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Lending club上市 徵信體系弱致國內P2P難跟風

  • 發佈時間:2014-12-12 07:3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備受關注的全球最大P2P平臺LendingClub北京時間12月11日晚間掛牌上市!當晚23:40分,來自華爾街見聞的消息稱,其開盤價為24.86美元,較發行價15美元高出65.7%。

  消息人士稱,LendingClub的上市募資獲得投資者超額認購,該公司計劃融資8.7億美元,而市值將超過54億美元。

  有分析認為,LendingClub上市是網貸行業的標誌性事件,意味著其完成資源整合併確定了成熟的業務模式,對行業發展有積極意義,對國內的P2P平臺而言,這也是令人振奮的消息,或激發中國P2P上市熱潮。

  不過,鋻於國內的情況和美國有所不同,尤其是徵信方面,目前還是空白,因此,國內的P2P平臺仍需重點提高風控能力,才能穩定地做大規模甚至上市。

  全球最大P2P上市

  北京時間12月11日晚,全球最大的P2P平臺LendingClub正式在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為LC。該公司首次公開招股的承銷商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瑞士信貸以及花旗集團。

  LendingClub上市後,其競爭對手,如ProsperMarketplace等公司可能會積極效倣。

  LendingClub聯合創始人、點融網創始人蘇海德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過去7年裏,LendingClub已經多次成功融資,此次IPO是為了繼續實施公司的戰略決策。對LendingClub來説,如何獲取更多的客戶是當前主要的任務,而這次募集的資金將用於技術、市場、産品等多個方面。

  “LendingClub已經成功完成50億美元的放貸量,雖然數字看起來很大,但實際上與銀行的業務體量相比,還是非常微不足道。LendingClub現在只有2個産品:個貸和中小企業貸。”蘇海德稱。

  LendingClub披露的招股説明書顯示,自2007年成立以來,該公司的交易額增長較為迅猛。2012年和2013年,其通過平臺發放的貸款金額分別為7.179億美元和21億美元。2014年上半年,累計發放貸款18億美元,同比增長125%。

  在凈利潤方面,該公司2014年上半年凈虧損1648.6萬美元。而去年上半年和全年分別實現盈利173.7萬美元和730.8萬美元。

  據了解,LendingClub的主要收入來源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在給債權方和債務方配對的過程中收取的交易費,即借貸息差,範圍為1%~6%;第二,向投資者收取的服務費;第三,向投資基金收取管理費,費率每年0.7%到1.25%不等。招股説明書亦披露,LendingClub的貼現率在5.6%~17%之間,凈累積預期損失2.0%~21.9%。

  拍拍貸CEO張俊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LendingClub的上市,已經引起全世界開始關注“P2P這個新類別的資産”,雖然國內P2P業務還處在野蠻生長的階段,但在海外其實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商業模式。LendingClub上市,證明了P2P模式完全可以成為一種主流金融産品。

  投之家CEO黃詩樵認為,LendingClub上市是P2P網貸行業的標誌性事件,也意味著其完成資源整合併確定了成熟的業務模式,對行業發展是一個積極信號。一方面,表明P2P網貸模式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另一方面,也説明創新金融樂觀的發展前景。

  業內:LendingClub模式尚難適用於中國

  值得關注的是,LendingClub的上市,或將引發新一輪P2P投資熱潮。業內人士表示,在各路資本的推動下,中國的P2P平臺必將掀起上市風潮,那麼,這個時間點會是何時?

  蘇海德認為,不僅是中國,在全球範圍內,無論是澳大利亞還是俄羅斯也好,有很多VC開始投資P2P公司。有一些VC會非常成功,有些也會失敗,一個行業從興起到上市會經歷這些階段。

  “一個公司在IPO之前必須要經歷幾個階段:能否吸引到非常高品質的管理團隊;能否吸引到來自VC的投資;還有就是監管的環境,尊重監管是P2P行業有前景的基礎,在美國想做P2P生意,必須要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註冊。”蘇海德稱。

  蘇海德表示,監管體系並不是在美國P2P平臺誕生之初就已經形成。與中國目前的情況一樣,美國的P2P市場在誕生之初,沒有專門適用法律監管的狀況。後來,SEC認定P2P的運營模式已經涉及到了證券銷售,要求包括Lendingclub在內的所有P2P平臺在SEC登記註冊,登記成功後將會被定性為在允許的範圍內銷售“附有投資説明的借貸憑證”的機構。

  記者注意到,此前,國內P2P企業傳言有上市計劃的包括陸金所、拍拍貸、點融網等。

  對此,黃詩樵表示,中國和美國借貸市場存在差異,LendingClub的快速發展是基於美國完善的徵信體系,以及成熟的金融運作機制,而國內的情況有所不同,尤其是徵信方面,目前還是空白,需要政府和行業從業者共同努力,為行業的發展打好基礎。國內的P2P平臺要重點提升風控能力等,才能穩定地做大規模甚至上市。

  CEO張俊也認為,如果深入思考和分析就會發現,目前,國外尤其是LendingClub的運營模式,還無法完全適用於中國。

  “美國的金融體系非常發達,LendingClub模式的核心價值,在於通過高效的服務來提供差異化的低成本的服務,幫助信用卡客戶進行債務重組或再貸款。另一個最大的不同,是美國有完整的信用評分體系,目前國內民間個人徵信系統非常薄弱,這就導致國內眾多P2P平臺在無法實現用戶風險分析管控的處境下,紛紛採取了與第三方擔保和線下小貸公司合作的方式。”張俊分析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