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激辯後市:沒有新增資金 就沒有牛市
- 發佈時間:2015-02-02 09:29:32 來源:生活報 責任編輯:張明江
銀行降低傘形信託配資杠桿的消息,在1月27日席捲A股,並帶來A股連續三天的下跌。
此前,在銀行理財資金“曲線”入市的推動下,2014年12月份,券商、銀行、房地産等大盤藍籌股走出一波“瘋牛”行情,並將個股股價普遍推高30%以上。
現在的問題是,隨著配資杠桿的降低,大盤藍籌股的估值普遍也達到一定水準,未來這些資金入市的速度、選擇的方向是否會發生改變?
銀行收緊配資
所謂銀行通過傘形信託進行配資,簡單的説就是由信託公司設立一個證券投資類母信託。在該母信託下再設立多個子信託,子信託可向券商高凈值的個人客戶、機構客戶或私募開放,投資于股市,操盤人或券商提供資金,銀行理財資金以優先級對接傘形信託受益權。
事實上,很多投資人認為,正是由於大量配資資金的進入,才造成A股去年12月份大盤藍籌股的行情。
而在當時,也有消息稱由於傘形配資業務大受市場歡迎,多家銀行在12月初降低了該項業務的條件,包括放大配資杠桿、降低持倉限制以及降低融資成本。
2014年12月9日,瑞銀曾發佈報告表示:“部分商業銀行近期明顯增加了對股票投資者的借貸,甚至向個人借錢炒股。這部分融資規模在迅速擴大,我們初步估計餘額已經達到5000億元。”
但是僅1個多月後,情況就發生了改變。1月27日,有消息稱,應管理層的要求,多家銀行調低了配資的杠桿。
隨後,銀行股、券商股、房地産股等紛紛出現下跌,A股指數也跌穿3300點大關。
“現在的情況是降低配資杠桿,但沒有完全止住不讓配資。”有基金經理表示,並不認為降低配資杠桿會對資金面産生很大的影響。
同時,還有多家機構發佈報告表示,配資杠桿的降低對股市資金面的影響不大。
但情況可能並不如此。從A股的走勢來看,這一次的配資杠桿降低,實打實的為A股敲響了警鐘。投資人不禁要問,對後市來説,隨著證監會監察融資融券,銀行降低配資杠桿,未來A股的資金面會否出現緊張的情況?
從目前來看,基金經理尚不悲觀。
南方基金經理韓亞慶表示,他對2015年資金面的判斷是偏寬鬆的。“2015年財政支出的赤字率應該會更充分一些。由於經濟整體弱勢,貨幣政策有望整體維持寬鬆基調,目前從基準利率包括國債的收益率等等的收益率水準看,都還是一個中性或者略高的水準,下降空間較大。具體的放鬆時間取決於一些主要經濟數據的出臺。”
大盤PK小盤
沒有新增資金,就沒有牛市。
對於今年宏觀資金面普遍寬鬆的這一態勢,基金經理的判斷基本一致。但問題在於,寬鬆的資金會導致大量資金流入股市嗎?
韓亞慶提出了一個觀點:你需要去判斷,其他的投資方式是否比股市更有吸引力?
“從中長期來看,我是偏樂觀的。這與一些基金經理並不一致,其他基金經理多數是謹慎的。甚至有人説謹慎樂觀,但是這是表明謹慎,還是表明樂觀?”韓亞慶説:“我認為A股是中長期的牛市,今年A股指數將在3500點到4000點之間。”
“站在中性的觀點來看,我認為A股的牛市還沒有走完。”另一位地處上海的基金經理表示:“過去三年是熊市,經濟見底,銀行非標資産發展迅速,但最後發現這些非標資産把錢給了不該給的地方,比如房地産等,導致實際利率不斷推升。在這些的共同作用之下,A股出現了大熊市。但現在,隨著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率下行,原來13萬億元的銀行理財資産需要有地方可去,而還有13萬億元的信託資産,隨著剛性兌付可能被打破,這些資金也要找新的投資方向。加上利率下行尚未結束,股市賺錢效應已經出來了,我認為A股牛市尚未完結。”
不過,他也提出未來A股上漲的斜率將小于去年12月份。簡單的説,就是從“快牛”變成“慢牛”。“未來我們會密切關注銀行配資。如果有大量新增的資金入市,那麼還是大盤藍籌股取勝,如果沒有,則中小盤股更好些。”
事實上,A股的市場風格似乎也正在出現改變。
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總經理魏鳳春在最新發佈的觀點中指出,無論這輪市場上漲的原因如何,如果上漲帶來了大量新增的投資者,市場的邏輯就會變得非常難以把握。“最誠實的表述,是對你而言,這個市場的可預測性已經大幅下降。”
因此,他認為通過研判基本面資訊來把握市場——尤其是大盤走勢和風格輪動——仍然不太可行。在這個意義上,技術分析和資金流動分析會變得更加重要。“從技術研判的角度看,最重要的結論是金融轉弱的趨勢已經形成。從技術指標看,市場略有偏空,中小板、創業板繼續轉強,主機板繼續轉弱。從風格看,科技、消費偏強,設備製造次之,週期、金融地産與工業服務偏弱。結合近數周的分析,金融地産轉弱的趨勢較可能已經形成,短期市場改弦更張,延續成長風格的概率較大。”
全球資金面一緊多松
不過,從中長期來看,究竟是中小盤股利好,還是大盤股稱王,可能需要密切關注新增資金的來源。
上述匿名的基金經理對“新增資金必然利好大盤藍籌股”的邏輯認為過於簡單粗暴。他提出“平衡”的觀點:作為一個長期投資于中小盤的基金經理,這一段時間,他已經配置了一部分大盤藍籌股,但很明顯對此並不欣賞。
“我認為資金是一個來回博弈的過程。”該基金經理表示,“對於銀行配資這類資金來説,一定追求的是流動性,所以傾向於大盤藍籌股。但是人的情緒是會變的,資金就像潮水一樣,有浪過來,會往阻力最小的地方流。所以中小盤股如果有投資機會,他們也會投資中小盤股。”
同時,他認為銀行理財資金有可能使用其他的模式流入股市。不過,據記者採訪後了解,越來越多的基金經理認為,由於小盤股的籌碼大多拿在基金手裏,且對小盤股缺乏判斷力,新入市的資金絕大部分將傾向大盤藍籌。
其中,還有一部分資金很可能將來自外資。
如果把範圍放大到全球市場,那麼對今年全球金融市場的判斷可能是:一緊多松。
具體的説,就是美國的資金面開始收緊,而歐洲、日本等其他國家的資金面開始寬鬆。
“歐洲和日本都在加大寬鬆貨幣的政策力度,其十年期債券收益率不斷下跌。”上投摩根QDII基金經理王邦祺對本報記者表示,“從全球資金氾濫的角度來説,2015年的情況將與2014年不同。資金在2015年的氾濫主要是在歐洲和日本,美元的資金並沒有氾濫。”
對於中國市場來説,這也會産生明顯的影響。
隨著1月22日歐央行行長德拉吉宣佈,從2015年3月到2016年9月會每個月購買600億歐元國家和機構債券,高達1.08萬億歐元的QE總規模將超過市場預期。市場開始對外資流入的前景猜測不斷。同時,也有統計數據顯示,1月下旬以來,海外投資者借道滬港通投資A股的積極性大幅提升。
那麼,隨著外資的流入,大盤藍籌股是否會得到支撐?目前,還需要密切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