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瘋狂擴張模式存隱患 P2P線下理財平臺開始自行"斷臂"

  • 發佈時間:2016-03-24 08:42:00  來源:大洋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去年底銀監會發佈了《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當中明確規定“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不得在網際網路、固定電話、行動電話及其他電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場所開展業務”,等於給P2P線下理財業務判了“死刑”。在18個月的整改期中,不少平臺開始自行“斷臂”,恒昌財富相關人士對新快報記者表示,今年將砍掉線下門店,逐漸向線上過渡轉移。此前,翼龍貸已經開始關閉線下門店。

  瘋狂擴張模式存隱患

  近年來,隨著利率進入下行區間,不少市民苦惱著手中的資金該如何理財,不少財富公司應運而生。這類公司名氣或許不大,但裝修豪華氣派,很有欺騙性。“有的理財公司裝修都跟銀行一樣氣派,不少負責人也以行長自稱。”融道網、生菜金融副總經理鄭海陽對新快報記者表示。不僅在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這樣的情況也極其普遍。

  根據盈燦諮詢的不完全統計,從2013年開始,線下理財、財富公司的數量成倍增長,2014-2015年此類公司數量更是不斷攀升。“作為我國的政治中心、金融中心,以及大批高凈值投資者聚集的地方,北京、上海成為線下理財公司集中的城市。”盈燦諮詢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網貸之家聯合創始人徐紅偉表示。

  在瘋狂擴張背後,是高額的人力成本與行銷成本,以及“定時炸彈”般隨時可“爆”的隱憂。

  例如,去年出現問題的e租寶和大大集團,就是線下瘋狂擴張的典型案例。“要成功先發瘋,頭腦簡單向前衝。”這是大大集團內部激勵員工的名言。

  線下理財門店風險更隱蔽

  值得一提的是,線下理財公司涉及資金規模之大,受害投資人群範圍之廣,令人側目。據盈燦諮詢統計,從目前出問題的線下理財公司看,其涉案金額少則達數億元,多則達數百億元以上,其受害投資人也常在數萬人以上。

  為什麼如此眾多的線下理財公司相繼“爆雷”?徐紅偉認為,這是由於線下理財機構在交易模型上的缺陷造成的,使其更易於被騙子鑽空子,成為道德風險極高、違法風險(自融、龐氏騙局)嚴重的“溫床”。“線下財富公司的客戶群,很大一部分是‘大爺’和‘大媽’級別的投資人,他們往往將自己一生的積蓄乃至退休金全部投入,這部分人群,恰恰又是對於風險沒有判斷能力的人。”徐紅偉表示,對於線下理財、財富公司而言,由於資訊的不透明,其成交量、壞賬等情況,監管層無從獲知,使得監管難度驟增,這也使得該模式更具隱蔽性,更容易騙到錢。

  對於線下理財的投資人而言,無從判斷資金去向,難以全面了解借款人的真實身份和借款用途,線上下財富公司的宣傳中,往往只是大肆宣傳高額投資回報,卻不能給與足夠的風險警示。

  “一些線下財富公司在實際操作中,存在著先吸收投資人資金再放貸的情況,這種本末倒置的模式,極易形成資金池,乃至龐氏騙局,違法風險嚴重”,徐紅偉表示,同時,線下財富公司由於區域性分佈,地域性擠兌風險更高,一旦發生問題,更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

  因此,銀監會禁止P2P做線下理財業務,不少線下理財公司要麼轉型線上,要麼申請各類金融牌照,轉型做資産管理公司。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