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央行下發徵信機構監管指引

  • 發佈時間:2015-12-02 09:21:44  來源:貴陽晚報  作者:王玲張宇哲  責任編輯:畢曉娟

  提出設立個人徵信機構的審慎性條件;要求徵信機構按照註冊資本總額的10%提取保證金;對徵信機構進行現場檢查等;未涉及業內呼籲很久的避免利益衝突的獨立第三方問題

  財新記者獲悉,針對個人徵信機構、企業徵信機構以及金融信用資訊基礎數據庫運作機構的《徵信機構監管指引》(下稱《指引》)近期已低調下發。業內人士預計,首批民營個人徵信機構牌照也將很快公示。

  這份《指引》業內總體評價較溫和,沒有預期中的嚴厲。《指引》主要內容包括:提出設立個人徵信機構的審慎性條件;要求徵信機構按照註冊資本總額的10%提取保證金;規定對徵信機構進行現場檢查;加強資訊主體的權益保護等。但對於業內呼聲最大的核心問題,即避免與信貸業務利益衝突的獨立第三方問題並未涉及。目前等待發牌的八家個人徵信機構中,有五家同時從事放貸業務。

  總體溫和

  《指引》由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由人行分支機構對轄區內個人徵信機構和企業徵信機構進行監督管理,遵循依法合規、權益保護以及全面覆蓋原則。其中,權益保護原則是指保障資訊主體的合法權益;全面覆蓋是指監管囊括徵信機構的公司治理、內控制度、業務活動、資訊安全等多方面。

  具體而言,設立個人徵信機構的審慎性條件包括: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和內設職能部門,員工隊伍具備相應業務能力;穩定的信用資訊來源和數據採集渠道,具備開發徵信産品的能力;內控制度完善、可操作性強;具備徵信業務所需的IT系統開發和管理能力。《指引》規定,申請個人徵信機構許可前,央行將對申請機構提交的材料進行指導,根據情況組織對申請機構的調研,明確業務準備期,對業務準備情況進行評估。

  在保證金方面,個人徵信機構被要求按照註冊資本總額的10%提取。徵信機構保證金是指徵信機構為應對資訊主體法律訴訟、侵權賠償等事項建立的風險基金。在業內看來,這一門檻並不高,目前徵信公司的註冊資本門檻是不少於5000萬元。

  “這筆風險基金主要用於發生徵信公司侵犯個人隱私資訊方面的糾紛賠償等。”一位徵信公司人士表示。目前,國內個人徵信業務處於起步階段,個人資訊洩露等風險事件頻發。

  此前,央行行長助理楊子強在西安舉行的“亞太徵信暨個人數據保護國際研討會”上表示,大數據時代的資訊濫用現象,包括不經授權採集資訊、強制授權採用資訊、一次授權終身使用資訊、不明示使用目的等,個人資訊的網路實名大規模洩露。央行將進一步改善和加強徵信監管,要實現資訊主體權益保護和數據合理應用之間的平衡,避免過度創新逾越邊界。

  在現場檢查方面,《指引》規定人行分支機構應每年度對轄區的個人徵信機構進行至少一次常規現場檢查,涉及公司治理結構;內控制度;個人徵信系統資訊安全;資訊主體異議、投訴核查和處理情況;個人信用資訊採集、使用、用戶管理;個人不良資訊刪除。除了現場檢查,《指引》還提及非現場檢查以及必要時候的專項檢查。業內稱預計今後可能會有更多窗口指引。

  對於個人徵信機構的股權變更,《指引》規定:擬變更出資額佔公司資本總額5%或擬變更持股佔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東者,要經由人行批准;少於5%的變更,應向人行備案。

  對於這一規定,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財新記者,“主要是為防止倒賣牌照,避免像有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拿到牌照轉手就賣了,並無心踏踏實實的開展業務”。

  今年年初,首批八家個人徵信機構(芝麻信用、騰訊徵信、深圳前海徵信、鵬元徵信、中誠信徵信、中智誠征信、拉卡拉信用以及北京華道徵信)被給予半年的準備期。此前央行7月底、10月底陸續完成對八家個人徵信機構的準備工作的二次驗收後,至今仍未進行牌照公示,市場對何時發牌多有揣度,期間芝麻信用曾因行銷方式過於激進、全國高校“芝麻信用分PK活動”涉嫌不公平歧視等因素,被央行窗口指導。

  與此同時,目前已有至少幾十家機構已向央行上報申請第二批個人徵信牌照,包括小米手機、京東、宜信、中國電信、萬達集團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