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外匯 > 外匯資訊 > 正文

字號:  

美元升至11年來新高 外匯市場起風考驗人民幣走勢

  • 發佈時間:2015-03-11 14:00:51  來源:新華網  作者:有之炘  責任編輯:郭偉瑩

  10日,美元指數突破了98關口。易信外匯中國區首席交易官孫宇分析,基本面來看,美國經濟向好以及美聯儲的加息預期確保了美元中長期看漲;技術層面上,升至11年來新高的美元難言逆轉。

  2015年外匯市場將是不平靜的一年,大波動、超預期成為不可忽視的風險。全球央行競相降息,美元走強,非美貨幣紛紛走弱,人民幣也不再“軟盯住”美元。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如何引發關注。

  美元走強 人民幣即期匯率走弱

  美元走強,歐元、日元、英鎊、澳元、新興市場貨幣等紛紛黯然失色。今年以來,“降息風”從歐洲刮到北美再到亞太地區,全球20多家央行相繼推出寬鬆政策,“貨幣戰”也隨之硝煙四起。

  基於上述大環境,人民幣對美元在今年前兩個月的貶值幅度將近1%。尤其是2月份期間,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多次逼近跌停價位。進入3月份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下行壓力依然明顯,即期匯率創兩年多來的新低。

  在美元進入強週期、人民幣即期匯率頻繁逼近下限、我國經濟減速換擋的背景下,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預期開始轉變:最新一期渣打人民幣環球指數報告預計,美元對人民幣短期將持續強勢;瑞信亞洲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預計,在未來3到6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貶值至6.45。

  央行表態明確 人民幣匯率在可控範圍

  人民幣持續貶值並非好事,會進一步加劇市場對中國市場的擔心。細心的市場人士注意到,多個跡象顯示,決策部門正通過各種措施來引導市場預期。

  首先,人民幣對美元的中間價跌幅明顯收窄。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稱,3月上旬,美元指數強勢上升,新興市場貨幣指數再創新低,人民幣匯率反而企穩,對美元中間價並未完全跟隨美元指數變化,有助於打消市場一些不必要的擔憂。

  其次,央行副行長易綱在全國兩會期間明確表示人民幣不會加入貶值大軍。易綱稱,從實際有效匯率和名義有效匯率來看,美元是第一強的貨幣,人民幣算是第二強的貨幣。易綱表示,人民幣已進入雙向波動期,基本面持續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支撐,長期來看,人民幣將是一個穩定的貨幣。

  “易綱的表態基本代表了決策層的大方向,即允許人民幣對美元在一定範圍內貶值,但不允許出現劇烈或快速的大幅貶值。目前來看,人民幣匯率仍在可控範圍。”孫宇預計,“未來6-12個月內,人民幣對美元的波動區間將在6.15-6.35。”

  其三,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與去年的“擴大匯率雙向浮動區間”有所不同。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預計,今年人民幣只會溫和貶值,否則會加劇地區貨幣競爭性貶值,也不利於人民幣的國際使用,並最終損害中國的自身利益。

  強勢美元持續 人民幣匯率走勢有支撐

  分析人士稱,研判未來人民幣匯率的走勢,既取決於國際經濟環境尤其是美元強勢能否持續,又取決於國內經濟走勢及貨幣政策。

  從國際環境來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判斷,美元仍有上升動力,但由於市場對美國升息及歐版QE早有預期,強勢美元的持續時間可能比市場預想的短一些。

  再看國內基本面,謝亞軒表示,雖然開年的經濟數據凸顯我國穩增長壓力不小,但中長期看來,隨著調結構逐步見效、“一帶一路”戰略加速推進等利好因素,將對人民幣匯率走勢構成持續且有力的支撐。

  站在貨幣政策角度,安邦研究員賀軍建議,面對全球經濟脆弱的復蘇,我國的貨幣政策要以本國經濟和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為重,當松則松,當緊則緊。去年我國在貨幣政策上的鬆緊適度,恰恰為今年保留了較多宏觀調控工具,這對中國經濟而言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