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解讀“十三五”:人民幣將成國際性貨幣
- 發佈時間:2015-11-11 07:2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張明江
在日前發佈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輔導讀本(以下簡稱《讀本》)中,央行行長周小川指出,“十三五”期末,預期人民幣跨境收支佔我國全部本外幣跨境收支的比例超過三分之一,人民幣成為一種國際性貨幣。
數據顯示,2014年,人民幣跨境收支9.95萬億元,佔全部跨境收支的比重近四分之一。
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
周小川指出,要“有序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實際上,近年央行在相關領域的改革措施推出已十分密集。
聯訊證券投研中心執行總經理付立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資本項目開放進入實質階段,控制好資本項目市場化的節奏尤為重要。過快可能會導致匯率大幅波動、資金外流,過慢將導致一系列改革停滯甚至倒退。
周小川也今年初表示,“十二五”規劃提出了加快推進人民幣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而2015年是“十二五”的最後一年,打算通過各方努力實現這一目標。
在《讀本》中,周小川繼續強調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重要性,稱要“轉變外匯管理和使用方式,從正面清單轉變為負面清單。放寬境外投資匯兌限制,放寬企業和個人外匯管理要求,放寬跨國公司資金境外運作限制。允許更多符合條件的境外機構在境內市場融資。”
推動人民幣加入SDR
11月底,人民幣將迎來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其是否能加入SDR貨幣籃子的考核。付立春認為,人民幣國際化是關係到中國資産配置和風險分散的重大戰略。通過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來推進外匯、債券市場的市場化改革,最終可實現經濟發展積累資産在國際市場的認可。
周小川在《讀本》中表示,要“推動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成為可兌換、可自由使用貨幣”。樹立對人民幣的信心,推動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籃子貨幣,推動人民幣成為可兌換、可自由使用貨幣。進一步加強雙邊和多邊貨幣金融合作,以服務“貿易投資和産業鏈升級”為重點,從鞏固人民幣計價結算貨幣地位,向支援人民幣的市場交易和估計儲備功能推進。擴大人民幣在周邊國家和新興市場區域化使用的便利性,逐步向國際金融中心和發達國家延伸。推動人民幣對其他貨幣直接交易市場發展,更好地為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發展服務。
周小川預計,“十三五”期末,人民幣跨境收支將佔我國全部本外幣跨境收支的比例超過三分之一,人民幣成為一種國際性貨幣。
此外,中國銀行11月6日發佈的2015年度《人民幣國際化白皮書》中的調查顯示,73%的受訪企業認為人民幣將成為重要國際貨幣,這一比例較2014年提升9個百分點,表明過去三年來,人民幣國際化業務的穩步推進促使全球企業對人民幣的信心持續走強。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