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理財 > 富豪 > 正文

字號:  

從泥磚匠到身家幾十億 蔡家澤實幹譜寫創業神話

  • 發佈時間:2015-03-23 06:38:19  來源:重慶晨報  作者:郭發祥  責任編輯:胡愛善

  前天天晴,陽光照在臉上很暖,滿山茶花也笑得燦紅。他站在茶樹邊,輕輕揭開樹枝,見新開的茶花,湊近仔細打量,又伸手輕撫花瓣。將滿50歲的蔡家澤説,等來年燦紅茶花再開時,要以花為媒引遊客前來,不能浪費大自然的恩惠。

  茶花所在的石筍山,是他打拼歸來的投資首秀。每次回到這裡,他都要去山上轉,看哪要改,哪要再規劃,有時自己會親自動手。早在幹泥磚匠時,他就養成了實幹習慣。

  30年的辛勤打拼,到現在,其所建集團公司資産達到20億元。這個泥磚匠是怎麼辦到的呢?溫煦而敦厚的他,漫步在茶花步道上,講起自己打拼路上的點滴。

  14歲打泥磚強過大人

  蔡家澤的老家,就在石筍山下。兒時沒錢買煤,常進山打柴燒。家中三兄妹中,他排行老大,也最乖巧懂事。上學時成績好,還是個班長。

  因為家裏窮,父母又被病魔裹纏,他14歲剛上完初一,就輟學回家當勞力,種田地養家糊口。提出輟學時,班主任替他惋惜,可也幫不上忙。

  為支撐家中開銷,他決定學門技術。輟學半年後,他在磚廠跟著師傅打泥磚。幾年泥磚匠幹下來,他起初的複學念想,完全被生活扼殺。

  幹這樣的體力活,雖説讓他變結實,可其中的艱辛,他至今沒忘。

  “天天弄泥巴,手時常開口子,尤其是冬天,伸手都痛,莫説幹活了。”蔡家澤説,那時是全手工,要將泥猛摔進木框,讓泥巴緊實定型,再解開木框。一天干下來,手臂酸痛乏力。

  忍耐中的蔡家澤,每天都想證明自己。誰也沒想到,一年之後,他年齡雖然最小,但泥磚數量排第二。他的勞累也被結果沖淡。

  “當時我1個月能掙30塊錢,很多大人都只有10多塊錢。”説起兒時的這段經歷,蔡家澤説,在老家的苦日子,真正鍛鍊了他的毅力。

  南下打工熬夜上工

  秋天是他最喜歡的季節,田裏金燦燦的稻穀,讓他有點成就感。自打14歲放棄學業,斷了上大學的念頭後,他只盼莊稼有個好收成。

  1985年時,蔡家澤才18歲。這年秋天,聽説打工能掙錢,連稻子都沒收,就跟著舅舅南下。一同去的還有10多個同鄉。

  當時南下打工潮勢頭還不高。舅舅帶著他,花20元擠上綠皮火車,疲憊地奔向廣西。沒買到座位,他拿了張報紙墊地上,在廁所門口時坐時蹲,熬了好幾天才到柳州。

  在這裡他嘗到打工的滋味。當時是修鐵路,打磚的特長又用不上,只有幹些雜活,要麼去攪拌混凝土,要麼幹些挑扛小工。工地上經常趕工,加上水泥沾水易凝固,必須趕時間上工。

  “那時工地少,找個活都要靠熟人關係,幹活都很老實。”在蔡家澤的記憶裏,那時加班加點是常事,工人也巴不得多幹,反正每小時按3元算。“很多時候一趟要忙20多個小時。”

  起初打工的一年裏,他沒燃起過什麼夢想,也沒時間去想,也沒資本去論。用他的話説,只知道拼命死幹,多掙點工錢寄回家。

  帶同鄉在工地分包活

  一天在工地上,他覺得打雜累,便去試砌磚。他三下五除二,砌好幾塊磚後,轉身去和混凝土。

  見他要撒手轉身,工地現場領頭的喊著幾個老工匠説,“你幾個都是老師傅,可砌磚還沒雜活工幹得好。”

  就這樣,蔡家澤撂下雜活,加入到砌磚的工匠中。“砌磚要比打雜輕鬆得多。那活兒一看就會,簡單!”蔡家澤打趣説,自己雖沒砌過磚,好歹也是個資深泥磚匠。

  起初上工時,蔡家澤話少,幹的活沒技術含量,沒什麼人注意他。自當砌磚工匠後,因活幹得好受稱讚,很多工人羨慕他。

  慢慢地,蔡家澤的想法越來越多,他甚至幹起勞務承包。他讓工地頭頭給他派活,由他自己組織人手幹。當時這樣的承包不多,幾年後才漸漸多起來。

  工地頭頭並不放心,畢竟那時蔡家澤才19歲,在別人眼裏還是個孩子。

  “幹完看效果,給個機會試試。”蔡家澤很自信,簡單的交流後,工地頭頭欣然答應。同去的10多個同鄉,成了他的首批工人。

  當時接的活是在鐵軌上修一條公路。他看完圖紙有點傻眼,不知道該怎麼施工。不過後來10多個同鄉各顯神通,加班加點後提前收工。

  “夏天趕工累了,即使光膀子不穿衣服,一躺在鐵軌邊的石子上,立馬就能睡著。”蔡家澤這樣形容加班的苦累。

  曾借高利貸發工資

  他説,一開始是死幹,不知道巧幹。他和同鄉拉起施工隊,挂靠到老家一建築公司。慢慢地,蔡家澤嘗到甜頭,因為他幹活實在,很多工地都信他。

  見蔡家澤承包能掙更多錢,有幾個同鄉決定單幹,剩下七八個願繼續跟他打拼。

  “那時為接活經常意見不合,不夠團結。”説到那段時間鬧不和,蔡家澤沒多説,“要是他們當初不走,現在的境況會好很多。”

