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將是歐元長期問題
- 發佈時間:2015-07-18 04:31:37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胡愛善
■海外觀察
□金旼旼
歐元誕生於偉大的政治目標,但其有著自身必須正視的經濟規律。在反覆發作的希臘債務危機中,歐元的政治和經濟邏輯互相衝突,這種“二律背反”決定了希臘或將成為歐元區一個難愈的長期病灶。
自2010年以來,希臘債務危機波瀾不斷。這一次,在希臘公投否決借助協議之後,希臘退出歐元區再次成為熱門話題。不過,在賺足全世界眼球之後,歐盟通宵會議達成的第三輪救助協議力挽狂瀾,再一次維護了歐元區完整。
對於希臘是否應該退出歐元區,政治家總是樂觀,經濟學家總是悲觀。這種難以融合的“二律背反”或許是歐元的“胎裏病”。
政治家關心的是歷史和未來,將歐元視為邁向歐洲永久和平的必要途徑。1989年,當法國總統密特朗和西德總理科爾商討貨幣聯盟事宜時,兩人關心的都是政治目標,即德國統一和歐洲一體化。《金融時報》資深專欄作家西蒙·庫柏回憶説,密特朗和科爾都將經濟學家視為“阻擋歷史潮流的人,用專業術語胡説八道”。
歐元,以及更宏大的歐洲一體化計劃承載著古老歐洲大陸的和平之夢。歐洲歷史充滿了血腥殺戮,尤其是兩次世界大戰幾乎摧毀了西方文明。因此,對政治家而言,他們有著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推進一體化的歷史使命感。
歐元自2002年誕生以來,不斷開疆拓土,從11個成員國發展到目前的19個。這種不斷擴容不但是為了維護和平,也是為了展示西方價值觀的優越性。希臘在1974年推翻軍政府,在1981年加入歐共體,並在2002年成為歐元創始成員國。這種通過民主化加一體化來實現政治穩定和經濟繁榮的希臘模式,一度被視為樣板並被不斷複製。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推翻威權體制加入歐共體,隨後是柏林墻倒塌後東歐國家紛紛加入歐洲大家庭,再到目前的土耳其、塞爾維亞,甚至烏克蘭都希望通過加入歐洲來實現民主和繁榮。
因此,對政治家來説,希臘不能退出,歐洲一體化進程不能倒退,這不僅關乎歐洲和平的歷史使命,也關乎歐洲屹立於世界舞臺的道德高地。
不過,經濟學家卻並不這麼看,再宏大的政治目標,也必須符合經濟規律。2001年,希臘在各方面均難達標情況下,依靠偉大的政治目標被納入歐元區。加入歐元區後,希臘政府融資成本大幅降低,但歐元帶來的好處降低了政府改革動力,以至於希臘成為歐洲國家中治理失敗的負面典型。如今,希臘89%的應繳稅款被以各種方式逃避,逃稅之猖獗在歐洲無人能出其右,政府腐敗也令人咋舌。透明國際排名顯示,2012年希臘腐敗指數為36,在歐洲墊底;2014年經過艱苦改革後略升至43,仍在歐洲墊底。
如果希臘不退出歐元區,從經濟上來看,債務問題幾乎是無解。不退出歐元區,就意味著希臘不掌握貨幣發行權力,不能像阿根廷那樣通過本幣貶值來變相令債務“縮水”。如果希臘選擇誠信地償還債務,那麼未來三十年,希臘每年將不得不將4%的GDP用來還債,這對於一個經濟極度疲軟的國家來説幾乎是難以完成的任務。
過去五年,希臘經濟規模萎縮了1/5,失業率高達25%,一半年輕人沒有工作,政府負債總額3200億歐元,佔GDP的比例高達177%。如果沒有歐盟援助,希臘就難以償還即期債務;但如果接受歐盟援助,附加的財政緊縮措施又會進一步傷害經濟,削弱希臘未來的償債能力。希臘面臨的是“第二十二條軍規”式的困境。事實上,剛達成的第三輪希臘救助協議在促進經濟增長方面乏善可陳,IMF前高級政策顧問巴裏·艾肯格林認為,這輪救助只會讓希臘經濟更加蕭條。
因此,在經濟學家看來,希臘留在歐元區內,債務問題幾乎無解;如果希臘退出歐元區(但仍留在歐盟),固然可能對希臘和歐元區經濟造成衝擊,但不失為一次涅槃重生的機會。例如,希臘可以通過退出歐元區換取其他國家對債務的減免,同時重新啟用本幣德拉馬克後貨幣將大幅貶值,有助於變相縮減債務,並將有助於希臘提振出口和旅遊業。而對歐元區來説,希臘經濟規模僅佔歐元區2%,歐元區防火牆已經足夠強大,應能應對希臘退出的外溢效應;而逼迫希臘退出還將以儆效尤,讓其他歐元區國家更加注重自身財政紀律。
德國一直在暗示希臘退歐的可能性。在上週末的第三輪救助談判中,德國首次拋出了希臘暫時退歐的方案。德國財長朔伊布勒本週公開表示,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如果不減免債務希臘危機難以解決,但減免債務與歐元區國家身份不符,因此希臘應暫時退出歐元區。
很多歐洲政治家認為,經濟學家們高估了退出歐元區的風險,是因為他們低估了歐元區一體化的決心。但經濟學家認為,恰是這種不切實際的遠大目標阻礙了歐元作為一种經濟機制的健康成長。
考慮到歐洲政治家的歷史使命感,希臘退出歐元區短期內很難成為一個被嚴肅考慮的選項。但歐洲政治家們面對的是這樣一個國家:自1822年獨立以來總共爆發過五次主權債務違約,處於債務違約狀態的總時間長達90年。也就是説,自獨立以來,希臘大概有一半時間是處於違約狀態。展望未來,這個南歐小國也實在難以找到任何重拾經濟競爭力並清償債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