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證行業恐成網際網路金融管控突破口
- 發佈時間:2015-04-13 16:33:11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畢曉娟
目前,中國的P2P平臺已超過2000家,美國網貸學院預測,2015年中國P2P平臺數量將猛增至4000家以上,但“量”上的膨脹容易在“質”上下滑。很明顯,面對網際網路金融的來勢洶洶,社會管理和配套設置並沒有準備好。
2014年,我國P2P交易規模已高達5000億元,是2013年的5倍;P2P平臺數量也達到了2376家。據美國網貸學院預測,2015年中國P2P平臺數量或猛增至四千家以上。網際網路金融行業雖然在“量”上急劇膨脹,但卻在“質”上大幅下滑,其違約率在一年中持續走高,甚至遠超過處於全球經濟谷底的2008年。
在前不久閉幕的博鰲亞洲論壇上,業內人士指出,P2P平臺跑路、違約的報道也頻繁見諸報端,部分來歷不明的資金擾亂了金融秩序,不合法的高息讓小微借款企業“飲鴆止渴”,暴力催款、企業主“跑路”等現象嚴重破壞了社會秩序,這也昭示著,網際網路金融高速增長的面貌下,同樣隱藏著野蠻增長的影子。面對網際網路金融的來勢洶洶,社會管理和的配套設置並沒有做好十足的準備。
針對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亂象,專家表示,網際網路崇尚創新,但金融的本質卻是防範風險,因此網際網路金融自身價值就存在著極大的邏輯矛盾,這種矛盾將始終制約行業的發展。
而對此觀點,北京中信公證處相關負責人閆雅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一個行業的成長本來就一個對自身不斷完善與修正的過程,自身價值衝突的均衡也是其中一部分。而要平衡其中的矛盾與衝突之處,更多則需要依靠市場的力量。
但是,依靠市場並不代表我們就可以“坐等”。閆雅強告訴記者,要使市場能夠充分有效地發揮職能,就必須先從制度層面為整個行業搭建起足夠完善的制度框架、匹配起足夠多的制度支援,給市場為網際網路金融帶來的更多可能性提前鋪好路,打好基礎。市場才能夠起到應有的效用。
“從公證層面來講,債權文書強制執行公證就是一個典型的範例——若在簽訂借貸合同的同時辦理此公證,則在合同履行時,若有一方違約,另一方可以不通過法院起訴直接憑公證書申請強制執行證書。”閆雅強介紹説,北京市中信公證處近年來共計辦理金融業務公證近十幾萬件,每年涉及金額都有上千億元,説明社會上對此類業務擁有著極為強盛的需求。
此外,當前P2P平臺的資金池、轉債權等問題遭到社會各界的詬病,如何讓P2P平臺更為規範與正規化也是面臨的管理課題之一。記者了解到,針對這些問題,北京市中信公證處除了大力“科普”債權文書強制執行公證外,還身先士卒,建立了“社會金融公證服務平臺”,旨在為有融資需求、理財需求的雙方進行公益對接,讓雙方直接進行投融資,而不是將債權進行轉移。這也從基因上避免了公眾對是否有資金池、是否會卷款跑路的質疑。雖然從目前公眾對P2P的定義來看,這個無服務費、高公信力的公益金融平臺與P2P有著本質的不同。但相信此平臺必能為P2P的規範與管理形成引領和示範,成為P2P平臺日後發展的榜樣與模板,引領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在更加規範化的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