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外匯 > 外匯資訊 > 正文

字號:  

人民幣波動有其合理性

  • 發佈時間:2015-08-24 01:35: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近期,人民幣匯率波動吸引了市場眼球,有外媒甚至將亞洲國家的貶值歸咎於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業內人士認為,人民幣匯率波動事前,其他國家匯率已經處於貶值趨勢之中。對於全球貶值風潮,美聯儲方面更應承擔責任。人民幣貶值合情合理也合乎時宜。

  次貸危機以來,世界經濟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中,而隨著中國和歐洲經濟的持續下行,全球貿易均出現了萎縮,加上低油價導致的通縮陰影,各國紛紛開動印鈔機,寄希望於貨幣寬鬆來拉動經濟增長。但人民幣一直和美元處於雙子星的強勢貨幣格局中,同樣出口産品結構國家的匯率貶值,比如日本、南韓等,高估的匯率衝擊了中國的出口貿易,7月出口數據因而下降,同時離岸和在岸人民幣的價差持續擴大,加速了資本外流,外匯佔款流出創出歷史記錄。

  當此格局,人民幣匯率波動有著其內在的合理性,利大於弊。easy-forex易信總部中國區首席交易官孫宇指出,首先,匯率高低被視為經濟實力的體現。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某個貨幣(相較于貿易夥伴或者競爭對手)升值意味著經濟競爭力將出現下滑,部分原因是出口壓力的加大,而貨幣貶值促進出口理論上則有利於經濟發展。其次,有助於對衝資本流出壓力。中國今年外匯儲備或每月減少400億美元,中國外匯儲備過去7個月已經減少1920億美元。中國央行希望控制人民幣貶值幅度,防止資本外流。第三,緩衝美聯儲即將加息帶來的衝擊,這和今年1月份瑞士央行放棄歐元兌瑞士法郎的1.2匯率下限以應對歐洲央行QE如出一轍。

  對於市場上擔憂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東南亞金融危機會否重演,華泰證券研究員羅毅認為,中國絕不會重蹈東南亞金融危機覆轍。首先,中國擁有豐富的外匯儲備,能應對一切由外部因素主導的金融危機。過去20年,中國外匯儲備無論是增速還是體量均十分驚人,年複合增長率接近22%,2014年擁有超過3.8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佔世界外匯儲備約32.15%,遠超第二名日本的1.2萬美元。

  其次,中國當前的改革環境遠好于1997-1998年的東南亞。圍繞金融市場改革的大藍圖,利率市場化改革、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傳統商業銀行改革和資本市場改革是當前主題,其核心在於優化資源配置和盤活資本存量。四大改革的推動是中國金融市場走向成熟的必經階段,也是杜絕發生東南亞式金融危機的根本舉措。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表示,對中國來説,最可能的情況是有風險、無危機。短期來看,中國爆發急性危機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中國擁有堅實的國際收支防火牆。相對嚴格的資本管制、穩定的經常賬戶順差、超過3.5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都有助於有效防範短期的資本流出。另一方面,中國擁有足夠的內部流動性對衝手段。如果出現小規模的資本流出,央行可以通過逆回購對衝,而如果出現大規模的資本流出,央行則可以通過調降目前高達20%的法定存準率來對衝。

  “長期來看,中國面臨著與其他國家類似的外部挑戰,經濟減速在所難免。但幸運的是,我們有足夠的牌可以打。未來中國的結構性改革完全有能力消化外部衝擊:一是新型城鎮化,即通過提升真實城鎮化水準挖掘內需;二是新型市場化,即通過簡政放權和強化市場來激活市場主體的活力;三是新型全球化,即從被動適應規則向主動改造規則轉變;四是新型工業化,即從大幹快上向提高生産效率轉變。”管清友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