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戳穿P2P資金託管的謊言

  • 發佈時間:2015-05-04 07:5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岳品瑜 賈叢叢 製圖  責任編輯:孫毅

  P2P市場規模、交易量正在高速增長,但跑路、破産、資金池、自融等負面事件始終如影隨形。平臺安全成為理性投資者在選擇時最關心的問題,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資金託管成為P2P平臺美化自己、提升信譽度的法寶。但不久之前爆出的愛增寶跑路事件為投資者和市場敲響警鐘,多位P2P行業相關人士表示,目前第三方支付機構託管參差不齊,監管體系和法律並不健全很容易鑽法律空子,投資人的資金並沒有得到最有效的託管保障。資金託管不管用,成為P2P行業的潛規則。

  愛增寶事件:有協議 無託管

  對於P2P平臺而言,資金託管一直是吸引投資人的一張王牌。

  由於託管銀行或者第三方支付機構的介入,平臺的信用度將得到極大提升,有利於平臺吸引資金實力強、資信度高的優質客戶成為網站的註冊會員,從而擴大網站的市場影響力和業務量。而商業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也能擴大業務規模,賺取一筆可觀的託管費用。

  如果不是愛增寶事件的爆發,投資人根本不會發現,在這個市場中還存在“假託管”陷阱。愛增寶是一家成立還不到一年的平臺,並無任何背景,但就是這樣一家平臺,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積累了10萬以上的投資人,累計融資高達4.82億元。這與其標榜自身在易寶支付進行第三方託管密不可分,愛增寶官網曾曬出一則其與易寶支付資金託管協議書,協議書上的落款時間為2015年1月9日。

  有一些網友表示,當初選擇愛增寶都是被平臺的活動吸引,而在看到了愛增寶有易寶支付作為第三方資金託管後,更是放心地將錢投入了愛增寶。

  而易寶支付作為愛增寶合作的資金託管方也是一肚子苦水。易寶支付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易寶支付此前曾與愛增寶簽立了支付協議,在央行要求P2P進行資金託管後,易寶支付與愛增寶在今年1月簽署了託管協議,但是直到4月底,愛增寶一直沒有將資金放入託管賬戶裏,也就是説易寶支付並沒有真正開始對愛增寶進行託管服務。

  一方面是資金並未進入託管賬戶,另一方面是愛增寶打著易寶託管的旗號大肆斂財,這樣的危險遊戲一直持續到4月24日。當天有投資者在論壇爆料稱愛增寶疑似跑路,當天下午易寶支付無法聯繫到愛增寶相關人士,4月25日愛增寶確認跑路。眾多投資者遭到資金損失。

  雖然在易寶支付口中雙方並未形成實質的託管關係,但仍有投資者表示質疑,簽訂協議之後遲遲沒有執行,愛增寶卻打著易寶支付託管的旗號招搖撞騙,易寶支付應當進行風險提示。

  對於種種質疑,易寶支付稱,第三方是根據平臺的指令將資金直接劃至借款人賬戶,完成投資人和借款人之間的借貸交易,但第三方除了可確認劃給了平臺借款人提供的銀行賬戶外,並不能制止平臺在借款項目上造假。除了P2P平臺外,部分平臺選擇銀行進行託管。以分行名義與P2P平臺進行資金託管服務的銀行已經數不勝數,但是總行名義在做資金託管業務目前僅有民生銀行一家。民生銀行在今年初高調宣佈成立資金託管平臺之後,一直沒有動靜,資金託管平臺遲遲沒有上線,但不少平臺已經將與銀行的合作宣傳到位,不免給投資人造成假像。

  偽資金託管平臺浮出水面

  事實上,這種偽資金託管平臺並不少,且隱藏很深。一位資深P2P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要看平臺的資金到底有沒有在第三方機構進行託管主要看銀行卡的綁定環節有沒有轉跳到第三方支付機構網頁。

  北京商報記者親身體驗了幾家平臺發現,雖然這些平臺都號稱在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了託管,但是操作體驗方面明顯不一樣。比如在北京一家較為知名P2P平臺註冊時,填入用戶名、手機號、密碼等註冊資訊後進行充值時,直接在平臺輸入銀行卡號和綁定手機號便可實現充值,並沒有跳到第三方支付機構頁面。多位分析人士表示,這種平臺多為偽資金託管平臺。在另一家P2P平臺註冊綁定銀行卡時,必須跳轉到第三方支付網站進行操作,輸入綁定銀行卡以及交易密碼。

  不過,即使真正進行資金託管的平臺,依舊有辦法動用投資人的資金。

  多位P2P行業相關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其實投資者現在有一個誤區,以為資金託管在第三方支付,平臺無法動用投資人的資金。實際上,平臺可以虛構項目和交易資訊,託管平臺很難將每筆交易進行核實,因此只要平臺發出取錢指令,錢很快就可以轉出來。

  網貸之家首席研究官馬駿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即使擁有第三方支付和銀行進行託管,平臺仍有可能出現跑路,這個是杜絕不了的。他表示,“目前有很多大的平臺,也沒有進行資金託管,因為託管的成本很高,實際上作用也不大”。

  一位P2P平臺老總表示,現在真正能做到資金託管的只有商業銀行,因此只有商業銀行才能做到專款專用。但他同時也認為,P2P平臺要想做到真的託管很難,如果P2P平臺定位為資訊仲介,平臺盈利空間太小,P2P行業可能僅需要一兩家就夠了,根本不需要幾千家P2P平臺出現,現在這個行業很混亂。

  另一位P2P行業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只有商業銀行才能真的託管平臺的資金,為每個用戶開設真實獨立賬戶,但是第三方支付機構都是虛擬託管賬戶,靠譜的一些平臺設立一個大的賬戶,然後在賬戶裏劃分虛擬的用戶託管賬戶,實現點對點的資金流動監控,相對安全。另外,還有一些不靠譜的平臺以備付金的形式將資金存管在銀行賬戶或第三方支付機構賬戶,此模式下,銀行對於賬戶內的資金流動並無實質監控,平臺很容易挪用投資人的資金。

  商業銀行託管是最好的選擇?

  由於商業銀行監管更嚴,資金託管業務更為熟練,業界對於其從事P2P平臺的資金託管服務並無異議。但是對於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資金託管則存在一定的異議。上述P2P平臺老總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第三方支付機構根本做不好資金託管業務,在業務模式中,根本不應該涉及這部分業務。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支付體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田海山表示,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資金應該在銀行的體系內流轉,第三方支付機構只管清算和結算,風險是可以杜絕的,但是目前對於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監管體系和法律並不健全,創新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很容易鑽法律的空子。更重要的是,目前針對資金託管的資訊披露不夠。更多分析人士表示,銀行託管服務是安全系數最高的,一方面是資金點對點監控,一方面是通過二級賬戶的形式實現了賬戶的流動性管理,但目前監管政策還沒有明確,銀行介入所承擔的風險太大,多數銀行並不一定熱衷於這個業務,特別是國有銀行。

  即使是商業銀行進行託管,同樣存在一定的漏洞。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以商業銀行來進行資金託管的制度安排並沒有問題,只是利益相關人的查詢機制、託管銀行的報告機制、資訊披露機制出現不夠完善的地方。“現在網路支付很發達,資金流轉速度很快,按照基金託管半年或者一個季度出一個報告的頻率應該不適用了,不能及時發現問題。資訊披露機制要加強,建議商業銀行針對第三方機構的發佈報告頻率要加快一些。最好是實時公開,相關人員應該可以實時檢查。”黃震強調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