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金融監管框架該怎麼構建
- 發佈時間:2015-07-15 03:39:11 來源:東方網 責任編輯:張明江
場外配資捅出的大婁子令市場後怕不已,網際網路金融將迎來成文的管理框架。
央行條法司司長張濤日前在上海透露,由央行牽頭制定的《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有望近期下發,成為業界第一個成文的管理框架。消息還稱,未來在《指導意見》的基礎上,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都會分別出臺各自領域內網際網路金融業態的監管細則,一個完整的網際網路金融監管框架有望不久之後就會見到雛形。
在這個時點上,一直以來信奉“法無禁止即許可”的網際網路金融江湖被套上監管框架意味著什麼?記者相信每個從業人士心裏都有自己的答案。整體來看,市場對此的反應還比較積極。市場基本的邏輯是,有監管辦法就意味著網際網路金融成了市場不可忽視的一塊拼圖,不再是遊走于規則灰色邊緣的“遊擊隊”。
當然,成了正規軍,遵守基本規則就成了不能逃避的責任。對宏觀穩定而言,在當前利率市場化只差臨門一腳,人民幣國際化也隨時將面臨重大突破的時點上,網際網路金融應該堅守的基本底線其實與傳統金融沒有兩樣。厘清這些基本框架,對於看清未來行業的發展趨勢或許會有更現實意義。
眾所週知,我們選擇的金融改革整體步驟是先內後外,利率市場化所代表的境內市場效率改革要排在資本項下開放之前。不過,當代金融發展理論奠基人麥金農設計這套理論之時,網際網路金融乃至網際網路本身都還沒有出現,而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的蓬勃興起,則剛好卡在我們進一步推動利率改革,並希望放開資本管制鼓勵跨境資本流動的關口上。
雖然是新的業態,但網際網路金融在很多方面都與麥金農的市場效率論相吻合。整體來看,網際網路金融給我們帶來了更便捷的服務體驗,金融機構的網際網路化也在相當程度上提高了傳統業態的運作效率。但不管業態和服務體驗怎樣變化,信用貨幣體系下市場效率的核心問題依然是價格,只要網際網路金融能夠更有效地發現資金價格,比傳統業態更有效地配置資源,新的業態對整個金融市場而言就將是有益的補充。
然而,問題恰恰出在這裡。從某種意義上講,近兩年網際網路金融的蓬勃興起,與寬鬆貨幣環境的關係或許更大。因為資金存在逐利的本能,為資金提供逐利通道的生意顯然有利可圖,傳統金融業態近幾年的種種創新,大多數的基本出發點與網際網路金融沒有本質區別。網際網路金融游離于傳統金融體系之外,又介入了社會信用創造鏈條,對金融市場效率提升究竟是加分還是減分,迄今為止沒有準確定論。
這一問題的逐漸厘清,將會直接影響監管框架的鬆緊程度。準確吃透網際網路金融對市場運作效率的影響,對監管來講確實是一個挑戰,但這不會改變金融監管維護市場運作效率的基本原則。特別在資本項下開放箭在弦上之時,審慎是很自然的監管反應。
這還只是其中的問題之一,另一個問題則要回到本次場外配資公司所捅出的大婁子上來。杠桿業務加大市場波動率自不待言,但對金融市場而言最大的風險還不在於此,而是配資這條游離在監管之外的業務線有可能會突破分業監管的根本底線。
今年以來更多依託網際網路平臺開展業務的配資公司,資金來源會在多大程度上與銀行的資産負債表相聯繫?我們不得而知。但記者相信,未來在央行《指導意見》的基礎上,一行三會構建的網際網路金融監管框架的底線仍然是杜絕任何可能導致混業風險的漏洞。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