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基金渠道革命:擺脫銀行玩直銷

  • 發佈時間:2014-09-09 09:2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基金銷售一直都得看銀行臉色,網際網路金融似乎是個救星,讓銀行渠道不那麼牛了。

  《金證券》記者了解到,有基金公司已將渠道戰略進行了調整,直銷成為第一渠道;而“一碼通”實行後,券商專業的“人海戰術”將有利於偏股型基金的銷售;第三方機構也是基金公司非常重視的陣地。隨著基金公司渠道多元化佈局的推進,銀行渠道地位下降、直銷將成主渠道的趨勢,日益明朗。

  直銷渠道冒尖

  滬上一家合資基金公司不久前召集各地的渠道分支開會,調整公司戰略部署,將直銷渠道放到了首位,對於傳統渠道,也進行了重新界定。

  該基金公司內部人士向《金證券》記者透露,公司將一半的精力、人力和財力都花在了直銷渠道上,其餘資源配置在銀行、券商及第三方機構上。該人士表示,事實上,直銷渠道公司一直在建設,但從來沒有上升到“戰略首要”的位置。

  “一般來説,直銷渠道最大的投入就是系統建設,我們早在兩年前就招人投入這一塊。目前看,系統已經建設得差不多了。”該人士説,“一套直銷系統據説要投入近千萬,後期還要不斷維護。為什麼這麼做?就是要給客戶最好的體驗。”

  券商渠道轉運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傳統渠道之一的券商渠道,向來不受重視。一般來説,基金公司在券商那裏的分倉多寡決定了後者的行銷力度。分倉越多,券商總部配置的銷售資源就越多,激勵就越大。用分倉和券商渠道的銷售能力進行利益捆綁,一直備受外界詬病。許多券商人士也指出,這不是長久之計。

  不過,即將實施的“一碼通”將改變券商銷售基金的格局。

  一位基金行業人士向《金證券》記者表示,“一碼通”實施後,股民將不受開戶限制,在多券商開戶後炒股、買基金等,會有很大的自由度。券商的理財經理相對於銀行的客戶經理,還要專業一些。因此,有專業的理財經理推薦,預計基金的銷量會有所改變。

  “券商的優勢就是專業、客戶經理多。”該人士指出,券商專業的“人海戰術”將有利於偏股型基金的銷售。

  銀行渠道尷尬

  隨著基金公司渠道戰略的陸續調整,銀行這個傳統老大,地位史無前例地開始下降。

  上述基金人士對《金證券》記者表示,銀行銷售基金的尾隨佣金一直居高不下,大部分基金公司至少要進貢40%,這樣一來基金公司的利潤被不斷吞噬,成為賺了規模不賺利潤的主要原因。因此,長遠來看,基金公司做出這樣的調整,有利於利潤的合理提升。

  此間,《金證券》記者了解到,基金公司對渠道戰略的調整,也與銀行的新變化有關。

  一銀行理財經理向記者透露,事實上,在此前,銀行已經很少向客戶推薦基金産品。

  “一來,股票型基金風險太大,此前不少銀行客戶購買了偏股型基金後深套其中,從銀行的角度來看,已經損害了不少客戶的利益。二來,銀行銷售貨幣基金與攬儲相悖,有利益衝突。銀行渠道銷售貨幣基金越多,存款往往就越少。蛋糕就這麼大,銀行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她説。

  該理財經理告訴《金證券》記者,從理財經理本身來説,也不願意推銷基金。“現在賣基金的獎勵遠沒有前幾年那麼高了,大頭被銀行拿走,理財經理到手的部分少之又少。”

  《《《延伸閱讀

  機構直銷渠道“投基”多

  基金公司的直銷渠道中,來往的皆為“機構大客戶”。由於行情回暖,今年上半年,基金公司直銷渠道的銷量也出現增長。《金證券》記者了解到,這也是自在2013年機構投資者佔比連續下滑後,再度出現回升。

  天相投顧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機構投資者對貨幣基金、混合基金、QDII基金、保本基金均進行了增持,卻對股票型和債券型品種進行了減持。

  其中,貨幣基金是機構增持量最大的品種,今年上半年機構持有份額增加1779.08億份。機構對混合型基金也進行了較大比例增持,持有量增加230.4億份,持有比例也從去年年底的11.62%增加到15.20%。

  截至二季度末,基金總份額為3.72萬億份,機構投資者持有9189.06億份,整體持有份額較去年底增加1334.38億份,持有比例從2013年底的27.32%上升至27.94%。

  一基金行業人士告訴《金證券》記者,從渠道的使用成本來看,無論是機構客戶還是散戶,直銷渠道的使用成本是最低的。這也難怪基金公司的直銷渠道建設速度這麼快。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