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外匯 > 外匯資訊 > 正文

字號:  

人民幣供不應求 香港銀行高息攬存爭搶錢

  • 發佈時間:2015-03-19 16:25:00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戴曼曼  責任編輯:胡愛善

  香港地區多家銀行一年期人民幣存款利率高達4%以上,而內地上浮到頂後僅為3.25%

  當內地再度降息後,香港銀行卻紛紛調升人民幣存款利率,香港與內地的人民幣存款利率再次出現“倒挂”,而香港本地銀行爭奪人民幣存款的“戰爭”也一觸即發。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香港地區目前包括永隆銀行、南洋商業銀行、恒生銀行等多家銀行的人民幣存款利率(一年或一年以內)高達4%以上,而內地一年期存款利率上浮30%到頂後依然僅為3.25%。

  香港與內地人民幣存款利率“倒挂”

  “南洋商業銀行的一年期人民幣定期存款都到了4.5%了”,近日,赴港工作一年多的羊城晚報讀者林小姐表示,自己在銀行發現一款368天的人民幣存款的利率在4.5%,而即使是108天的存款利率也在4.38%(見右下圖,戴曼曼攝),“明顯高過內地存人民幣”。

  林小姐更發現,與以往動輒要求10萬元人民幣起存不同的是,高息人民幣存款的起存金額已經降至1萬元人民幣起,同時客戶透過任何交易渠道將港幣兌換成人民幣,都能根據客戶類型享受兌換手續費優惠,最低可以打七折。

  春節後調升人民幣存款利率的並非南洋商業銀行一家,包括永隆銀行、恒生銀行等多家銀行的一年期人民幣存款利率都高達4%以上,與內地降息後最高僅為3.25%的利率相比,顯然出現了利率“倒挂”的現象。

  事實上,出現“倒挂”的不只是銀行的利率掛牌價,境內外隔夜拆借利率也出現“倒挂”的現象。3月17日,香港人民幣銀行同業拆借隔夜利率報價為4.98%,而當天在岸市場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 (Shibor) 隔夜僅為3.43%。有銀行交易員則表示,春節後香港的人民幣銀行同業拆借隔夜利率最高則去到8%。

  香港離岸人民幣供不應求

  為何無論普通居民還是銀行機構,都感受到了香港與內地人民幣利率的“倒挂”?昨日,中信銀行廣州分行外匯團隊資金負責人梅治信一語道破:“香港的人民幣供不應求是最主要原因。”

  梅治信表示,香港人民幣供不應求,其中一個主要原因還是由於去年滬港通的開通,而今年內地A股股市又普遍被機構和投資人看好,滬港通吸納了不少香港的人民幣資金。

  “近年來點心債的升溫也值得關注”,梅治信表示,與前幾年香港人民幣投資渠道的乏善可陳相比,這兩年香港人民幣投資和回流的渠道明顯增多。

  來自香港金管局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份,香港存量人民幣在9814億人民幣,比去年12月下跌2.2%。此前的數據更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通過滬港通自香港凈流入至內地的跨境資金約99億美元,整體資金流動以“北上”為主。

  而從去年11月17日開始,香港居民每人每日兌換20000元人民幣的限額放開,銀行可以為香港居民進行不設限額的人民幣兌換,更加速了香港人兌換人民幣進行投資的熱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