司的辦公區日益顯得擁擠。
“沒辦法,公司騰不出專門的會客室。”這位負責人打趣道。“公司半年盈利可觀,場地也夠大,卻憋屈得可憐,所以接待經常升級為樓下咖啡廳。”在目前行業排名十分靠前的一家基金子公司西城區的辦公區內,過道上簡單的幾個茶几座椅就成了接待各類外來業務人員的場所。
即便如此,子公司各項業務帶來的利潤還是十分可觀。據 民生銀行 2014年半年報顯示, 民生加銀基金上半年凈利潤達10963.67萬元。而據接近該公司的人士透露,其中超過九成的利潤來源於子公司民生加銀資管。
而據了解,去年行業內不少子公司全年利潤在一千萬左右,而這僅僅是中游水準。例如,某家在地産融資項目著力較多的子公司負責人表示,去年公司資管規模達到720億,其中通道業務500億,半主動管理200億元,主動管理20億。全年的利潤有1000多萬。
北京一家小型基金公司旗下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該公司規模120億,主動、被動資産規模各佔一半,去年利潤在800萬左右。
風口浪尖
把基金子公司真正退到風口浪尖的,並非其“果斷”的賺錢能力,而是始於今年5月份起的一起 “大案”。
2014年5月,光耀地産倒閉傳聞令 財通基金子公司發行的財通資産——光耀揚州·全球候鳥度假地資管計劃陷入危機,也令産品的到期兌付的承諾蒙上一層“黑紗”。而融資方的償付危機也令財通資産成為子公司中的第一個受害者。
據了解,事件發生後財通資産啟動三套應急預案,最終或以資産處置變現保全投資者的本金和利息。
據華寶信託發佈的2013年子公司年度報告顯示,基金子公司的産品期限主要為24個月,佔比超七成。而可以預見的是,首批成立於2012年底到2013年初的20家基金專項子公司將在今年底和明年初迎來産品第一波産品的兌付期。
佔據基金子公司九成以上業務的通道業務中, 房地産 和平臺類融資又是絕對的兩大主力。而關於信用風險和兌付能力,是令監管層和基金公司同樣緊繃神經的痛處。
通常情況下,商業銀行不得向部分行業或者不符合風控要求的企業直接發放貸款,而信託 、和基金子公司得以作為資金的通道,把社會資金歸集後以産品的形式或單一或打包地發放給需要的企業或地方政府。而作為患有資金饑渴症的一方,房地産企業、地方政府及其融資平臺成為基金子公司目前委託貸款業務中最常見的需求方。
可以預見的是,實體經濟沒有明顯起色,一些項目有可能在一兩年內出現問題,到時候一定會有一些忽視風控的子公司倒下。基金子公司是否能真正活下來,還要在三年內等待一次整體經濟風暴與兌付危機的考驗之後才能下結論。
然而近日,國務院發佈了《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地方融資平臺項目將不再由地方政府兜底,這對近一年來充當地方融資平臺輸血通道的基金子公司而言,將産生不小的影響。
據了解,近年來基金子公司在接手地方融資平臺業務方面頗為激進,而包括金元百利在內的部分基金子公司平臺類項目佔比達到七成以上。
“對於房地産項目,如果做好前期的篩選和甄別,同時配備足夠專業人員做好投後管理,投資風險是比較好把握的。但是,對於地方融資平臺我們很難真正做到心中有底,其中情況更加複雜,也是整個行業現在最大的隱憂。”一位銀行係基金子公司老總向記者坦言。
“地方融資平臺項目,我們很謹慎,手上也儲備了一些。對融資平臺的盡職調查主要是看當地政府的財務狀況,要有政府信用做背書,”一家深圳基金子公司的風控官表示,目前文件還在消化中,不排除對公司未來發展的規劃會有一定影響。
微妙的風向
有意思的是,關於子公司的發展,圈內人士遭遇了“困惑”到“再困惑”的過程,監管方向發生微妙的變化。
“2013年初時,我們在業務開展方面缺乏相關政策指引,因此存在困惑。”第一批成立子公司的一家基金公司負責人表示。確實,萬能神器最大的要害就是“找不到自己”。
據了解,目前基金子公司業務主要劃分為通道和主動管理兩大類,而作為通道,它可以作為對接銀行表內資産出表的純通道,包括銀行資産證券化、信貸資産出表、租賃資産出表、金融同業、 理財産品出表;同時還作為陽光私募發行産品的通道或者發行産品對接其他資産管理計劃等。
然而,正當基金子公司把通道業務做得如火如荼之際,監管層出手規範整頓。
今年3月,證監會發佈一份《基金管理公司從事特定客戶資産管理業務子公司內控核查要點》(試行),對包括公司治理、項目管理、銷售管理、風險管理與監察稽核、運營管理、公司財務、人員管理、資訊技術、風險隔離與利益衝突防範、母公司管控十個大項做了具體規範,其中內容之詳細令業內汗顏。
“恭喜各位同仁,近日圓滿完成監管部門此次現場檢查,祝大家週末愉快!下周請繼續以飽滿的熱情迎接新一輪檢查。”某公司領導的朋友圈,幽默中難道不是透著淡淡的悲傷嗎?
