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理財 > 富豪 > 正文

字號:  

馬雲超李嘉誠成亞洲新首富 被指統計方式十分粗淺

  • 發佈時間:2014-12-15 07:08:17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據香港大公報12月13日報道,近期和黃股價偏軟,讓“超人”李嘉誠的身家大縮水。在彭博最新公佈的億萬富豪排行榜中,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以286億美元(約2230億港元)的身家財富,成功超越李嘉誠的283億美元(約2207.4億港元),成為亞洲新首富。對此,李嘉誠透過發言人回應指,“中國的年輕人幹得很好,我對此只有感到高興。”

  對於馬雲身家超過長和主席李嘉誠,成為亞洲新首富。香港中華廠商會副會長吳永嘉認為,近年資訊科技及網際網路等新經濟發展迅速,相關人士身家大升亦屬意料之事,關鍵在於科網熱潮可維持多久,及未來會否被另一波新經濟産業所取代。另有商界人士指出,紙上富貴來得來容易,去也容易,不進口袋就不算真正的財富,何況股價有上有落,沒有必要過分看重這些排名。

  吳永嘉表示,近年資訊科技及網際網路等新經濟發展迅速,而阿里巴巴上市後,亦令馬雲等人身家水漲船高,故馬雲成為亞洲新首富亦不足為奇,這顯示科網等新經濟佔的位置愈來愈重要,但更值得關注之事是這次科網熱潮能維持多久?下一波新經濟又是什麼?這些才會左右未來經濟走勢。

  有商界人士表示,不少富豪榜都以上市公司股價來估計富豪的身家,但很多“有錢佬”持有大批非上市資産,外界難以估計這些資産,故富豪榜的排名未必能準確反映富豪的身家。再者,新經濟之熱潮能維持多久亦屬未知之數,連一向投資眼光獨到的股神巴菲特都對新經濟甚為抗拒,主要因為它具有不可預測性。以十多年前的科網股熱潮為例,當時很多投資者都投資科網股,堅持不沾手者可算只佔少數,巴菲特便屬其中一人,這種做法甚至惹來批評,但最終科網股泡沫爆破,再一次證明股神的眼光獨特。由此可見,新經濟産業風險大,但亦回報高,而傳統經濟産業發展緩慢,卻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

  他又指出,“彭博億萬富豪指數”計算富豪旗下資産價值的變動,但非上市資産有可能統計不到,所以未必能反映總資産真實情況,若以此來判斷誰是首富,做法顯然十分粗淺,以李嘉誠為例,曾有分析估計其非上市資産可能不低於上市部分,再者李嘉誠已累積了多年財富,其實際身家絕非一些新晉富豪能相比,故不會過分重視這些排名。

  對於成為亞洲首富,阿里巴巴發言人拒絕就馬雲的凈資産情況置評。但是,馬雲稍早接受CNBC訪問時曾透露,成為中國首富令他非常痛苦。

  他當時説,“有錢的確很好,但做中國最有錢的人卻是不好,這是痛苦的。因為當你是世界最有錢的人,身邊所有人都是因為錢而接近你。今日當我走到街上,別人會以另一種眼光看你。”未知,此番成為亞洲首富,是否又讓他感到更加痛苦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