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網際網路徵信各展所長 市場預測8家機構將拿牌照

  • 發佈時間:2015-08-25 07:30:0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今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關於做好個人徵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騰訊徵信等8家機構做好個人徵信業務的準備工作,時間為6個月。如今,半年期限已過,市場預測8家機構近期將拿到首批個人徵信牌照並正式開展業務。其中,阿里巴巴和騰訊的個人徵信體系,由於手握有大量網際網路數據而格外引人注目。

  與開展“信用日無人超市”等一系列行銷活動的芝麻信用相比,騰訊徵信顯得低調得多,直到近日才對媒體揭開面紗。2家網際網路徵信各有何長?又將怎樣發揮網際網路公司手中的數據優勢?

  芝麻信用的籌碼顯然是淘寶天貓長期積累下來的電商數據和支付寶的支付數據,包括了消費者的消費記錄、水電煤氣繳費情況、信用卡還款乃至包括餘額寶在內理財的情況。而騰訊手中則有大量的社交數據,包括QQ的8億用戶、4000億張QQ空間照片,以及騰訊安全積累的反欺詐黑名單數據庫等。

  不同的優勢也投射到各自的産品上。芝麻信用目前推出的一系列産品多半集中在消費者端,如免押金酒店住宿、免押金租車,乃至憑芝麻信用分申請新加坡、盧森堡簽證等。

  騰訊徵信總經理吳丹告訴記者,騰訊徵信目前主要的合作夥伴是金融機構,包括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和P2P公司。他介紹説,“騰訊認為,徵信的根本目的還是為金融機構風控提供服務,一方面幫助銀行提供反欺詐服務,一方面提供包括信用評分和信用報告在內的信用産品服務。目前,騰訊徵信已和廣發銀行和浦發銀行的銀行卡中心開始合作”。

  專注于消費端,讓芝麻信用的産品邏輯相對清晰,但騰訊徵信為何選擇了這兩方面服務?吳丹表示,騰訊將安全作為信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反欺詐服務中主推實時人臉識別的人臉核身系統,為金融機構提供遠端的身份識別服務。從現場演示看,這一服務需要先掃描識別用戶身份證上的姓名、性別等資訊,同時要求用戶念一段數字,通過唇語監測判斷出該用戶為實時活體,然後將圖像與公安部資訊庫中的照片存檔進行比對。

  為騰訊徵信提供人臉識別技術的騰訊優圖研發中心總監黃飛躍表示,這一技術基於騰訊在社交工具上的數據資源。“依靠用戶在QQ空間等上傳的圖片,我們可以獲得每個人在不同條件下的多張圖片。圖片數據覆蓋年齡、性別、光線等變化,時間跨度長。”他還表示,除了為金融機構提供“驗真”服務外,未來還可能用於包括婚戀網站核實身份、高考人臉識別、會議簽到等場景。

  兩大巨頭之所以如此重視人臉識別,因為其除了能提供目前的服務外,還有應對前海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兩家網際網路銀行遠端開戶的需求。

  此外,吳丹也表示,利用包括手機QQ等在內的社交關係鏈,能夠更準確地識別出“壞人”。“比如他們關心賭博、信用卡套現、買賣身份證等,這些都會在即時通訊軟體上有自己的關係鏈。依靠騰訊的數據庫,如果關係鏈中已有人被標記出來,探測到‘壞人’的幾率就會大很多。”吳丹説。

  手中握有大量數據,網際網路徵信機構如何保證這些數據不被濫用,如何保護消費者的隱私?阿里巴巴和騰訊都表示,只有消費者授權,才能生成信用評分,同時,每次有機構要求調用信用數據,都必須由消費者事先進行授權。(經濟日報記者 陳 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