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票據理財網路走俏 投資者須警惕風險

  • 發佈時間:2014-10-24 07:35:18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説,嘗鮮並非不可為之,但一定要注意到其背後的風險。

  以餘額寶為首的“寶寶”熱,隨著其年化收益率紛紛跌破5%而退潮。P2P産品雖然標榜高收益,卻也因巨大風險而飽受詬病。正在投資者們大呼網際網路理財産品的“屌絲逆襲”之路有些難以為繼時,網際網路上又推出了收益在6%以上而門檻低至1元的理財産品——票據理財。那麼,票據理財産品是否能成為網際網路理財的新神器?它又是否真的是“高收益低風險”呢?

  票據理財網路走俏

  “預期收益6.0%,期限119天”,這是民生電商旗下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民生易貸”上線的一款票據理財産品打出的口號。這款産品募集規模100萬元,開放投標後很快滿標。

  同樣,蘇寧理財頻道在近日上線了3款名為“財運通”的票據理財産品,年化收益率均為6.8%,期限從51天至95天不等。不到3分鐘,即全部售罄。京東金融上線的6款“小銀票”産品,也是在短短數分鐘內即被搶購一空。

  這絕非偶然現象。蘇寧財運通首批的25個票據理財産品,收益率高達7%,均是上線幾分鐘內即被搶光。京東開售前兩日的130多款票據産品,也是剛推出即被秒殺,市場反應之熱烈令人吃驚。

  事實上,在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背景下,票據理財已然走俏網際網路理財平臺。記者了解到,從去年11月第一款網際網路票據理財産品上線至今,已經有大大小小近10家網上理財平臺推出類似産品。具體模式上分為垂直銷售和挂靠大平臺渠道兩大類,前者以金銀貓、票據寶為代表,後者則以新浪、阿裏、蘇寧雲商、京東等為代表。其中,蘇寧理財與京東金融中的資訊顯示,其票據理財産品的合作方均為上海金銀貓票據理財平臺,後者之前也曾與新浪有過合作。記者在其平臺上看到,金銀貓平臺多以各類票據為抵押,目前已推出各項産品3140多期。

  起點僅1元 收益最高9.8%

  那麼,什麼是票據理財?

  “這裡所説的票據實際上是指銀行承兌匯票,是一種遠期的支付行為。”銀行業人士告訴記者,銀行承兌匯票上世紀80年代即已存在,期限一般從1個月至12個月不等,承兌方為銀行,到期後會無條件兌付該票據金額給予匯票的所有人。如今的票據理財産品,實質上是借款方以銀行承兌匯票作為抵押物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向投資者融資,票據到期後以銀行兌付的資金作為還款來源。

  由於這類票據理財産品是以銀行承兌匯票為基礎資産的,因此在投資者看來這些産品與銀行的信用掛鉤,風險較小。同時,多數票據理財産品的收益率在6.3%左右,少數産品甚至打出8%以上甚至9.8%的超高收益。且期限大多集中在60~160天,認購起點一般在千元左右,最低的認購起點僅為1元。如此的高收益低門檻的理財新産品顯然觸動了不少投資者的神經。

  如世界盃期間新浪推出的一款票據理財産品,其預期年化收益率就高達9.8%,由8%的基本收益和平臺1.8%的收益補貼構成,項目募集資金總額為100萬元,認購起點僅1元,理財期限為106天。産品説明顯示,其承兌銀行是中國民生銀行東莞分行營業部,還款方式為到期還本付息,保障方式為“銀行無條件承兌本息”。該款産品一經推出就被秒殺,共有227名投資者認購。不過,也許是抱著嘗試心態的投資者眾多,單個投資者的認購金額並不高,最低的僅認購1元,大多認購者集中在1000~5000元範圍內。

  高回報或難持續

  從票據理財産品的宣傳口號來看,“低風險高收益”是其吸睛亮點,更有平臺稱“銀行倒閉是唯一的風險”。那麼,票據理財産品的高收益從何而來又是否能夠持續?

  “票據理財的收益率主要取決於票據貼現市場。”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銀行承兌匯票必須是基於貿易背景。票據貼現,是指票據持有人因為資金需求,將自己手中未到期的銀行承兌票據向銀行或貼現公司要求變成現款,銀行或貼現公司(融資公司)收進這些未到期的票據,按票面金額扣除貼現日以後的利息後付給現款,到票據到期時再向出票人收款。因此,對持票人來説,貼現是將未到期的票據賣給銀行獲得流動性的行為,可提前收回墊支于商業信用的資本。據介紹,根據承兌銀行的規模大小、票據票面金額的高低,票據貼現利率也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規模越小的銀行,所承兌的銀行商業匯票的貼現利率越高。

  “現在電商平臺、網際網路平臺出售的票據理財産品收益高,一方面可能是企業融資需求急切,希望儘快獲得資金,因而願意付出相對較高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平臺為了促銷吸引人氣,自己掏腰包進行補貼。”專家認為,隨著類似票據理財産品的加快推出,這種高收益率難以持續,未來收益率將逐步回歸正常水準。

  並非無風險

  而投資人除了關心收益率的浮動,更關注産品和平臺的風險。今年以來愈演愈烈的P2P平臺倒閉和跑路事件也給網際網路理財抹上陰影。

  記者注意到,大部分票據理財平臺在宣傳中都打出“風險為零”,並以“銀行驗票、託管”作為安全保障的説辭。到目前為止,這類産品尚未出現産品逾期的情況,不過由於上線不到一年,“零壞賬”的參考意義有限。

  “事實上,票據理財産品不可能零風險。”網際網路金融行業人士表示,風險包括假票、被止付、被凍結和延期支付等,“其中票據真偽並不是重點,因為現在驗票技術已經很成熟,票據被凍結和延期支付的風險更大。”

  “有時因為銀行流動性問題,或銀行要求對可疑票據進行背書補充會導致延期兌付,延期期限3~7天不等。”上述人士表示。

  有銀行業人士表示,即使有銀行驗票、託管也不能保證就完全沒有風險,“在交易環節中,即使票據已經在銀行託管,也可能存在因為企業的問題存在票據被凍結的可能。”

  且各個平颱風控水準也良莠不齊。由於目前交易規模尚小,一些平臺大多引入保證金制度來保證兌付,當出現延期等問題時通常由平臺先行墊付給投資者,這也是目前沒有一例逾期報告的原因。但隨著未來産品規模擴容,此類風險也會隨之增大。

  投資建議

  因此,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説,嘗鮮並非不可為之,但一定要注意到其背後的風險。那麼,投資者應當如何挑選票據理財産品呢?

  業內人士建議,首先,投資者應該挑選網際網路大佬或者自己信得過的專業理財平臺。由於目前票據融資市場規模有限,過多網路平臺參與進來,背後也意味著風險的增加,最好不要選擇從未聽聞過的並且難以查到相關執業資格的新平臺。

  其次,普通投資者在投資這樣的産品時,一定要了解到産品的實質,比如承兌銀行是誰、融資用途是什麼,並查閱相關企業的資質,千萬不要盲目地追求高收益。考慮到驗證真偽的能力和兌付的能力,建議普通投資者要選擇大型機構推出的産品,或者大型國有銀行承兌的産品,因為這些機構具備專業的驗票團隊,能夠降低投資者的資金風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