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外匯 > 外匯資訊 > 正文

字號:  

人民幣國際化迎最佳窗口期

  • 發佈時間:2015-02-12 20:29:39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有之炘  責任編輯:田燕

  2014年,我國對外投資規模在1400億美元左右,高於利用外資的規模約200億美元,意味著我國已經步入了資本凈輸出國的行列。隨著我國資本在國際上的拓展,人民幣也越來越多地用於交易定價與結算。與此同時,在建設“一帶一路”等重大決策中,人民幣國際化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普華永道的最新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大陸企業海外並購交易數量增至272宗,較2013年顯著增長了36%。報告預計,今後幾年,我國對外投資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發佈的最新報告稱,人民幣已成為世界五大支付貨幣之一。

  分國別看,我國企業對外投資遍佈世界各地,既有美國、歐盟、日本這樣的發達經濟體,也有俄羅斯、巴西、南非這樣的新興經濟體,以及一些不發達經濟體。

  不過,我國的對外直接投資起步比較晚,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廣闊的增長空間。

  在資本凈輸出的大趨勢下,人民幣國際化正迎來最佳窗口期。專家分析認為,“一帶一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等所有計劃,不僅需要國內金融機構的大力參與,也將對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産生深遠影響。

  近年來,人民幣在海外拓展的勢頭很快,資本凈輸出將進一步加速這一過程。星展銀行經濟分析師周洪禮判斷,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一帶一路”等戰略的推動下,人民幣境外流動量會顯著提升,當境外的人民幣達到一定規模時,就會被廣泛用作儲備貨幣。

  上海國際金融學院院長陸紅軍日前表示,基礎設施建設是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抓手之一,當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存在巨大的資金缺口,需要長期資本的服務,因此人民幣在資本項下輸出迎來了新契機。“人民幣國際化可以通過‘一帶一路’的戰略在基礎設施領域尋求突破,打造一個金融服務的網路,把人民幣國際化推向一個新階段。”

  安邦諮詢首席研究員陳功分析認為,從“一帶一路”的佈局來看,人民幣將首先廣泛應用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先做到區域化,再由區域走向國際。“貨幣的國際化不僅是金融問題,也是國際政治問題,需要有堅實的政治、經濟、外交等手段作為保障。”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絲路基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組織開發銀行和上合組織開發銀行這四個平臺的籌備工作正在加速推進。在初始運作框架建立後,外匯儲備、地方政府、銀行等社會資本將為“一帶一路”這一長遠戰略輸送更多資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