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外匯 > 外匯資訊 > 正文

字號:  

專家:外匯佔款下降不會加壓匯率

  • 發佈時間:2016-02-19 09:30:00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2月18日,央行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1月末央行口徑人民幣外匯佔款下降6445億元,降至24.2萬億元人民幣。1月央行口徑外匯佔款創歷史第二大降幅,僅次於去年12月7082億元的降幅。業內人士表示,1月外匯佔款下降反應國內購匯需求增多,但不會為人民幣匯率帶來壓力。

  反映國內購匯需求增加

  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1月份外匯儲備與外匯存款均出現下降。其中,1月末外匯儲備32309億美元,前值33303億美元,環比下降994億美元,這一數據普遍好于分析師的預期。

  有市場人士擔憂外匯儲備和外匯佔款雙雙下降可能是資本外流壓力的體現,對此,中信銀行廣州分行金融同業部負責人梅治信在接受南方日報採訪時表示,外匯佔款與外匯儲備的增減趨勢保持一致,是正常的市場表現。

  據了解,外匯佔款是指受資國中央銀行收購外匯資産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而外匯儲備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産。梅治信認為,這兩個數據的下降表明國內購買外匯需求增多,但並不能代表大量資金流出中國。

  “如果央行需要吸納市場的外匯,外匯佔款是要增加的,相反如果賣出外匯,外匯佔款就會降低。數據説明1月整個市場的購匯需求相對旺盛,可能與1月初人民幣匯率下滑、居民購匯額度更新等有關。”梅治信説。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則認為,中國目前進入資本輸出大國的階段,中國的企業要走出去,“一帶一路”在海外的發展,都涉及到一些資本的流出,國家對海外進行的投資、金融機構在海外進行投資、收購、兼併等都産生許多資本流出的需求。

  “不要簡單地把資本在一個階段內流出較大看作一個負面的因素。”連平説,“我們也不排除在這個過程當中市場上存在一些投機的行為,比如在離岸市場上做空人民幣匯率等這些行為所帶來的市場的擾動,我覺得要區別看待。當然也不排除有一些資本可能會有需求,感覺到匯率變動的風險時需要到境外去配置,這也很正常。所以,在某一些階段發生特殊變化,經過一個階段政策的調整會逐步平穩下來。”

  近期人民幣匯率穩定

  春節長假結束後,在岸人民幣匯率經歷了補漲後走穩,離岸人民幣價格亦相對穩定。截至18日18時,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報6.5224,基本與上一交易日收盤價持平;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報6.5150,較前一日收盤上漲0.18%。

  梅治信認為,近期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預期趨於樂觀,1月份的數據是較為滯後的市場資訊,不必擔心外匯佔款和外匯儲備下降為人民幣匯率帶來壓力。

  “1月初人民幣面臨比較大的貶值壓力,居民與企業購匯需求增多,央行的外匯儲備流入市場。”梅治信説,“到了1月中下旬,國內外市場的形勢發生改變,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得到一定程度釋放,2月出現了對各大主要貨幣的上漲,市場預期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有銀行外匯方面人士預計,隨著人民幣匯率走穩、貶值壓力繼續釋放,市場中的非理性購匯現象會有所減少,預計2月外匯佔款的下降會得到明顯改善。

  連平認為,未來如果匯率不再像1月份出現比較大的波動,而是逐步趨於相對平穩,外匯佔款可能月度減少的規模應該會逐步縮小。“經過這一輪的波動以及市場供求關係的調整,現在應該説匯率相對趨於平穩,可能未來會相對趨於平穩。但是不等於説未來匯率就沒有彈性,匯率還是會有比較大的彈性,根據市場的供求關係,可能升也可能貶,進入一個雙向波動彈性比較大的浮動匯率的狀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