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憲容:人民幣匯率調整正在形成“骨牌效應”
- 發佈時間:2015-08-20 03:31:56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胡愛善
■ 管窺天下
“麻煩十國”正在由於人民幣的貶值預期而面臨經濟風險。連澳大利亞、加拿大、瑞典等發達國家經濟最近也直轉而下,債務危機加深。
上個星期中國央行突然主動宣佈調低人民幣兌換美元的中間價,人民幣突然連續大幅貶值,仿佛給全球金融市場丟出一顆炸彈,立即讓幾天的全球股市匯率在混亂之中應聲倒下、亞洲區內各國貨幣競相貶值、大宗商品價格暴跌、黃金等避險資産回升。甚至於有人認為,在人民幣貶值預期強化的情況下,一場由人民幣貶值引發的全球貨幣貶值戰一觸即發。
在這種情況下,儘管本週人民幣匯率企穩,但是經過這場人民幣主動貶值的風波,全球市場投資者及不少國家仍然擔心人民幣還會繼續貶值。
比如國際投資銀行巴克萊的研究就認為目前人民幣匯率被高估18%。他們的分析師將年底人民幣兌換美元匯率目標價從6.35上調至6.8。也就是説,這次人民幣主動貶值所産生的骨牌效應並沒有由於國內人民幣匯率開始企穩而停止,反之進一步在全球市場嚴重發酵。
國際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駐倫敦全球匯率策略主管漢斯·德雷克(Hans Redeker)最近提出了“麻煩10國”(Troubled 10)這個概念,來形容這10個國家或地區的貨幣及經濟由於人民幣的主動貶值將面臨著巨大的風險。
因為,這10個國家或地區,不少都是以中國作為最大的出口市場。以2014年為例,南非對中國的出口比率佔到37%;南韓對中國的出口也佔其出口總額30%以上。其中,新加坡、中國台灣、泰國等亞洲地區,絕大多數出口都依賴中國,並以此來帶動本國的經濟增長。巴西、南非和俄羅斯等新興國家,近年來,除了本國的因素導致貨幣大幅貶值之外,近期由於大宗商品的價格大幅下跌,人民幣突然貶值,更是加深了外界對這些新興國家經濟的憂慮。
而且人民幣的貶值也被認為透露出全球債務危機正在擴散。因為,人民幣的貶值不僅在於中國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更重要的是顯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及消費低迷。在過去20年來,中國經濟超高速增長幾乎消費了世界上的每塊岩石、食物、原油,特別是大宗商品,中國是石油和銅等大宗商品的最大消費國。如果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會導致原料價進一步崩潰,並讓嚴重依賴自然資源出口的國家陷入嚴重的金融動蕩,也正在引發一些國家的債務危機。
因此,其實不僅上述的麻煩10國是這樣,連澳大利亞、加拿大,瑞典等發達國家經濟最近也直轉而下,債務危機加深。
一個國家的貨幣強弱,特別是如中國具有龐大經濟體的大國,也就決定了資源的流向。當中國的貨幣處於強勢的情況下,這不僅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長處於繁榮的階段,也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長具有強勁的外在需求,中國能夠通過強勢的貨幣讓全球的資源都流向中國,促進中國經濟增長,而中國經濟增長又增加了對外部的需求及推動相關的國家經濟增長。
但是,反向的情況是,如果人民幣開始弱勢,或出現貶值,那麼國際市場會認為中國經濟出現了問題,隨之是中國外在需求減少,從而影響這些國家對中國的出口,拖累這些國家經濟增長及貨幣貶值。也就是説,一國與另一國貨幣的匯率,實際上就是國家之間的利益關係博弈,而當下急需直面的問題是,政府如何通過人民幣匯率政策的調整來確定維護國家利益的均衡點。
□易憲容(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