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外匯 > 外匯資訊 > 正文

字號:  

離岸人民幣破6.6 貶值會否成全年基調

  • 發佈時間:2016-01-05 07:32: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王姣  責任編輯:畢曉娟

  2016年首個交易日,人民幣兌美元在、離岸匯率雙雙大跌,盤中跌幅一度分別超過400點和600點,在相繼刷新四年多低位的同時,兩地匯率差價再度走闊至千點左右的高位。匯率市場波動加劇再度引發市場對新一年人民幣繼續貶值和國內流動性的擔憂。

  新年首個交易日的表現是否預示著人民幣全年的疲軟?對此分析人士指出,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動明顯,與美聯儲加息、國內經濟數據疲弱以及央行減少對匯市的干預等有關,也受到季節性因素和市場情緒影響。短期看,人民幣兌美元跌勢難言結束,但過快的貶值以及境內外過大的差價也使得市場對央行維穩的預期升溫。展望2016年,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及美國正式開啟加息通道等因素影響,人民幣匯率仍存貶值壓力,但預計貶值幅度不會太大,人民幣匯率將持續在合理區間內溫和浮動的格局。

  人民幣對美元大跌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1月4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較前一交易日下調96基點至6.5032元,跌破6.50元的整數關口,這已經是中間價連續第五個交易日下調,並刷新2011年5月以來的新低。

  作為2016年首個交易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早盤隨中間價大跌,開盤報6.5120元,較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跌逾184基點,在近一日的低位震蕩後,在岸即期匯率尾盤急跌,截至16:30收報6.5172元,下跌0.36%或230基點。

  值得注意的是,自昨日起在岸人民幣交易時間由原本的9:30-16:30調整至9:30-23:30,昨日16:30後在岸即期匯率繼續走低,跌幅一度擴大至400基點以上,創“8·11”匯改以來最大日跌幅。

  離岸市場更顯疲軟。昨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延續上周的大幅震蕩下跌勢頭,低開于6.5704元,截至16:30,大跌466基點報6.6168元,17時左右盤中跌幅擴大至600基點以上,創五年來新低。

  自去年8月匯改以來,離岸人民幣已貶值約6.6%,在岸人民幣累計貶值幅度也超過5%,兩地價差再拉大至1000點左右。有業內人士表示,央行正努力讓人民幣匯率更多由市場決定,目前其支撐人民幣匯率的動力減少,並且正在通過中間價引導人民幣走低,讓匯率反映中國疲弱的基本面。眼下離岸市場對人民幣貶值預期難以消退,短期兩地價差或維持高位,不排除繼續擴大的可能。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央行不太可能讓離岸和在岸人民幣匯率之差持續高於1000點,從過去的經驗看,兩地價差高於1000點的狀況不會持續。

  短期不利因素較多

  近期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僅剛剛過去的2015年12月,在岸人民幣匯率貶值幅度就超過900基點,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和即期匯率在去年最後一週雙雙跌至四年多以來的最低點。分析人士指出,經濟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連續第五個月萎縮,引發了市場對央行將引導人民幣走貶以幫助經濟的猜測,且央行對匯市干預減少導致境外做空力量抬頭,年末較強的季節性外匯需求對近期的大跌也有一定影響。

  1日公佈數據顯示,2015年12月中國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小幅升至49.7%,稍低於彭博預期的49.8。此外,1月4日發佈的12月財新中國通用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數值為48.2,連續第十個月低於50,較11月的48.6略有回落,折射出製造業狀況惡化的狀況。

  歲末年初,人民幣匯率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也較多。國泰君安證券指出,一方面,個人5萬美元額度的購匯額度新年會刷新,在人民幣貶值預期下可能存在集中購匯的風險;另一方面,年末外匯需求也會有季節性的增強。同時考慮到2016年個人外匯業務監測系統即將上線以及新發佈的《境內機構外幣現鈔收付管理辦法》更為嚴格,短期可能增加了市場的不安情緒。但從基本面上來看,美聯儲加息之後並未出現突發的匯率利空因素,宏觀數據甚至還出現探底回升的跡象,不必過於擔心匯率大幅貶值的風險。

  中金公司同時表示,個人購匯或可觸發市場過度反應,導致人民幣匯率短期超調,但其影響渠道應是通過觸發機構的激烈應對行為。匯率的中期走勢主要取決於經濟基本面因素,受個人購匯行為的影響有限。同時,政策不確定性抬高風險溢價,或使人民幣和人民幣資産短期進一步承壓。

  北京新工場投資顧問有限公司首席宏觀策略研究員張靜靜則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離岸人民幣匯率貶值的流暢性又説明人民銀行減少了對匯市的干預,這是內因之一,而這個原因也引起了境外市場的慣性做空。”

  或呈現溫和貶值

  近期人民幣匯率快速貶值及離岸市場大幅波動引發了市場對於國內流動性的擔憂。業內人士認為,短期來看,市場看空人民幣的預期仍較重,離岸和在岸價差維持高位也加重在岸匯率下行壓力,人民幣兌美元的調整壓力尚釋放完畢。然總體而言,人民幣不存在長期大幅貶值的基礎,預計今年人民幣匯率走勢大概率小幅慢貶,對國內流動性影響不大。

  民生證券指出,中美經濟基本面的相對變化導致中美利差加速收窄,人民幣兌美元仍有貶值壓力,但由於中國尚有充足的外匯儲備和資本管制能力,這種貶值的節奏一定是可控的。長期來看,如果中國經濟無法比美國經濟更快的改革轉型,那麼等到外匯儲備耗盡、資本管制維護成本超過收益的時候,人民幣會出現持續貶值。如果中國經濟能夠比美國更快的實現改革轉型,借此提高人民幣的貿易和投資吸引力,那麼人民幣兌美元將重回堅挺。

  “人民幣不具備單邊下跌的基礎。”張靜靜提出三點理由:一是今年中國經濟增速下降趨勢確定,但幅度相當有限,通脹水準也會處於合理水準;二是今年美國相對優勢收斂,美元大幅走強的概率較低,資本外流風險降低,非美貨幣也不具備大幅升值基礎,因此人民幣指數會相對穩定;三是在全球資産荒和中國金融市場逐漸開放的背景下,境外機構對人民幣資産的配置需求會進一步增加。

  目前看來,央行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容忍度有所提高。然而人民幣持續貶值可能加速資本外流,對國內流動性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市場人士預計,對衝式的降準也有望出臺,不必過分擔憂流動性。如國泰君安證券指出,央行對穩定短端利率的決心也較大,如果外匯貶值導致資金面緊張,短端利率上行,央行也會有相應的對衝措施,流動性不足為慮。(記者 王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