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基金 > 基金看市 > 正文

字號:  

諾亞財富:G20財長會議都説了些什麼?

  • 發佈時間:2016-03-01 12:54:09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諾亞研究與發展中心 金海年 齊雯  責任編輯:張明江

  導讀:為期兩天的2016年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27日在上海閉幕,會議主要討論了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增長框架等議題,會後各方共同發表聯合公報。本文將從全球經濟形勢、增長框架和匯率問題這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核心觀點摘要:

  全球經濟風險上升,警惕“黑天鵝”事件:2016年風險點不僅局限于經濟和金融領域,其他風險因素如英國脫歐、歐洲難民、恐怖主義和種族衝突等風險因素也不斷增強。G20成員國針對全球經濟風險達成共識,在促進經濟增長、維持匯率穩定等問題上積極採取行動。

  針對匯率問題,穩定為主:此次會議中強調1. 匯率波動對全球經濟和金融穩定性的損害。2.加強外匯市場的溝通 3.重申匯率承諾,不會出現競爭性貶值。從此次會議各國的表態來看,人民幣國際化改革將繼續推進,人民幣匯率相較去年大幅波動,將逐步趨穩,主要貨幣未來暫不會出現過度波動。

  針對經濟增長,從寬貨幣到寬財政:危機之後,多數國家依賴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但實際效果並不理想。此次會議上強調,“將靈活實施財政政策,以促增長、創就業和提振市場信心”,這也意味著G20國家政策態度的轉向,即從寬鬆的貨幣政策轉向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

  針對全球經濟治理,中國將發揮更大作用:中國通過 1. 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加入SDR) 2. 在IMF投票權的提高 3.“一帶一路”戰略,基礎設施對外輸出等渠道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併發揮更大的作用。

  正文:

  全球經濟風險上升,G20 共同採取行動

  今年來全球經濟金融市場出現動蕩,經濟風險有所上升,G20對全球經濟正面臨風險達成共識。和歷次經濟危機相比,今年全球風險點不再局限于經濟復蘇乏力、金融市場動蕩、大宗商品下跌等經濟金融領域,還包括如地緣政治風險等其他風險因素,如英國脫歐、歐洲難民問題等都會為全球穩定帶來不確定性。在此背景下G20 同意採取行動,促進全球的增長和穩定。

  強調維持匯率穩定,未來主要貨幣不會過度波動

  去年在美元升值的背景下,各國匯率出現大幅變動,造成全球資本市場劇烈震蕩,甚至使部分國家經濟陷於危機或處於危機邊緣。所以匯率問題成為本次會議的關注焦點之一,在G20會議中對於匯率的描述為 “匯率的過度波動和無序調整會影響經濟和金融穩定。我們將就外匯市場密切討論溝通。我們重申此前的匯率承諾,包括將避免競爭性貶值和不以競爭性目的作為匯率政策目標”。這對2016年全球主要貨幣和人民幣的走勢有著重要的啟示。

  首先,對於人民幣匯率走勢,由於人民幣匯率參照一籃子貨幣、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機制,短期來看,在美元進入升值週期下,人民幣對美元短期將呈現弱勢。10月份人民幣將被納入SDR,根據我們之前對主要貨幣加入SDR後匯率走勢的研究顯示,人民幣加入SDR或將加大匯率波動幅度。長期來看,李克強總理在講話中表示: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將在合理均衡的水準上保持基本穩定。”對於人民幣匯率走勢的觀點,我們維持之前的觀點,即人民幣對美元呈現短期弱勢,中期波動,但長期不會大幅貶值。

  其次,對於全球匯率市場的協調,市場對本次會議中達成 “新廣場協議”的期待較高,央行副行長易綱表示,由於本次 與80年代廣場協議簽訂背景不同,簽訂“新廣場協議”並不現實。但G20將對外匯市場進行密切討論和溝通,這將對於消除外匯市場的過度波動和無序調整將發揮積極作用。因此,可以預見未來美元、人民幣、歐元、日元等主要經濟體貨幣不會出現過度的波動,以維持全球經濟增長和金融市場的大體穩定。

  政策轉向:由貨幣寬鬆到財政積極

  此次會議上周小川行長提出,危機之後各國對貨幣政策過度依賴,對貨幣政策不應再寄予過高的期望,需要加強使用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政策。G20 公報也指出,將靈活實施財政政策,以促增長、創就業和提振市場信心,確保債務佔GDP比重保持在可持續水準。這和此前幾年G20公報通常對財政政策的表述有較大的差異,這也意味著G20國家政策態度的轉向,即從寬鬆的貨幣政策轉向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

  首先對於中國來説,中國的財政赤字率將大幅提高:在此前的中央政治經濟會議上已經明確表示2016年將階段性提高財政赤字率,實行減稅政策。 2015年中國財政預算赤字率為GDP的2.3%,仍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其次,各國將增加財政赤字:危機後期各國實施了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目前歐日已經出現負利率,多數國家仍然依靠寬鬆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但從現實情況來看,寬鬆的貨幣政策並未實現強勁的經濟復蘇。所以未來各國可能更傾向於通過增加財政赤字綠來實現經濟復蘇。

  全球經濟治理,中國作用凸顯

  2015年IMF宣佈人民幣被納入SDR並提高了中國在IMF的投票權,這是對我國積極參加全球經濟治理的極大肯定。在本次G20財長會議中強調增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多邊開發銀行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這與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目標一致,有利與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對外輸出。未來中國將通過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加入SDR), IMF投票權和“一帶一路”沿線中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亞投行的發展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併發揮更大的作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