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基金漸失散戶心 80%産品規模低於5億

  • 發佈時間:2014-09-15 06:31:51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賈肖明 陳哲敏  責任編輯:胡愛善

  如同上市公司高管會持有本公司股票,基金公司及其關聯方也會持有其相關基金。2011年年末以來,這種持有比重日漸升高,甚至出現了基金份額全部由基金公司及其關聯方持有的現象。那麼基金公司及其關聯方持有其相關基金的原因是什麼,是否和上市企業高管因看好本公司股票而持股類似?持有的基金業績又表現如何?帶著這些疑問,日前好買基金研究中心對此進行了相關的統計分析。

  自拉自唱 業績未必佳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市場共有2300多只基金,其中有400隻基金的規模低於5000萬元(A、B、C份額分別計算),佔比17%左右。據統計,基金公司及其關聯方持有比例超過30%的基金,規模低於5億的基金數量佔比超過80%,規模低於1億的基金數量佔比超過50%。

  而根據有關法規,“在開放式基金存續期內,若連續60日基金資産凈值低於5000萬元,或者連續60日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達不到100人的,則基金管理人在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後有權宣佈該基金終止”。好買基金研究員何波分析稱,基金公司及其關聯方持有基金的原因可能是防止旗下基金出現退市風險,而不得不持有相關基金。

  那麼是不是因為基金業績差導致基民紛紛贖回,基金規模降低,最後基金公司及其關聯方才不得不持有呢?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統計了基金公司及其關聯方持倉的基金,在成立至報告期在同類基金中的業績排名,數據顯示,持有比例超過30%的基金業績排名大部分年份業績比例在後50%,近期數據有所改善,2013年年報中排名前30%的基金佔比26.32%,排名在前50%的基金佔比超過了50%。

  分基金類型來看,基金公司及其關聯方持倉超過30%的基金中,偏股型基金的業績表現居中,QDII基金業績較差,債券型基金業績較好,同時除2013年年報以外,重倉的債券型基金業績排名在前50%的比例均高於50%,另外,在2013年中報和年報中,各類型基金業績排名在前30%的比例均大於0,表明,基金公司及其關聯方重倉的基金雖然規模偏低,但是部分基金的業績卻不一定差。

  迷你基金 業績未必差

  好買基金分析認為,基金公司及其關聯方持有旗下基金的原因可能是基金規模偏低,為防止出現退市風險,而不得不持有一定份額。需要注意的是該類基金雖然規模偏低,但並不代表業績很差,導致此類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一方面,在過去幾年市場走弱的情況下,散戶對基金盈利能力的信心喪失,紛紛贖回;另一方面,可能是投資者在選擇基金時過多的看重短期基金業績排名,導致部分基金即使長期表現不錯,但短期業績並不理想,致使投資者紛紛贖回,因而基金規模不斷下降。如長安宏觀策略長安基金公司股東持有了57.08%的份額,自2013年03月09日成立到2013年年報,規模由首募的3.84億縮小到2013年末的0.55億,但同期業績在438個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73位。

  在歐美市場,基金退市已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以美國為例,每年合併或者清盤的開放式基金約為5%。美國投資公司協會年報顯示,在過去的十多年間(2003年—2013年),美國清盤的基金平均達到282隻/年,合併的基金達279隻/年。但在內地,迷你基金的退出問題一直是行業痼疾,基金公司誰也不願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基金規模“迷你”卻僵而不死,危害也顯而易見:對投資者而言,持基的風險加大,基民的利益也難有保障;對基金公司來説,小基金依然佔用人力、後臺、渠道等資源,這對基金公司的資源優化配置帶來了影響;而對整體行業而言,迷你基金的僵而不死也固化了行業的創新發展。

  今年,8月16日,匯添富基金發佈公告,稱旗下匯添富短期理財28天基金擬終止運作。這是中國公募基金行業主動退市首例,匯添富基金亦成為“敢吃螃蟹第一人”。業內人士判斷,行業隨後有望出現迷你基金退市潮。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