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P2P千萬“風險保證金” 竟然只是普通銀行存款

  • 發佈時間:2015-04-11 11:31:0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林曉麗 潘彧  責任編輯:孫毅

  號稱與銀行合作的風險保證金,卻被銀行人士指出“實為普通存款”,企業可以隨時輕鬆提走錢。記者採訪發現,為了更好地推銷自己的理財産品,部分P2P網貸企業愛抱銀行大腿,虛假宣傳或者誇大宣傳與銀行的合作,以圖用銀行的信用為項目風險做背書。而擔心存款流失的銀行也只好嘆無奈。相關人士提醒,對於平臺宣稱的合作方,可要求平臺出示相關的合約,另外,到府考察風控團隊更加靠譜。

  記者調查

  企業將存款包裝成“風險保證金”

  投資者黃小姐告訴記者,最近,經常有人派傳單稱有高收益理財産品銷售,相比銀行的理財産品,這些公司的收益確實很吸引人,都是10%左右,甚至更高。

  “但我還是不敢買,畢竟是不知名公司的産品。”黃小姐説。不過,前幾天,同樣在路上遇到的理財産品推銷,黃小姐竟心動了,原因是這家名叫“錦繡錢程”的理財産品是與銀行有合作的,年息有10%。

  黃小姐拿出傳單告訴記者,因為這一次銷售小姐説是跟平安銀行合作的,可以放心。記者看到,宣傳單上赫然寫著“與平安銀行合作建立風險撥備金1000萬,保障預期兌付”。

  黃小姐想知道,P2P公司與銀行合作,是不是真的比較可靠。

  為此,記者昨日登錄了“錦繡錢程”的官網,也看到了顯眼位置有“1000萬風險撥備金”的宣傳語,打開一看,只見頁面顯示“風險撥備金一千萬(2014-12-19)”及一張圖片,顯示的是該公司在平安銀行的企業活期存款可用餘額,為10571811.00元。

  從官網的資訊看,則並無顯示與平安銀行合作。

  隨後,記者致電官網提供的客服電話。關於記者對風險撥備金的諮詢,接線工作人員坦承,風險撥備金是該公司自己成立的,存在平安銀行,並未與銀行合作。

  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某銀行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最近,P2P企業很喜歡抱銀行“大腿”,一些企業明明只是存錢到銀行,然後就大肆宣傳與銀行有合作。

  無獨有偶,記者調查發現,另一家以“風險備用金”為賣點的P2P企業e速貸,在官網顯眼位置就打出“e速貸與某銀行強強聯手3000萬風險備用金重磅落戶”的字眼,隨後記者向該銀行求證,得到的答覆是:3000萬隻是定期存款。

  業內分析

  所謂“風險準備金” 多是噱頭

  前述相關人士指出,所謂的“風險備用金”或“風險撥備金”,是P2P企業以利潤或者募集資金計提,在項目出現逾期或者風險的時候啟用,以先行墊付給投資者的一筆資金。

  “如果是企業自己成立的所謂‘風險備用金’等,對銀行來説就是一筆普通的存款,銀行不會對這筆資金進行監管,也意味著企業只要提供正確密碼和密鑰,就能隨時取走這筆錢。”該人士告訴記者,這種情況下,只能靠企業自覺執行,並無來自第三方的約束。

  如果是P2P企業與銀行合作建立的風險備用金,那麼雙方必須簽約,約定繳存比例及啟用條件,而每一次啟用資金也必須是符合條件下經銀行審批。只有這種情況下,銀行才起到監管的作用。

  而P2P多位業內人士也對風險準備金由銀行“監督”及“銀行公佈使用情況”表示存疑。“所謂的和銀行合作搞風險準備金,多是以噱頭為主。” 51金服董事長李錫對記者表示,這些資金僅僅是以存款的形式放在銀行。而平臺真正出現風險之後,這筆風險準備金該如何對於投資人進行賠付,賠付率是多少,是全賠還是部分賠償,都沒有定論。

  廣東南方金融創新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馬志華也稱,P2P平颱風險準備金方面並沒有什麼固定的運作模式,也沒有真正達到和銀行之間的合作,“資金放在銀行,銀行是不可能對這筆款有任何的監管的義務和權力,也不可能由銀行來公佈其款項的使用情況,所謂的使用情況只是平臺自己公佈而已。如果平臺真正出現風險,需要對一些項目進行代償,也是平臺自己的動作,銀行沒有任何權力去動這筆錢。