據了解,大小基金子公司今年來遭到證監會及各地證監局猛烈的檢查攻勢,尤其是大公司,定期主動上報新業務、把遇到的問題與監管主動溝通已然成為習慣。
“相比信用風險,我們其實最擔憂的是政策突變。”面對做了這麼多房地産項目你們是否睡得著時,一位基金子公司CEO竟然如是回答。
而就在今年4月,證監會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從事特定客戶資産管理業務風險管理的通知》,通知將“一對多 ”通道業務和子公司資金池業務一棒子打死。
而對於部分公司而言,“一對多”通道封死對其産生巨大影響,而部分公司選擇“套殼”繞過監管。例如把信託引入讓其發行理財産品或資管計劃,購買子公司的“一對一”産品達到合規,然後,“一對一”的産品再反過來購買銀行指定的資産,由信託發售。
同時,證監會對於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不滿一年或者其管理的公募基金規模低於50億元的,暫緩審核其設立子公司的申請。
而後,銀行在5月下發127號文即《關於規範金融機構同業業務的通知》,該文禁止銀行對同業業務提供任何第三方擔保,直接壓縮了基金子公司等通道業務的生存空間。
何去何從?
面對仍十分有想像力空間的市場和精明的投資人,基金子公司在大資管行業中如何才能殺出重圍,拼出一塊自己的金字招牌?
一位接近民生加銀基金子公司的人士透露,該公司正在醞釀對組織結構和業務模組進行大幅調整,股權投資、資産證券化和民生銀行私人銀行客戶群相契合的家族財富管理,都將成為其轉型的發力點。
國泰元鑫總經理梁之平接受採訪時定下了針對高端客戶群做“精品投行+財富管理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的發展路線。
為何是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因為子公司的全能業務牌照有底氣,而具體方向,梁之平則表示將會主要在兩類,其一為主動管理類債權型專項客戶資管計劃:其本質就是“信託法框架下的私募債”業務;二是並購基金業務,由於基金公司更熟悉一、二級市場的運作,因此能給高端客戶提供以市值管理為核心的整體解決方案;三是絕對收益為導向的專戶投資業務。
隨著新三板的壯大,基金子公司可以通過募集資金直接投資“新三板”相關企業的股票為企業進行融資。而新三板即將推出債權融資工具和股票質押貸款産品,以豐富掛牌企業的融資手段,同時可以開展優先股、資産證券化等創新試點。
就在近日,資産證券化相關規則修訂稿已經初步起草完成,主體將從證券公司擴展至基金子公司,由證券自律組織實行備案管理。而據了解,以往的資産證券化産品投資者以國有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為主,佔比高達80%-90%,而隨著主體的再次放開,資産證券化成為不少基金子公司內定的主要業務方向之一。
新華基金專戶業務總監趙宇彤透露:比如説上市公司流通股權的質押,是銀行非常歡迎的一項業務,原來基本上是銀行和信託公司壟斷。其實真正知道上市公司缺錢想抵押資産的,相反是一些券商和基金公司,因為我們對上市公司是最了解的。
據了解,私募投行類項目也是一個大方向,今年招商財富計劃單獨設立一家股權投資公司專門從事這一業務,推出並購基金、定增類産品、私募股權投資産品等。
“在目前市場環境下,這對於基金公司來説,也許是一種痛苦的抉擇,因為我們現在所有的基金公司都是在追求全牌照,什麼都想做,但是要向財富管理機構轉型的話,一定要結合自己的特點,你是做全能的還是做精品。” 廣發基金一位高管指出。
不論如何,路就在腳下,日後泛資管行業將從“量”的膨脹轉化為“質”的飛躍,而行業的競爭格局未定,更不會被當下的排名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