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P2P或面臨踩踏

  • 發佈時間:2015-01-06 15:31:44  來源:南寧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金融行業裏,高手過招即將發生。一方是微眾銀行、網商銀行為代表的民營銀行,一方是傳統五大銀行為代表的傳統銀行。

  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背後分別是騰訊和阿里巴巴,這兩家都是中國網際網路行業裏面的霸主,雖然在金融行業算是新人,但分別依仗餘額寶和微信支付兩大絕招先聲奪人,成為近年來金融領域風頭最勁的年輕巨頭。中農工建交則是金融領域成名最久、功力最為深厚的泰山北斗,每家背後都有數萬億的資産。

  所以雙方的這一場備受矚目的較量,自然引來不少群眾的圍觀,不過就像開頭説的那樣,勸下那些功力不夠的趁早做好準備,防止看熱鬧的時候成為犧牲品。尤其是數量雖多但實力偏弱的P2P。

  P2P按實力可分為四層

  P2P平臺如果按照實力強弱進行層次劃分,可以分成四層:第一層就是陸金所這種有依託的平臺,陸金所有總資産接近4萬億元的平安集團做後盾,算是名門之後,估值很高;第二層是宜信、紅嶺創投等幾家平臺,總交易量在數百億元,體量決定了實力;第三層是類似於人人貸、翼龍貸等接受了風險投資的平臺,有一定的實力,這一層數量就稍多了;最下面一層是真正的草根P2P了,佔據平臺總數量90%以上,數量最多,實力最弱。

  很顯然,這裡面功力的層次差別非常明顯,陸金所可以站在第一排,草根的P2P可能就要遠遠地站在週邊了。

  P2P為何要小心被踩踏

  表面上看,微眾銀行和P2P都歸屬於網際網路金融這個陣營當中,而傳統的銀行屬於另一個陣營,前兩者應該是盟友。但實際上,最後的格局完全不是這樣。

  網際網路金融不僅要倒逼傳統金融改革,也要與傳統金融“融為一體”,開展同業合作,共同實現“普惠金融”。所以微眾銀行以及P2P和傳統銀行的過招,充其量不過是掰掰手腕,探探對方的實力,方便未來大家合作的時候排座次而已。微眾銀行和P2P之間,雖然大家同屬網際網路金融這個陣營,但兩者都是個存小貸的模式,業務非常相似,互相具有替代性,“同行是冤家”,P2P被衝擊的可能性非常大。

  毫不客氣地説,雖然P2P平臺數量眾多,但微眾銀行和P2P如果衝突,P2P的贏面偏小,很可能出現多米諾骨牌倒塌式的連鎖反應,平臺和用戶都慌不擇路發生踩踏現象。

  三情況會給P2P嚴重打擊

  微眾銀行手中最厲害的武器是背後依靠騰訊的實力和品牌。有了強大實力和品牌,就可以找到低成本的存款,就可以提供7.5%的低利率貸款,就可以吸引大量優質的借款人,這是一個堅不可摧的良性迴圈。

  即便是不刻意地進行針對,這種良性迴圈對P2P行業也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首先是低利率吸走優質的貸款人,這對P2P平臺來説非常要命,P2P最缺的就是借款人尤其是優質借款人,借款人是平臺生存的基礎。其次,優質借款人的流失逼迫平臺尋找新的借款人,但是願意來高利率貸款的人,很顯然資質就不會那麼優質,就會造成平臺壞賬率猛升。最後,壞賬率猛升的結果就是大量投資人離開,投資人出現短缺又會造成借款人借不到款離開。所以,即便是無意為之,微眾銀行的良性迴圈也會把P2P帶入一個惡性迴圈中。

  應找到細分市場做足準備

  形成上述情況的關鍵,是微眾銀行能找到足夠的低成本借款人,這對P2P平臺來説是看似無法完成的任務,但背靠騰訊強大的渠道,手執品牌這把神兵的微眾銀行做起來並不難。

  只要微眾銀行能把存款的利率定到稍高於餘額寶等貨幣基金,比如説5%到6%,就可以完全不用擔心資金來源的問題。這樣對微眾銀行來講雖然單筆的息差僅有不到3%,但借助規模效應依然可以獲取巨大的利潤。

  實際上,對於擅長“羊毛出在豬身上”的網際網路公司來説,即便是從貸款裏完全不賺錢,微眾銀行也可以從其他地方獲取利潤。

  但是其他的高利率平臺可能就會受到較大的衝擊,要躲過這樣的衝擊,不被眾多平臺後退時踩踏,只有朱升對明太祖説的一句話:高築墻、廣積糧。在衝擊沒來之前抓緊時間找到自己的細分市場,建立護城河和防火牆才是王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