  他接著又提到10年前的一段曲折。2005年春節前,蔡家澤幹完好幾個工地,千方百計想法討款,但還是沒借到錢。沒固定資産抵押,銀行貸款辦不下來,他為發工資不惜借高利貸,承受3%的月息。

  “辛苦幹完一年,總要發工資回家過年吧!”蔡家澤説。他用湊來的錢,為工人發了部分工資,手裏僅剩下5000元錢。考慮到春節後,工人來復工要吃喝,還需大筆開銷,他沒有回家。“當時利息也高,身上背的壓力很大。”

  儘管已發不起工資,但沒人離蔡家澤而去。楊均印跟他打工時,還是個黃花大閨女,現在兒女已20多歲。在她的眼中,蔡以前是小老闆,但不像個老闆,現在成大老闆了,“還是低調得很。”

  那時在施工隊裏,蔡家澤從不搞特殊化,只要有時間還是要上工,幾乎沒什麼架子。他説自己能留住工人,大抵與他實在的個性有關。

  “擺架子有什麼用,放下架子能團結人。”他説,“我能吃幹飯,不會讓工友吃稀飯。一個人只有一雙腿腳,成就都是團結幹出來的。”

  集團資産已達20億

  到2010年時,蔡家澤轉換思路。他説實幹很重要,但不能死幹,要繼續巧幹,挂靠公司不是長久之計。經過幾天的準備,他籌資購進大型機械設備。

  當時不少員工已追隨他多年,最久的已有25年。為鐵桿員工考慮,同時也為留住技術骨幹,他在2012年成立了股份制公司。

  “一起把蛋糕做大,還要保證大家都能吃到。”蔡家澤説,成立集團公司時,有員工沒錢入股還是他墊付的。他的理由很樸實:有苦大家擔,有福大家享。

  2011年開始,集團步入發展快車道。據匯森集團黎副總經理稱,集團成立時的資産剛過億,短暫幾年的打拼,現在的集團資産已達到20億元。目前集團用工超過4000人,承接的工程多時,用工的數字還大。

  現在,追隨蔡30年的七八個同鄉,好幾個已經是集團中層骨幹。即使還在工地上的,比起其他同等條件的工人,在工資待遇上也有差別。

  集團中乾中,不少都有專車,有的還有專職司機,但蔡家澤沒有。他説買高端豪車也不缺錢,但是沒必要買,不能為面子去埋單。他説為面子活很累,也很沒意思,也從不吹噓還沒辦成的事。

  “要是看工地,工地上有車,要是不出門,打車還省事些,騎摩托也行。”蔡家澤對自己的要求很嚴,他至今都有個習慣,不管晚上睡多晚,上班都是提前半小時到崗。“對自己嚴才能服眾。”

  回報家鄉搞觀光農業

  打拼的30年裏,築公路、修鐵路有20多年。與此同時,他自己的路,也越走越寬。

  他的用工當中,有2/3是家鄉人。在外打拼久了,很多有回家的念頭。採訪中,蔡家澤多次説,他有現在的成就,離不開家鄉人的支援。於是他考慮回家投資,讓重慶籍員工自願回家興業

  2011年夏天回家時,他曾陪熟人到山上轉過,當時有人在山上搞農業。山上種有400畝獼猴桃,不過因品種單一,且交通不便利,獼猴桃難打開銷路。

  次年7月初,他花上千萬接下石筍山項目,著手投資現代農業。他曾與鐵桿員工打趣聊天,説以後幹不動了,大家可到石筍山養老去。

  他在老家投資農業,可謂一石三鳥:一則是讓集團發展多元化,二則是以此為家鄉幹點實事,三是讓家鄉員工就近興業。

  雖是從農村出來,但對現代農業,他説自己一竅不通,要邊摸石頭邊過河。

  公司剛買機械設備時,蔡買過不少相關書籍,有空就翻來看看。現在,要是機械設備壞了,他基本能判斷出病根。為學習和工作,他平均一天休息僅5小時左右。

  接手石筍山項目後,首先幹的是修路。蔡出資修的30公里路,與原有的路形成環線,惠及沿線不少居民。目前,石筍山的現代農業初具規模,到今年底時,該項目投資將達1.5億元。

  採訪中,他説自己很意外,兒時打柴的大山,如今成他的新戰場。

  談到項目規劃藍圖時,蔡家澤很低調地説:“以後等我幹出來再説,現在説多了是空吹。”

  回報家鄉除投資修路搞農業,他還不間斷獻愛心。今年春節前,他為老家的敬老院,送去一頭大肥豬和一些年貨紅包。最近10年裏,他幾乎每年都來探望這裡的老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