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外匯 > 外匯資訊 > 正文

字號: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創近10個月新高

  • 發佈時間:2014-12-16 01:22:3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葛春暉  責任編輯:郭偉瑩

  12月15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即期價與中間價繼續呈現背離走勢,中間價刷新近10個月新高的同時,即期價則創下4個半月以來的收盤新低。市場人士表示,年末季節性因素疊加近期油盤購匯需求增多,使得短期內人民幣市場價仍有走軟動能;但中間價保持穩中偏強,則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並對人民幣貶值幅度形成制約。

  據外匯交易中心公佈,15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152,較12日上調32基點,再創今年2月21日以來的新高。上週五國際外匯市場上,儘管美國公佈的12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異常強勁並提振美元回升,但由於市場有傳聞稱日本央行拒絕提供進一步刺激,加之美元多頭獲利回吐顯現,美元指數全天下跌0.15%至88.33。

  境內即期外匯市場上,自11月21日央行宣佈降息後,人民幣即期匯率表現總體偏弱。12月15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價小幅高開後呈現震蕩走勢,尾市收于6.1912,為7月28日以來的最低收盤水準。降息以來,該即期匯價以收盤價計算累計下跌663基點或1.07%。

  15日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市場上,一年期美元/人民幣最新交投于6.3065,反映投資者預期一年後人民幣中間價將貶值3%左右,較前兩個交易日有所縮小,但較降息前仍顯著擴大。

  市場人士表示,之前持續數年的人民幣單邊升值,使得機構年初做空美元、年末購匯平倉成為慣例操作,因此通常年末購匯需求都會季節性偏多;近期國際市場石油價格連續下跌、美國原油期貨跌破60美元大關,也刺激了國內進口石油企業的購匯需求;此外,11月下旬我國降息以來,中美貨幣政策差異也導致人民幣貶值預期有所抬升。綜合而言,上述因素短期內可能繼續對人民幣即期匯價形成壓制。另一方面,結合中間價仍穩中偏強、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貿易順差高企,以及美元指數短期技術回調壓力增大等因素來看,人民幣出現趨勢性貶值的可能性不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