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寬基或窄基ETF作為投資工具、挖掘對衝或擇時輪動收益的策略,在私募圈內悄然走紅。不少管理人憑藉相關ETF創新策略,今年業績表現不俗,並逐步獲得了投資者的認可。與此同時,一些主流私募機構將各類指數ETF作為單純的配置工具或流動性管理工具,實現在追求特定投資收益或組合流動性管理方面的目標。
創新策略以ETF作為主要底層資産
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期調研了解到,隨著A股市場的回暖以及指數投資日益獲得認可,針對ETF作為主要底層資産的策略創新,正在私募圈內流行起來。從具體策略來看,各傢俬募的模式大相徑庭。
景領投資合夥人、基金經理黃憲稱,在多年實踐與深入思考的基礎上,已運用量化分析方法,開發了以ETF為投資標的的輪動策略,通過用ETF做輪動,“過濾個股雜音”,實現主動管理與被動管理的結合。這一策略本質上還是股票多頭策略的優化與延展,也是融入量化思維的股票多頭策略。其核心是,在對政策、經濟數據、行業數據、市場數據分析的基礎上,預判股市、債市的短中期投資機會。“比如,在股市機會不大的情況下轉向債市,如果債市也沒有機會,則可以選擇貨基。不死守某個市場,控制好回撤,最終爭取做出相對絕對收益。”
黃憲透露,上述ETF輪動策略,在股票投資的輪動方面,會重點研究政策、行業景氣度、動量、估值分位、交易擁擠度、市場風格等因子,通過對二級市場行業輪動、風格輪動、主題輪動效應進行預判、識別與跟蹤,選擇相應的寬基、行業和主題ETF構建投資組合。同時對投資組合進行定期調整,或根據提前設定的觸發因素進行調整。在債券資産的輪動方面,底層投資邏輯也大體相同。
此外,某渠道機構提供的福建某主觀多頭私募機構産品資料顯示,類似景領投資的ETF輪動策略,目前在業內屢有出現。該私募的相關産品介紹資料顯示,策略特色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在境內外市場選擇指數類、大宗商品類以及行業ETF;二是選擇交易信號最強的ETF進行右側趨勢交易;三是通過數據分析輔助主觀判斷,選擇更適合配置的品種。
值得注意的是,結合ETF的多頭和股指期貨進行對衝,目前也有頭部量化私募開發出了相應的“另類量化中性策略”。鳴石基金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機構的ETF策略産品在多頭端主要持有主流寬基ETF,對衝端持有股指期貨,並帶有少量多空敞口以增厚收益。這一低波動策略在産品類型上屬於市場中性産品,在收益來源方麵包括量化擇時方面的收益。
特點較為鮮明
鳴石基金稱,該機構的低波動ETF策略與股票策略、期貨策略的相關性較低,且波動幅度比股票類的市場中性策略要小。在市場風險偏好以及無風險收益率下行的市場環境中能夠得到投資者認可,尤其是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另外,該策略也能夠與原有的量化指增等策略産品體系共同為投資者提供資産配置選擇,組合出更多的配置方案。
黃憲總結,景領投資的ETF輪動策略主要投資目標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實現中長期、穩健的絕對收益,這一策略比較適合“對收益期望值不太高、期望回撤較小、更關注絕對收益的機構客戶與高凈值客戶”。
上海某第三方渠道機構部門負責人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下半年以來,其所在渠道權益策略私募産品整體認購情況“還算不錯”。該渠道人士表示:“最近我們也關注到了一些私募管理人推出的相關ETF策略,不過目前還在觀察了解階段。”
他認為,今年權益指數ETF的規模增量很大,並且目前很多ETF的流動性非常充沛,這非常有利於投資經驗豐富的私募管理人去研究和設計不同的ETF策略。私募拓展與指數ETF相關的投資策略,一方面是順應了權益市場指數化投資的大勢,另一方面是這一領域的確有較大的發揮空間。
此外,該渠道人士還表示,相對於傳統多頭的主觀股票投資組合,ETF相關策略最大的優勢在於,ETF天生具備穩健屬性。相關策略在牛市環境下,可能難以跑贏指數基準,但在震蕩或調整週期中,更能展現出鮮明的策略韌性和穩健收益特徵。
有望實現多贏格局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被動投資的飛速發展,權益指數ETF作為優良的被動投資産品,不僅是個人投資者的較好選擇,也逐漸成為專業投資機構可以充分發揮其投資、交易、策略推陳出新或其他功能的“好工具”。
鳴石基金認為,隨著ETF種類、數量、市場規模的不斷增加,一方面可以帶來更多增量資金和更多市場流動性;另一方面,可以為私募管理人帶來更多交易標的,研發新的投資策略,擴大策略容量,同時也為私募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選擇和資産配置方案。
從流動性管理、套利等以往指數ETF的傳統功能和投資策略來看,其相關優勢也繼續在私募業內獲得廣泛運用。鶴禧投資董事長霍東傑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以來該機構在指數ETF方面進行了較大規模的配置,其中的關鍵考量因素就是將其作為投資組合的流動性管理工具。例如,持有部分指數ETF是因為看好相關行業,持有ETF能夠避免個股風險、獲得更好的流動性。配置港股、美股相關ETF,則是因為相關市場的交易費率較高,ETF在費率上具有優勢,且交易方便。整體而言,指數ETF正逐漸成為私募機構投資策略的良好補充。
前述渠道人士進一步表示,私募行業在ETF方面持續進行相關策略創新,或將其作為投資工具,都將帶來“多贏”結果。不僅能夠為公募ETF領域的發展添磚加瓦,也能夠為私募機構帶來更多策略方面的發展機會,並給私募客戶帶來更多策略選擇。同時,隨著這一良性迴圈的深入,A股市場也將有望在這一領域持續獲得“增量活水”。
(責任編輯: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