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中小企業連曝違約事件 票據理財8%以上收益要小心

  • 發佈時間:2016-02-02 07:27:25  來源:東方網  作者:林志吟  責任編輯:張明江


  新年以來債券市場信用風險頻現,短短10天時間,農業銀行中信銀行分別曝出的39億票據案和近10億票據承兌案,讓銀行票據業務處於風暴眼中。不僅如此,中小企業集合票據更是在本月連曝多起違約事件。業內人士表示,最近票據市場風險頻發,票據理財也會受到影響,目前票據理財的透明化依然存在不少問題,投資者需警惕其中風險。

  或有大量違規資金流入股市

  農行于1月22日公告稱,農行北京分行票據買入返售業務發生重大風險事件,經核查,涉及風險金額為39.15億元。目前,公安機關已經立案偵查。農行票據風波一波未平,中信銀行近日也被曝出票據風險。針對彭博報道中信銀行蘭州分行出現10億元票據案件,引發市場對票據業務擔憂,中信銀行28日下午回應稱,“我行蘭州分行發生票據無法兌付風險事件,經核查,涉及風險資金金額為9.69億元。

  近年來,銀監會為了防控風險多次下文規範業務,農行票據案發後,銀監會又下發了203號文,要求各家銀行高度重視票據業務風險,認真落實監管要求。東方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劍稱,票據市場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原本是一種解決貿易雙方信任問題的支付工具,最後被玩成了中小企業的純融資工具。”

  農行和中信的票據風險,還在立案調查之中,資金去向尚未正式公佈。在票據風險暴露之後,票據利率直線上漲。申萬宏源數據顯示,目前三年和五年期AAA票據收益率分別上升6.5和5.6個基點至3.03%和3.26%。此外,珠三角票據直貼利率、長三角票據直貼利率、票據轉貼利率均上升10.5個基點,分別漲至3.60%、3.55%和3.50%。

  中小企業連曝多起違約事件

  不僅是銀行業票據風險頻發,中小企業集合票據更是在本月連曝多起違約事件。繼青島三特電器集團有限公司“13青島SMECN1”中小企業集合票據違約引爆新年信用風險第一彈後,“13寧德SMECNII001”的聯合發行人重汽集團福建專用車有限公司和寧德市夏威食品有限公司,分別於1月26日、27日發佈公告稱,因公司無法履行償付義務而提請啟動信用增進程式。

  這是中小企業集合票據本月第二起違約事件。早在1月11日,中誠信國際就曾發佈下調“13寧德SMECNII001”聯合發行人福建岳海水産食品有限公司和夏威食品的主體信用等級並將其列入可能降級觀察名單的公告。雖然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已于1月27、28日先後宣佈將對二者履行信用增進責任,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投資者仍需對此類風險保持警惕。

  宏源證券分析師陳磊接受資訊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債券市場違約事件基本已成常態,如天威、中鋼這樣的國企都難以避免,更何況那些發債主體評級僅為3C的中小企業。萬幸的是,青島集合票據現兌付危機能夠通過增信方代償的形式兌付,讓投資者化險為夷免於受損,但也讓本來實力薄弱、發行一直不受待見的中小企業集合票據未來發行雪上加霜。

  名詞解釋

  票據理財

  商業銀行將已貼現的各類票據,以約定的利率轉讓給基金、信託仲介,信託仲介經過包裝設計後,出售給投資者。

  投資者購買了票據理財産品,就成了理財計劃的委託人和受益人,同時獲得相應的理財收益。簡單地説,就是銀行將客戶的資金用於投資各類票據的理財産品。

  票據市場由於專業性比較強,之前一直是一個小眾的投資市場。近幾年由於網際網路金融的推廣,票據理財也與大眾投資者搭上了界,不少平臺推出的票據理財以門檻底,收益高,流動性強,把普通老百姓直接拉到了票據市場,尤其是股市屢屢下跌和P2P不斷跑路後,不少人都將票據理財作為首選。

  觀點

  平臺公信力是首要考量

  最近票據市場風險頻發,票據理財還安全嗎?

  招行理財經理焦先生接受資訊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票據理財比一般P2P還是更加安全一些,其風險主要來自平臺和票據的真實性。因為票據理財平臺從企業拿到票據,同時在平臺上向投資者募資資金,這個過程中,票據放在理財平臺手中,投資者並沒有票據的權益。所以,投資者在投資之前需要認識的就是,自身投資但是並不擁有票據的權益。票據的真實權益在平臺,是否信任這個平臺成了這場投資的關鍵點。投資者需要認準靠得住的大平臺,只買大平臺、大銀行的票據。

  此外,現在有些平臺給出8%以上收益,還是遠離為好。“銀行匯票貼現利率也就3%~4%上下,之所以平臺給的利率比較高,一是因為票據仲介利用了資訊差,在不同銀行、企業間來回倒手,利息就上來了;另外就是票據理財平臺為了吸引用戶,自己拿錢補貼,但這個不可持續;或者類似農行這類案例,利用平臺的制度性漏洞或者夥同他人將票據取出,一票多嫁。”焦先生表示,目前票據理財的透明化依然存在不少問題,那些評價票據理財産品低風險的言論還為時尚早,投資者需警惕其中風險。

  對銀行股衝擊有限

  平安證券分析師勵雅敏表示,短期票據市場流動性趨緊,銀行風險可控。

  申萬宏源分析師胡翔認為,對銀行而言,票據業務主要受益點在於可帶來保證金存款和創造中間業務收入。但銀行對於票據貼現後的資金流向的控制較弱。去年股市上行期間,預計有部分資金違規流入股市,若股市大幅波動導致資金鏈斷裂無法償還票據金額,就將導致險情出現。考慮到銀承匯票最長期限不超過6個月,結合去年下半年至今的股市波動時間,近期的風險案件爆發較符合時間邏輯。票據市場大額案件屬於偶發性質,上市銀行風險整體較為可控。

  不過,胡翔也表示,票據業務風險有待進一步監管,對流動性的收縮影響可被央行有效對衝,但票據貼現資金違規入市的體量難以估量、市場對該部分資金加速出清的擔憂恐將在短期進一步放大資本市場的負面情緒。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