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半年內三起風波:微眾銀行卡在哪?

  • 發佈時間:2015-11-17 09:48:57  來源:東方網  作者:安卓  責任編輯:畢曉娟

  11月14日早間,微眾銀行官方確認了分管同業業務的副行長鄭新林已提出辭職的消息,這已經是從微眾銀行走出的第二位高管。今年9月,微眾銀行對外確認行長曹彤因個人原因離職。

  而就在曹彤確認離職的前兩天,招商銀行還關閉了對微眾銀行的“核身”介面,持有招商銀行借記卡的用戶無法在微眾銀行上開戶,儘管後續招行極力安撫,但外界更願意解讀為最強零售銀行給予微眾銀行的一個小警告。

  微眾銀行是首批五家獲得牌照的民營銀行中最早開業的一家,也是首家網際網路銀行,所以,其難免獲得了市場更多的關注和更高的期許,然而,開業一年來,兩位明星級高管相繼出走、被招行關閉核身介面、産品被指推出速度過慢、效果差強人意……

  在銀行業集體步入轉型期的背景下,傳統銀行對於新來的競爭對手往往更加敏感,而這樣一家沒有網點、不依賴貸款和存款、不靠息差、仰仗同業的網際網路銀行如何“夾縫求生”?對於尚未滿周歲的微眾銀行而言,還是個問題。

  框架調整與人事變動

  據了解,這一次與鄭新林一道提出辭職的,還有多位業務負責人。

  “鄭新林日前提出了離職申請。據了解,他會有很好的發展機會。微眾銀行尊重他的選擇,感謝他做出的貢獻。”微眾銀行為《第一財經日報》發來的回應稱。

  半年內,正副行長相繼離職,在銀行業還是很少見的,到目前時,微眾銀行剩餘的高管團隊包括董事長顧敏、行長李南青、首席資訊官馬智濤、監事長梁瑤蘭、副行長黃黎明、董秘及首席戰略官陳峭、首席審計官秦輝、首席風險官王士俊等。

  在高管離職的背後,總有一些原因若隱若現,大到戰略,小到人事。而從出生伊始,就可以看到,微眾銀行事實上一直在摸索更加適合自己的生存模式。

  據媒體報道,騰訊發起微眾銀行的最初業務定性為“大存小貸”,而後,微眾銀行正式亮相時又改為“個存小貸”,這與另外一家網際網路銀行——網商銀行定位的“小存小貸”幾乎不相上下。

  定位改變以後,在具體業務框架模式上,微眾銀行也進行過兩輪調整。微眾銀行在籌備期間確立了五大事業部,包括消費金融事業部、小微事業部、信用卡事業部、同業及公司事業部、科技事業部。可以看到,這是一個集合對公、零售,包括消費金融、小微貸和信用卡為一體的“大平臺”模式。

  今年4月份,微眾銀行進行了第一輪業務框架調整,將消費金融事業部和信用卡事業部進行整合,等於把信用卡事業部併入到了消費金融事業部。9月,行長曹彤離職,信用卡事業部原負責人梁瑤蘭調任到監事長一職。

  事實上,信用卡業務的開展依託是銀行的賬戶體系,在遠端開戶尚未放開的背景下,網際網路銀行的信用卡業務恐難突破。

  第二輪調整是在今年9月底,這次調整中,微眾銀行確定了三大前臺業務線:財富管理、平臺金融和消費金融,作為前臺業務的三大發展方向,三大前臺作為獲客的主要渠道。

  在這輪調整中,可以看到,消費金融一直保留著;原科技事業部作為後臺技術支撐不可或缺;財富管理則是以APP作為主體,針對於C端的理財平臺;而原小微事業部和同業及公司事業部則變成了平臺金融。

  “這等於説,同業業務從原來單獨的事業部轉為如今三大業務線的支撐,儘管功能還在,但在某種程度上説其實是被拆分、削弱了。”一位接近微眾銀行的人士對本報記者説,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鄭新林和遊健聰的離職或許也是有原因的。

  市場期待高了,還是微眾銀行慢了?

  框架調整後,微眾銀行的業務邏輯顯然更加清晰可見。

  從消費金融來説,目前只上線一款商品,即5月份推出的微粒貸,這是一款針對零售客戶的貸款産品,微粒貸採用白名單制,直到目前,微粒貸用戶100萬,但依舊處在白名單制中,並未完全放開,貸款餘額20億元,累計放貸40億元。

  在財富管理方面,微眾銀行的APP是財富管理的載體,但相比于阿裏的“螞蟻聚寶”,微眾銀行的APP走的並非理財超市的路子,而是嘗試在不同期限、不同收益率之間僅提供1~2款産品。

  在平臺金融方面,目前也僅誕生兩款産品——“微車貸”和“微路貸”,前者合作方為二手車電商“優信二手車”,後者合作方為北京匯通天下物聯科技有限公司。從這兩款産品的邏輯來看,微眾銀行的平臺金融理念是:提供基礎産品,嵌入應用場景。

  然而,從整體的推進速度來看,微眾銀行不慍不火,是市場期待高了還是微眾銀行慢了?此前,顧敏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也承認如今確實面臨很多挑戰,而市場的期望同時也需要調整。

  就在微眾銀行小心翼翼找準定位、調整業務框架、逐個推出産品之時,網商銀行似乎並未考慮太多,專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螞蟻小貸的貸款業務整體遷移至網商銀行,然後毫不猶豫的放貸:包括在“雙11”前後對淘寶天貓商戶放貸90億元,面對農村農戶提供無抵押、純信用的小額貸款“旺農貸”,與全球最大的中文網站流量統計機構CNZZ合作推出“流量貸”。

  “在負債業務無法開展的背景下,網際網路銀行只能走資産業務先行,而之所以微眾銀行並未大刀闊斧的發力資産端,我認為,一是風控能力積累不足,在目前傳統銀行壞賬攀升的情況下,資産業務都要小心謹慎;二是缺乏資金依託;另外,資産端的整個體系都要重新建立。”一位接近微眾銀行的人士對本報記者分析。

  據了解,微眾銀行目前採取與合作銀行聯合放貸的模式,微眾銀行負責前臺獲客,並收取服務費,目前聯合貸款的銀行包括上海銀行和包商銀行。

  在顧敏的設想中,微眾銀行要成為沒有網點、不依賴貸款和存款、不靠息差生存的銀行,而現實和理想還有很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