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沃斯頭腦風暴:P2P面臨非法集資和徵信監管雙風險
- 發佈時間:2015-09-14 09:09:47 來源:東方網 責任編輯:郭偉瑩
無論是線上支付、P2P金融還是眾籌,網際網路金融在短短幾年內就改變了金融業的面貌。而在興盛短短的三年之後,近期時有發生的P2P平臺跑路亦揭示了便捷背後的風險。
在9月10日下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發言嘉賓認為,網際網路金融的難點在於徵信體系,目前仍然處在探索階段。監管需聚焦系統性風險,打擊非法集資,但並非將創新抹殺在搖籃中。
網際網路無法顛覆金融業
網際網路為金融業帶來了一系列變革,例如覆蓋了傳統金融機構不服務的人群、降低了投資門檻。人們可以在移動終端上購買百元內的理財産品,或是在眾籌網站上以投資人的身份靈活投資。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黃益平認為,並不存在“網際網路顛覆金融業”這種概念。
“網際網路改變的是資金融通中資訊不對稱的問題,而網際網路金融要成功,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騰訊和阿里巴巴等公司的大數據分析,替代了傳統金融機構耗時耗力的盡職調查。”他表示。
他認為,雖然網際網路對傳統銀行的一些業務提出了挑戰,但網際網路使金融業覆蓋到了更廣泛的人群。“網際網路金融的客戶大多是傳統金融機構不服務的客戶,例如小微企業”,並舉例説,“阿里巴巴的一些網際網路金融服務是傳統銀行不屑于做的”。
同時,渣打銀行首席創新官Patwardhan亦表示,金融的本質沒有變,銀行會繼續存在,但服務的提供方式和渠道發生了變化, “未來大部分的銀行會變得很不一樣。銀行可能會和技術公司合作,並且更關注用戶體驗。”
“在金融實踐方面,線上業務無法完全替代線下業務。比如,複雜的保險産品、稅務規劃、遺産傳承等業務很難在手機上做。同時,小微企業的保險也需要線下的人的推介。服務性的、個性化需求更強的金融産品,還是會線上下進行交易,進行面對面的服務。”宜信公司首席執行官唐寧説道。
他預言:“未來,網際網路金融這個詞會消失,因為網際網路和金融終將融合。”
P2P面臨徵信監管風險
作為網際網路金融創新的重要模式,喜憂參半的P2P成為了論壇上的熱點話題。
近年來不斷發生的P2P平臺跑路、倒閉,導致投資人損失資金的問題,擺在了P2P金融行業面前。據統計,近兩年已有百餘家P2P平臺跑路。
針對P2P跑路這類不誠信事件,唐寧認為,打擊非法集資是很重要的。P2P金融的“跑路”問題,主要是道德有問題。宜信會保持平臺這一身份,但本身不會做資金池。
P2P金融不斷創新的同時,對政府監管提出了挑戰。今年7月18日,人民銀行等十部門發佈《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隨後,政府又接連發佈四條相關規定,例如8月12日出臺的《融資擔保公司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這些規定對P2P金融平臺的徵信和風險控制提出了監管要求。
Patwardhan認為,徵信系統非常重要,有些網際網路企業用大數據和社交媒體數據來做徵信。但她指出,這類無法成為徵信數據的全部,必須和傳統徵信數據結合。
在監管條例不斷出臺的同時,黃益平特別提醒,監管最重要的問題是防範系統性風險,而不是“在金融創新剛開始的時候就卡死”。
未來金融業藍圖
如果網際網路金融創新保持近年來的迅猛勢頭,未來的金融業會是什麼樣?
黃益平表示,隨著技術推廣,人們使用紙幣、和銀行職員打交道、到銀行進行現金存取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小。傳統銀行的分行網點在現在看來是很大的競爭優勢,但未來未必如此。
Patwardhan則認為,未來塑膠信用卡可能會消失,人們可能會採用其他支付方式,例如手機支付和生物支付。同時,銀行在客戶服務方面會更多地採取人工智慧。
唐寧説,他希望在未來看到機器人理財和線下財富管理夥伴的結合。“希望十年後,網際網路金融這個詞消失,那會是網際網路金融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