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説到“低風險”的投資理財方式,大家腦子裏想到的答案裏一定有“指數基金定投”。的確,“指數基金定投”這種“簡單粗暴”的理財方式,從投資標的到投資方式,都帶著濃濃的“靠譜”感。
一、指數基金定投很“靠譜”
1、降低了“個股”風險。個股往往存在著各種難以預料的風險:負面新聞、做假賬、停牌等等,往往讓投資者“防不勝防”只能“欲哭無淚”;而指數基金的投資則非常分散此可以大大規避類似的風險。
2、躲開了“擇時”麻煩 。大概所有股民的夢想都是低點進入抄底、高點完美離場吧!然而能準備預測市場的大神實在是人間罕見!而廣大定投“基民”則相對不那麼操心“入場時間”的問題;不管高點進入還是低點進入,只要“姜太公的魚竿”放得夠久,我們總可以收穫市場平均收益。
3、規避了“道德”風險。主動性基金往往面臨著道德風險的困境:主動管理型基金經理可能會為了提高同門基金的排名或者達到業績行銷目標等,採取一些損害投資者利益的手段來進行競爭;而指數型基金則屬於被動型基金,限制了基金經理的主觀能動性,業績相對穩定,有效地規避了道德風險。
聽起來很美是不是?確實,指數基金定投的確可以降低投資風險,給投資者更好的理財體驗;然而,基金定投也要面對一隻躲不過的“大老虎”--市場風險。股市漲跌風雲莫測,雖然我們一直講“放長線,有耐心,釣長期收益”,但是遇到市場大幅下跌時,即便我們知道故事的最後“everything would be fine”,等待期的賬戶市值虧損仍然會讓我們心痛不已。
二、 定投指數基金也可組合
有人統計,如果從2008年初開始定投指數基金,在經濟危機背景下的2008年,期間賬戶的最大虧損是可以達到40%以上。
這又要回到那句“不要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的老生常談了。有人説,欸,我們定投指數基金的時候,不是相當於已經把雞蛋放在很多個籃子裏了嗎?其實,“籃子”也還可以更多一點——選擇定投指數基金組合而不是單個指數基金。比如,選擇定投組合中證500指數滬深300/上證50;創業板中證500/滬深300;中證醫療中證500/滬深300等,都是常見的選擇。
有人問了,為什麼這樣配置“籃子”會“有效”?也有人問,那我定投滬深300 上證50如何呢?答案也是OK嗎?非也。這裡的門道,可以簡單總結為“一看系數、二要分析”。
“一看系數”是指指數之間的相關係數,直白一點講就是“兩個指數走勢有沒有由此及彼的關係”。所謂“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映射的其實是資産組合理論的思維,如果我們選擇的兩個“籃子”不會出現“一起跌”“一起漲”或者“你跌我必漲”這些可循的規律的話,我們的配置就起到了分散風險的作用。也就是説,相關係數的絕對值越小越好。
我們統計了2014年9月12日到2015年4月17日這段時間內,以三種方式定投中證500指數及滬深300指數的收益情況。可以看出,50%中證500,50%滬深300指數的“組合拳”風險/收益比打得更為“勇猛”。經過計算,同時期內,這兩大指數的相關係數為0.5022,此區間內,定投指數組合的效果比較理想。(數據來源:Choice,2014/09/12-2015/04/17。定投方式為每週五定投1000元,所得紅利不參與定投,本數據僅作演示及説明之用,不代表投資真實收益。計算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作為任何業績保證,基金投資有風險。)
如果研究相關係數還不夠直白,那麼“二要分析”就要登場了。分析什麼呢?指數的成分股組成。一般而言看兩點:一是所選指數能不能儘量充分代表不同市場,比如代表中盤的中證500和代表大盤走勢的滬深300就是不錯的混搭;二是指數之間成分股是否有高度重合性,比如上證50的成分股幾乎全部包括在滬深300成分股中,因此,重復投資這兩個指數是沒有風險分散意義的。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