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首付貸三大模式:資金來源各不同 多與開發商聯動

  • 發佈時間:2016-03-08 09:14:1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每經記者 鄧莉蘋

  近期,一些城市不斷飆升的房價讓相關金融産品如首付貸産品再度引發關注。

  3月7日,有市場傳言稱,監管部門將打擊部分仲介機構、開發商、小貸公司、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等發放用於購房首付貸的貸款行為。而搜房網旗下房天下理財貸款部門一位工作人員透露,其新房首付貸業務已暫停。

  那麼,首付貸究竟是如何操作放大杠桿的?又具有怎樣的風險呢?

  處於暴風眼的“首付貸”

  首付貸産品並不新鮮,主要是針對一些在銀行貸款買房,但首付款不夠的人群。首付貸可以幫助一些暫時不能買房的人湊齊首付,但其杠桿不斷放大的風險也被業界所關注。按房貸首付20%來計算,一般購房者的杠桿是5倍,但如果通過首付貸來湊齊首付,杠桿則放大了10倍。

  一位網際網路平臺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國內房貸所要求的首付比例相比國際市場偏高,所以一定規模的首付貸風險其實是可控的,而且民間金融的規模增加主要是最近樓市的火熱所造成的,整體規模並不大。

  雖然很多平臺也宣傳提供有抵押版的首付貸,但這類抵押大部分還是借款人或者相關人員的其他房産來抵押,因這類産品主要服務於首套房購買者,所以大部分屬於無抵押貸款。

  首付貸一般期限是3年以內,利率大部分在7%~9%,有的可能會稍高。貸款金額方面,雖然大部分宣稱50萬或者100萬元以內,但放款金額一般在20萬元以內。

  從提供服務的方式來説,目前這類産品一般以三種模式産生服務。

  模式一:仲介自營

  地産仲介自營的平臺並不少,如搜房、鏈家、世聯行等,而放貸的範圍基本是自己的樓盤或有合作的地産商。在這種模式下,地産商或仲介機構對這些樓盤資訊比較熟悉,客戶的貸款或相關手續可能還會通過樓盤售樓處或者地産仲介,他們對客戶的各種情況也會比較了解。

  “他們(仲介)提供這類服務其實很好理解,因其直接和用戶接觸,對用戶的需求和具體的財務狀況都較了解,最重要的是可促進交易量上升,對他們是有好處的。”深圳一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人士對記者表示。

  具體操作來説,用戶在申請貸款時,需填寫用戶資訊(包括收入、流水、具體樓盤資訊等),放貸方在審核通過後放款給客戶,客戶再用來繳房款,由於地産商和仲介一般還會為其辦理其他相關手續,所以這些過程一般會有人跟進,保證資金用途。

  不過,大部分仲介機構提供的這類“首付貸”,其後端所對應的是相應的理財産品,並不完全是平臺的自有資金,如搜房控股旗下的房天下、世聯行旗下的“世聯集金”等都有相對應的理財産品推出。

  這種模式的風控由仲介和地産商自身把握,不過基於其平臺的數據和對借款人情況的把控,操作起來會相對容易,但是有時也難以避免一些道德風險。

  模式二:合作模式

  一些地産商和仲介也會與第三方機構合作提供這類服務,這種模式和自營模式類似,都由地産商或仲介主導,其在為客戶提供服務的同時,還可向客戶推薦産品。該模式與自營模式並無本質不同,兩者的差別在於,這種模式的資金來源和風控都是由第三方提供。一些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開展的首付貸業務即採用該模式。

  同時,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也會在合作地點派駐人員介紹産品。“我們和開發商是聯動的,會在現場介紹産品,收集資料,如果通過後端風控檢測,會現場直接放款到客戶的銀行卡,同時有人員陪同去劃款,保證資金的用途。”華南地區一P2P平臺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在這種模式中,放款和風控都在第三方機構的手上,他們需要進行資料收集,了解客戶的情況,同樣面臨業務人員的道德風險,更加考驗平臺的風控能力。

  前述P2P平臺人士表示,其對樓盤和用戶都有選擇,如是不是剛需、首套房,商鋪和豪宅等肯定是不做的。還有家庭流水情況等,都是要考察的內容。

  模式三:第三方平台獨立貸款

  還有一種就是平臺直接提供貸款,相比前兩種,這種模式可能並沒有限定樓盤,用戶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但失去樓盤的資訊和資金用途的考量,對平臺的風控要求也就更高。

  不過即使不和樓盤合作,第三方平臺也會做一些其他的審核和考量,比如深圳一家提供首付貸産品的P2P平臺就選擇以核心企業出發,圍繞企業的員工來放貸,核心企業進行基本的資質審核和擔保,同時,平臺也會對樓盤進行審核,同時會有專人跟進,保證資金不被挪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