  也就是説,銀行無法給P2P平臺做任何信用上的背書。

  馬志華認為,導致銀行無法在風險準備金上真正進行監管的,歸根結底,是因為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監管措施遲遲未能出臺。

  銀行態度

  銀行憂存款流失只能嘆無奈

  前述銀行相關人士坦言,P2P目前確實很火,但是問題也很多,監管政策也尚未明確,因此對於與P2P企業的合作,銀行也是非常謹慎的,寧缺毋濫。據透露,有些銀行非常嚴格,甚至要總行審批才能與P2P這一類企業合作。

  該人士嘆道,但是,P2P企業動不動就抱銀行大腿,虛假宣傳或者誇大宣傳與銀行的合作,以圖用銀行的信用為平臺項目風險作背書。“而銀行也很無奈,擔心鉅額存款流失,所以有苦不敢説。”該人士擔憂道。但是,一旦平臺出事,銀行也會跟著受牽連。“很多平臺都是幾十億的交易量,幾千萬的保險金根本覆蓋不了風險。”

  該人士還告訴記者,除了將銀行存款包裝成與銀行合作風險備用金,即便是目前提得較多的P2P資金託管,銀行也只是做資金登記及清算,不會審核平臺項目的風險。據介紹,由於對銀行系統要求高,因此在銀行進行資金託管的P2P企業並不多。

  趨勢預計

  P2P平臺今年或大洗牌

  根據P2P第三方機構網貸之家公佈的3月數據顯示,今年3月新上線P2P平臺138家,而爆發問題P2P平臺達到56家,環比上月僅略有降低,銳忻投資、盛泰投資、安貸創投和歐億投資等新平臺甚至上線不到一個月即跑路。

  近期業內都在熱議可能設立的P2P網貸行業監管準入門檻,即對平臺註冊資金、資金杠桿率、最大借款標金額等進行限制。“網貸之家”預計,政策出臺前後行業大量平臺倒閉現象有可能成為常態,運營平臺數量增速將有所減緩,而2015年問題平臺數量或將達到一個新高峰

  應對舉措

  為增信 平臺“八仙過海”

  在平臺頻繁出事的壓力之下,如何通過各種增信方式來取信於民成了重中之重。增信手段也“八仙過海”。記者從業內了解得知,除了“抱銀行”大腿,現在普遍出現的還有以下方式:

  方式一:與第三方機構合作

  包括與銀行、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的資金託管方面的合作,和擔保、小貸、保險方面進行的風控方面的合作,和各種其他企業進行的戰略合作等。例如昨日,宜信財富宣佈與美國資産管理機構威靈頓管理公司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方式二:接受上市公司入股

  接受上市公司入股或收購,一方面可以增強公司的實力,同時也提高了違約跑路的成本。如銀之傑擬收購深圳P2P平臺聯金所和小貸公司金融聯貸的部分股權,達意隆擬參股廣州易貸等。

  方式三:項目披露透明化

  部分平臺正在開始從“塑造平臺專業性”向“項目披露透明化”轉變,更多介紹自己的風控團隊,讓投資者更了解自己的項目,從而增加信用度。例如合澤財富月初上線新的車貸抵押産品,投資人和借款人的金額如果完全匹配的話,投資人可將借款人的車抵押到自己名下。

  業內人士認為,這些增信手段確實可以增強投資者的信心,但也有部分平臺為了達到增信目的,故意誇大或者編造增信事實,或者偷換概念。

  投資建議

  1、有業內人士提醒,如果平臺是與銀行等機構有合作的,可以要求出示相關的合約,看清楚究竟是哪些方面的合作。

  2、相比平臺資訊披露,到府考察風控團隊是更加靠譜的方式,主要考察的內容包括是否有完整的風控團隊和項目團隊,風控團隊的從業背景,表達能力,他們的風控手段等等,一般來説,風控團隊儘量要是專業金融背景,而在風控手段上,有抵押比沒有抵押的要更加靠譜。

  3、同時,有上市公司入股的P2P平臺,安全性要更好,“因為上市公司的違約成本相對較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